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雍正的肱股之臣,靠捐官入仕,为何短短十年就成为封疆大吏呢?

如题所述

雍正时期有“总督三杰”,他们分别是田文镜、李卫和鄂尔泰,这三位都是雍正的心腹大臣,成为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而这三人之中,李卫的知名度是最高的,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李卫真的大字不识一个吗?靠捐官走上仕途的他,又是如何从一个从五品的芝麻小官一步步擢升为封疆大吏的呢?

富N代出身不爱读书,靠捐官走向仕途

在许多电视剧中,李卫都是一个大字不识一个,但事实上他并非如此,不过他确实也没读过多少书。因为相对于读书而言,李卫更喜欢舞枪弄棒耍剑,所以他有一身好武艺,这点史书上是有记载的。如此一来,李卫想通过科举之路走上仕途是行不通了。

好在李卫家里比较富裕,他祖上是世袭的锦衣卫,即便到了清朝他们依旧家境殷实,所以在李卫30岁那年家里人出钱给他捐了一个官,最开始只是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闲职,让李卫踏上官场,并且在短短十年的时间晋升到浙江总督。

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终成封疆大吏官居一品

在雍正还是亲王的时候,他就十分赏识李卫。李卫在户部银库供职时,有一个亲王指使手下私征加赋,劝阻无效后李卫在户部外面摆了一个大桶,并在封条上写上某某王的盈余,吓得这位王爷立马命人停手。李卫不畏权贵的品格让雍正刮目相看,所以他继承大统之后便开始重用李卫。

在雍正五年的时候,李卫就已经升到了浙江总督。李卫在浙江待了六七年之久,期间他缉查私盐、智取甘凤池、实行摊丁入亩、开放海禁、恢复科举……做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好事。后来李卫又先后被加封为兵部尚书、太子少傅、刑部尚书、直隶总督等职,可谓是平步青云。

历经三朝荣宠

不衰,乾隆赐祭葬谥敏达

李卫历经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雍正驾崩后乾隆依旧重用李卫,还赐给他四团龙补服。乾隆三年,51岁的李卫病逝,乾隆下旨以总督之礼厚葬他,并赐谥号敏达。至此,李卫传奇的一生画上了句号,但是至今他的为官之道依旧受人推崇。

在小编看来,汉族出身的李卫之所以能成为雍正的肱股之臣,主要依赖于以下三点:一、忠心,不然雍正不可能让他在浙江待这么久;二、清廉,但凡他有贪污之举也不可能善终;三、实干,他在任上为国为民披肝沥胆,让雍正满意让百姓称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9
这个人便是李卫,李卫做官时为人清廉且刚正不阿。面对强权时,他不畏权贵。李卫依靠自己的人格魅力以及实力让雍正对他好感加倍,认为李卫可以成为肱股之臣。
第2个回答  2020-11-09
军事才能,一年羹尧为人虽然跋扈横行,但不妨碍他在军事方面的才学。二为了年妃,只有自己这个哥哥受到皇帝重用,妹妹才受宠爱
第3个回答  2020-11-09
这个人其实就是李卫。在雍正还是用雍亲王的时候,李卫就已经跟随了雍正,而且李卫这个人非常忠诚,雍正的个人性格特点就是比较多疑的,所以李卫的忠诚可以说是投其所好。对于李卫也委以重任,而李卫本人也是比较有才能的,所以在短短十年之间呢能够成为封疆大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