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下 杭州在唐朝 宋朝 明朝都叫什么名称??

如题所述

1、杭州在唐朝时候为钱塘县。武德四年改为杭州,天宝元年改为余杭郡,在乾元元年,改为杭州。在唐朝时期,杭州的名称是在变化的。

2、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置行宫于杭州,为行在所,在宋朝时称为临安府,治所在钱塘。

3、在元朝至元二十六年朱元璋改为杭州府。明朝一直沿用为杭州府。

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杭州得益于京杭运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发达的丝绸和粮食产业,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商业集散中心。后来依托沪杭铁路等铁路线路的通车以及上海在进出口贸易方面的带动,轻工业发展迅速。新世纪以来,随着阿里巴巴等高科技企业的带动,互联网经济成为杭州新的经济增长点。

扩展资料:

杭州唐代,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因避国号讳,于武德四年(621年)改“钱唐”为“钱塘”。

太宗时属江南道,天宝元年(742年)复名余杭郡,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杭州,归浙江西道节度,州治一度在钱塘,辖钱塘、盐官、富阳、新城、余杭、临安、于潜、唐山八县。到了唐代后期,杭州已是一副“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的兴旺景象。

每年朝廷从杭州所收商税高达50万缗,几乎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在元和八年(812年)中央政府任命卢元辅为杭州刺史的制文中已经出现了“江南列郡,余杭为大”的赞誉。

北宋时,杭州为两浙路路治。淳化五年(994年),改军号为宁海军节度。大观元年(1107年)升为帅府,辖钱塘、仁和、余杭、临安、于潜、昌化、富阳、新登、盐官九县。当时人口已达20余万户,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之一。

经济繁荣,纺织、印刷、酿酒、造纸业都较发达,对外贸易进一步开展,是全国四大商港之一。杭州历任地方官,十分重视对西湖的整治。

元祐四年(1089年),著名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横跨南北的长堤(苏堤),上有六桥,堤边植桃、柳、芙蓉,使西湖更加美化。又开通茅山、盐桥两河,再疏六井,使卤不入市,民饮称便。

据《宋史》卷88《地理志》载,北宋崇宁年间(1101—1106)户口数字与元丰年间大致相等,户数达203574,口数达296615。宋仁宗有诗句赐梅挚知杭州中赞美杭州为东南第一州。

经过北宋150多年的发展,到了南宋时,开始了杭州的鼎盛时期。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为临安府,治所在钱塘。辖钱塘、仁和、临安、余杭、于潜、昌化、富阳、新城、盐宫九县,地域与唐代大致相当。绍兴八年(1138年)定都在于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扩展,当时分为内城和外城。

内城,即皇城,方圆九里,环绕着凤凰山,北起凤山门,南达江干,西至万松岭,东抵候潮门,在皇城之内,兴建殿、堂、楼、阁,还有多处行宫及御花园。外城南跨吴山,北截武林门,右连西湖,左靠钱塘江,气势宏伟。设城门13座,城外有护城河。

由于北方许多人随朝廷南迁,使临安府人口激增。到咸淳年间(1265~1274年),居民增至124万余人(包括所属县)。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钱塘、仁和两县而言,人口也达43万余人。

明代改杭州路为杭州府,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治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1

唐朝: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因避国号讳,于武德四年(621年)改“钱唐”为“钱塘”。

太宗时属江南道,天宝元年(742年)复名余杭郡,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杭州,归浙江西道节度,州治一度在钱塘,辖钱塘、盐官、富阳、新城、余杭、临安、于潜、唐山八县。 到了唐代后期,每年朝廷从杭州所收商税高达50万缗,几乎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

宋朝:

北宋时,杭州为两浙路路治。淳化五年(994年),改军号为宁海军节度。大观元年(1107年)升为帅府,辖钱塘、仁和、余杭、临安、于潜、昌化、富阳、新登、盐官九县。当时人口已达20余万户,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之一。经济繁荣,纺织、印刷、酿酒、造纸业都较发达,对外贸易进一步开展,是全国四大商港之一。

杭州历任地方官,十分重视对西湖的整治。元祐四年(1089年),著名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横跨南北的长堤(苏堤),上有六桥,堤边植桃、柳、芙蓉,使西湖更加美化。宋仁宗有诗句赐梅挚知杭州中赞美杭州为东南第一州。

南宋时,开始了杭州的鼎盛时期。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为临安府,治所在钱塘。辖钱塘、仁和、临安、余杭、于潜、昌化、富阳、新城、盐宫九县,地域与唐代大致相当。

