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思想谈谈为什么要学习医学伦理学

如题所述

因为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的实践性都很强,如果脱离道德实践,再好的理论和规范也没有价值。

    医学伦理是应用伦理学中发展最为迅猛、争议最为激烈的一门学科之一。目前,相关问题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伦理学的范围,扩展为涉及生物学、医学、环境学、教育、科学研究、经济学、人类学等众多学科的一项伦理研究。

    不能有效解除疾病的医学理论和方法,都是需要改进和发展的。

    因此,不能明确用反面例证来证明是错误的理法,只要能够帮助人们摆脱疾病困扰,就应该保留。很多中医理论被认为是有效的,但不被认为是科学的,为了患者的健康就应该保留。

    对那些明显存在反面例证,但是暂时没有更好的理法来替代,或者在某一方面暂时无法替代,仍然需要保留。很多现代医学技术,可能对部分患者有效,甚至只对某一种情况的部分患者有效,其它都是反例,仍然需要保留。

    医学模式已经从生理模式转向社会-生理模式。这说明医学发展正向着尊重生命的方向发展。从生物适应性的角度看,尊重传统就是科学。人类保护各种物种的实践,都证实只有尊重物种的习惯,物种的延续才有希望。人也是这样。

    我们曾经寄希望合成精纯的食物、精纯的药品,后来又寄希望合成营养更丰富的食品、成份更稳定的食品,等等。然而,除了一些商业集团增加了 经济效益外,给人类健康留下的只是问题。因为,人类这一物种延续,也需要维持一种传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的实践性都很强,如果脱离道德实践,再好的理论和规范也没有价值。道德修养、道德教育、道德评价等道德活动现象的核心,就是要解决知与行的问题。“知”,就是道德知识;“行”,就是道德行为。伦理学不仅要帮助人们提高道德认识,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还要培养人们的良好品质和习惯,指导人们进行正确的道德行为选择。知行关系,既是哲学认识论问题,又是哲学价值论和伦理学问题。在中国哲学中,许多哲人曾就知与行的先与后、难与易、分与合等问题进行过长期讨论。无论知识论还是道德论,都强调行的重要性。古人说行是知的前提,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古人说知行合一,不能行就不是真实的知,就是在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意义上说的。只有道德的理论和规范,而不能付之实践,见诸行动,就等于什么也没有。因此,伦理学的任务不能只是帮助人们认识道德现象,还必须深入研究知与行的关系,特别是要研究知向行转化的机制,以便引导人们把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付诸实践。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