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记忆之胡晓梅《夜空不寂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2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胡晓梅,女,江西人,出生于1971年;主持人、作家!1992年—2007年主持的电台节目《夜空不寂寞》在深圳保持了连续15年的最高收听率纪录,被誉为“中国南方的广播奇迹”。

2014年,主持深圳卫视《你有一封信》。

胡晓梅的职业生涯中获得两项国内的行业最高大奖:全国主持人“金话筒”金奖、“全国首届十佳栏目”。

我只是这座城市的过客,一次偶然的机会,有幸与胡晓梅通过收音机在夜空中的电波相遇!所谓的相遇,只不过是通过电波,入迷似地恋上了《夜空不寂寞》、迷上了她的声音!与其说是夜空/不寂莫,不如说,这座改革前沿城市/在高速发展的当时,几百万出门在外的务工者的心灵寂莫,及感情空白而迷茫更贴切!

1999年,我从内地刚到深圳,对于生活在交通闭塞、经济发展还停留在八十年代的湖北五线小城市的我,对于未知世界的渴求,是多么强烈;即使自己是一无学历二无技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裹挟下,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片南国热土!

3月8日,晚上七点多到的广州站,出站台穿过隧道,来到火车站地下室,坐公交车去流花车站去深圳;在流花车站花了80元坐大巴到了深圳龙岗第一职业介绍所;

大巴车急速行驶在广深高速公路上,一路上的工业区,成片成片的在热火朝天开发中,即使在夜间,远处工地上的各种钢架及吊车如蛛网,工地上的灯光加天上星光,连成一片!分不清那是天堂那是人间!已经建好的工业区,也是灯光通明;正加班加点生产中!工业厂房三层的最多……高速公路上的标语牌随处可见;“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在斑驳的灯光照耀下,一闪而过……而此情此景的我,虽然饥肠辘辘,但仍然演饰不至心的激动,似乎好日子马上就要到来……

23:00左右,终于到达目的地(深圳龙岗区第一劳动职业介绍所),已经是夜半时分,漆黑的夜空,满天的星星隐秘在云层深处,是否预兆着明天 ,又将是阳光灿烂的一天呢?

我不知道,繁华的深圳,从来都不缺少传说……

当晚在区职业介绍的五层小旅馆住下来(一层是区职介绍办公室,二三层是现场招骋和来深务工人员培训之用),交了一百元押金,15元/床位/晚;楼下及沿街的商店、夜总会等,正是灯火辉煌,歌舞升平的不夜城 深圳,正式拉开了夜生活的席幕……吃了泡面,躺在双层铁床上,三月份的广东的蚊虫,还有同屋住的天南海北的打工者同眠,一夜无眠,暂不细说……

第二天一大早,随行带队的职业贩子(劳务派遣负责人)让我们在一楼大厅交了120元职业介绍费(3次机会)……

三月的南国深圳,阳光明媚,温暖湿润,马路边上的花坛里,种满了茂盛而高大的美人樵,粗壮的枝叶和花朵,红得似火、黄得耀眼;而马路边上的榕树,象一位老爷爷似的,满身的胡须随树支垂下,春风袭来,如老爷爷用手温柔地抚摸着自己的胡子……满街的摩托载客司机,穿着编号的或黄或绿色的背心,戴着统一式的头盔,脚趿拖鞋,大声嚷嚷“摩的、摩的,去那里”……身材矮小、特有的两广人面孔,皮肤晒得幼黑,快速穿梭于人流之中揽生意。

街景的众生相,对于我这个外乡人看来,一切都是新奇而惊讶!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就这样定格在记忆中……

此时,正是广东的改革开放大潮发酵正浓时,长途大客车一车一车的持得务工者汇聚到这些劳务市场,务工人潮如流水线上的商品,永不停息;短短一个多小时,肩扛背驼着行李,脸上还挂着青涩和对未来生活憧憬的男男女女,挤满了一、二、三楼大厅,大包小包的行李包裹胡乱地堆在门口角落里;操着全国各地的南北 音,在这几百平方的大厅里,混乱而嘈杂!有穿棉衣的、有穿毛衣的、还有穿短袖汗衫、衬衣的,五颜六色的服装也是一大景观……

此处省略一万字,后期贴子再介绍……

3月13日这天,我们和其它地方人员集中在三楼大厅,几百人站成几排,工作人员给我们这些五湖四海的务工者,讲解入职前培训,半个小时的介绍,让我知道了深圳的地理位置及法律、法规、气候、风土人情和特区建区的起因,感谢我们的总设计师邓爷爷,让我今天有如此丰富的记忆……

培训完成后,其中的一些人,跟着工作人员,提着各自行李包裹,花了二元钱坐公交车,去一个未知世界!从此,有些人辉煌、有些人落泊……

我被带进了六和塑胶厂;在丁山桥工业区旁的照相馆拍了登记照,然后又去坪地邮局开了账户;职介所工作人员提醒我们,出门在外,钱财贵重物品随身携带!保命钱暂时先去银行存起来安全……一起进厂的有六、七个人;

六和厂是一栋黄色的三层楼房,在工业区的第二排,厂房刚好靠河边,一条常年流淌不息的河里,广东的塘虱鱼很多;河的对岸,是坪地富人区:西湖苑别墅区和西湖宾馆!正中三层是生产车间,一楼车间,二楼仓库,三楼是喷油和彩绘车间;左边三层,一楼为工厂办公室,二三楼是宿舍(老板和他的佣人在2楼,每层楼约有七八间;三楼是管理人员宿舍);右边三层被其它公司租用;员工宿舍在厂房后面一栋房里……

六和厂有一百二三十人,老板姓蔡,我们背后称乎为蔡胖子;是台湾人,听说是退役飞行员,身高一米八,体重一百八十斤的大胖;现任妻子是河南D城人;标准的长腿大美女;给蔡胖子生了一女一子;三楼的厂长是蔡夫人的小舅子;厂区的大院子里,白天总是停着一台灰色凌志320;蔡胖子白天总是睡觉,晚上就开车出去活动……

工厂24小时生产,12小时二班倒;当天晚上,江西赣州的彭志强总管,安班我们几个上夜班;我被分配开啤工,也就是吹气式塑胶玩具,每隔6秒,夹模模具生产一个玩具,然后将玩具边角料用斜口钳剪掉;这活真不好干;浓重的塑胶味不说,手脚还要快,当晚,我的手上就被弄了几个大大水泡;玩具速度太快,来不及剪完,变硬了如钢铁般坚硬!每天中、晚饭,由做饭的一对湖南夫妇推着小车,拉前车间来;吃饭不停机;每次吃饭象打杖;饭还没吃完;流水线上的玩具堆成山,只能用几只大塑料框先装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