绍兴八年(1138年)定都在于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扩展,当时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即皇城,方圆九里,环绕着凤凰山,北起凤山门,南达江干,西至万松岭,东抵候潮门,在皇城之内,兴建殿、堂、楼、阁,还有多处行宫及御花园。外城南跨吴山,北截武林门,右连西湖,左靠钱塘江,气势宏伟。设城门13座,城外有护城河。

由于北方许多人随朝廷南迁,使临安府人口激增。到咸淳年间(1265~1274年),居民增至124万余人(包括所属县)。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钱塘、仁和两县而言,人口也达43万余人。

明朝:

明代改杭州路为杭州府,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治所。

扩展资料:

历史文化:

宗教:

杭州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个宗教。

基督教——约18万人,其中萧山区占一半以上,老市区3万人,39处堂点:崇一堂,思澄堂,天水堂,鼓楼堂,杭州基督教会城北堂,笕桥堂,杭州基督教下沙磐石堂,杭州崇一堂是全球最大的华人教堂。佛教——灵隐寺,净慈寺,上天竺法喜讲寺,中天竺法净禅寺,下天竺法镜讲寺,韬光寺。道教——抱朴道院。 

场馆:

截至2016年末,杭州有文化馆16个,公共图书馆16个,图书馆藏书1489万册。

截至2006年,全市有博物(纪念)馆51个,剧场16个,群艺馆3个,音乐厅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群)。新增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5家画廊被命名为“中国诚信画廊”,5个广场被命名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

节会:

钱江观潮节:

每年农历8月18日,在萧山钱江观潮度假村举行国际钱江观潮节。届时,游客不仅可以欣赏举世奇观钱江潮,更可参与一系列文化体育和旅游活动。

西湖博览会:

西湖博览会最早创立于1929年,与1893年的“芝加哥博览会”、1900年的“巴黎博览会”和1927年的“费城博览会”一起扬名世界,并被公认为四大国际性的盛典。首届博览会总共展出国内外物品14.76万件,堪称当时中国物品的总汇。

方言:

杭州话原则上指吴语—太湖片—杭州小片方言,杭州话使用的范围不大,主要分布在杭州老城区及附近,具有吴语的一般特征,完整地保留中古全浊声母和入声,保留较多古汉语用字用语。

杭州话的分布区域大致东至余杭下沙,南到钱塘江边,西自五云山、转塘至留下附近,北经拱宸桥至余杭三墩,东北经笕桥至余杭乔司之间。杭州是浙江省最大的城市之一,杭州话却是浙江吴语中最小的方言点之一 ,以杭州话为母语的人口在120万~150万之间。

杭州话具有30个声母,45个韵母,7个声调。杭州话为汴梁话和江南话的结合,保留大量儿化音(儿缀),也是吴越江南的重要代表方言之一,杭州话相较于其他吴语方言有更多的文读应该是近代受到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杭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杭州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2-05
阁下午安。
唐代:置“杭州郡”,之后改为“余杭郡”,治所在钱唐。
因避国号讳,于武德四年(西历621年)改“钱唐”为“钱塘”,太宗时属“江南道”。
天宝元年(西历742年)复名“余杭郡”,属“江南东道”。
乾元元年(西历758年)又改为“杭州”,归浙江西道节度。

北宋:杭州属”两浙路“。
大观元年(西历1107年)升为帅府,是全国四大商港之一。
南宋:建炎三年(西历1129年)置行宫于杭州,为行在所,升为”临安府“。

明代:为”杭州府“,属”浙江承宣布政使司“。

阁下午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明地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17
一、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被马可波罗称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杭州在隋朝的时候被称为杭州,在大业三年改为余杭。唐朝时候为钱塘县。武德四年改为杭州,天宝元年改为余杭郡,在乾元元年,改为杭州。所以在唐朝时期,杭州的名称是在变化的。

二、五代后梁置钱江县。北宋太平兴国四年改钱江县为仁和县。南宋时期迁都到此,改为临安府。
三、在元朝至元二十六年朱元璋改为杭州府。明朝一直沿用为杭州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2-05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因避国号讳,于武德四年(621年)改“钱唐”为“钱塘”。太宗时属江南道,天宝元年(742年)复名余杭郡,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杭州。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置行宫于杭州,为行在所,升为临安府,治所在钱塘。
明朝依然叫杭州。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742.htm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