唐山韩城的发展战略

如题所述

按照2005年编制的《韩城镇2005-2020年总体规划》,城镇定位为以制造业为主导的近郊型小城镇。几年来一直坚持工业立镇的发展思路,城镇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财政收入由2002年合并建区时的1995万元增长到2009年的1.04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12.5%。随着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镇内成长出了旺德、福辉、福达三个房地产企业,还吸引了江苏金林、唐山嘉润、诚成地产等企业参与镇内开发建设。到2009年底,镇中心区已建成住宅楼100万平米,初步形成鼎旺瑞景、左岸公园、逸景新城、阳光花苑等较大居住小区。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对财政贡献率已连续两年超过30%。
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为了韩城经济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经过审慎研究,于2008年聘请上海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城镇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定位展开战略研究,编制了《韩城镇概念性规划》,并对总体规划进行修编,重新编制了《韩城镇2008-2020年总体规划》,对于镇区编制了控制性详规,实现镇区控规全覆盖,编制了重点区域修建性详规。借鉴上海、天津等地先进经验,提出了新韩城·新市镇的发展定位。所谓新市镇又叫计划城市,一般位于城市近郊,有计划兴建的城市片区或大型社区,承载城市的部分功能。未来韩城将发展为:宜居宜业的新市镇典范,具有门户地位和标志性空间的区域次中心,按纳空港经济和中心区经济辐射的重要载体。 两年来,我镇按照建设新韩城·新市镇的发展定位,借助唐山市城市扩容和发展重心西移的机遇,依托凤凰新城和空港城的建设,发展生态居住、城郊型商业和临空加工产业,整合三次产业,重点加快一带、两园、三区的发展,加快四城的创建步伐。 农业重点提升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观光产业园区。利用压煤村庄搬迁的复垦土地发展农业庄园。第二产业对现有企业进行整合,淘汰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土地资源退二进三,对于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引导进入园区,实现产业升级,做大做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亚总部经济,调优经济结构,实现增长方式脱胎换骨的转变。谋划了合力物流项目,项目内容为建设唐山钢铁炉料和有色金属交易中心,同时配套酒店商场等附属设施,总投资6亿元,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30亿元,实现利税23亿元。该项目已列入河北省2010年度重点项目。引进了荣川力强汽贸项目、博利炉料公司等项目,同时帮助鼎旺小额信贷公司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实现营业额翻番,率先在省内发展成为村镇银行。 基础设施欠账太多,严重制约城镇发展。现有的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目前借助市区的只有天然气一项。唐通公路和邱柳公路两条过境道路设计等级低,已经严重超载。供水全部采用自备水井,供暖采用自备锅炉。正在筹建的污水处理厂除利用1500万元国债资金外,其余部分为民营企业大唐鼎旺集团投资,未来将面临运营亏损,同时污水管网投资巨大,目前污水收集只能靠朱龙河,镇区内的污染问题仍无法解决。镇区内只有一所初中和一所小学,急需设立一所高级中学,同时韩城小学也严重超员,镇办幼儿园用房也属危房带病运行。
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的压力日益加大。目前,韩城镇规划区内已形成了城市的雏形,既管城又管乡村,原有针对农村社会管理而设置的体制与现实极不适应。现韩城镇党委、政府共有在编干部71名,其中党政班子成员11名,承担着43个行政村及镇区7万多人口的管理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由于远离城区,区直部门有鞭长莫及之感,也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由于经济发展较快,流动人口较多,各种矛盾相对突出,维稳和社会治安的压力相当显著。
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的能力不足。多年来承担市以上项目较多,目前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已有5个村基本上已完全没有耕地,但村民的身份仍是农民,养老、失业保障机制一直未能建立起来。 规划区内农民建房用地紧张。规划区内村庄普遍存在人口自然增长而需建房却无地可用的问题,农村宅基地多年无法安排,农民的建房需求与用地紧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亟待解决。同时由于财力、体制所限,镇级政府所能提供的社会服务几乎一片空白。这些问题如不能尽快得到妥善解决,将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矛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