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1917年只在位12天是怎么回事,当时发生了什么变故?

如题所述

民国六年(1917年)七月一日,溥仪在张勋等人的拥戴下,第二次登基做了皇帝,这年溥仪刚刚11岁。复辟,和他的一切生活起居诸事一样,别人怎样说就怎样做,连说什么话,怎样说,都是别人教的,所以不能说全无个人意志,但政治大事他绝无自主之权,亦无自主之能。

这次复辟是由中华民国的长江巡阅使,安徽督军张勋一手导演的,康有为也帮了不少忙。
张勋原是清朝的江南提督,他始终不承认民国政府,一直留着辫子,他的部队也都和他一样留着辫子,他被称作辩帅,他的军队也被叫做辫子军。袁世凯做了大总统后,就一直跟着袁世凯,1913年他因率兵镇压二次革命有功,被袁世凯提拔为长江巡阅使,统率2万军队驻扎在徐州一带。

1917年围绕着对德宣战问题,总统黎元洪和国务总理段祺瑞之间的府院之争,闹得不可开交,政局动荡不已。张勋遂乘机联络前清遗老遗少及保皇党康有为等积极为复辟做准备。正好此时黎元洪,段祺瑞都拉拢张勋,张勋思虑再三,最后决定应黎元洪之请,用调停时局的名义北上。
张勋以调解黎段冲突为名,带领3000军队于6月14日入京,进京以后就去叩见了当时住在紫禁城的溥仪。1917年6月30日晚,张勋进入清宫召开御前会议,对宣统说了复辟的意思。宣统皇帝当时只有十几岁,他回答说年龄小恐怕难当大任,张勋就说,当年康熙8岁登基不也照样做出了一番事业吗?宣统就说那就勉为其难吧。

7月1日凌晨张勋穿上清朝的朝服朝冠,带领康有为等群党拥簇12岁的溥仪登基,并于当天发布八道上谕,把民国6年改为宣统9年,恢复清末官制,封官授爵。封赠黎元洪为一等公,组建内阁,又任命了康有为,徐世昌,詹天佑,萨镇冰等文武百官。
复辟后,溥仪每天一半时间在毓庆宫听老师的唠叨,其余的半天批阅上谕和内阁官报,接受叩拜或欣赏蚂蚁搬家,总之少部分出孩子的天性,大部分参与傀儡的活动。

不过紫禁城里的确繁荣了一阵子,热闹了一阵子,一时间京城的大街小巷又都挂起了龙旗,老百姓受张勋之命悬挂龙旗,有的甚至用纸做的龙旗应付,清朝袍褂和发辫都成了畅销货,清室王公遗老们抢购朝服,定制马尾假发辫,穿戴上大摇大摆的出入宫门招摇过市;师傅们精神倍增忘乎所以;太妃们乐得不知如何是好;内务府的官员们穿戴的特别整齐;他们兴奋的不是大清恢复江山,而是自己恢复失去的天堂。

然而张勋等人倒行逆施的消息传出后,全国舆论一片哗然,纷纷要求讨伐张勋。段祺瑞借助全国上下反对复辟的声势,率讨逆军攻入北京,张勋的3000辫子军一触即溃。几天以前,辫子军还把自己脑后的大辫子当成一种身份和荣耀的象征, 仅仅过了几天,这些人就纷纷割掉自己脑后的“尾巴”仓皇逃命去了。
到7月13日,溥仪再次宣布退位,只做了12天龙椅又下了台,只留下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笑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03
511917年旨在为12天是怎么回事?当时发生了什么变故?因为当时清朝还是比较无能的,他也是一个没有责任担当的房间。
第2个回答  2020-06-03
溥仪1917年旨在为12天,是因为?冯玉祥共到了北京,他跑到了满洲里。
第3个回答  2020-06-03
博宇1917年旨在为12天,那是当时发生了变故。好像那时候是辛亥革命发生。
第4个回答  2020-06-03
傅莹,1917年只在为12天是怎么回事?当时发生了什么?当时发生了日本鬼子侵略中国了,所以他就干了12天,被比下来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