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正念?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大家晚上好!今天开始和大家一起共读一行禅师写的《正念的奇迹》这本书。

一行禅师是越南的一位伟大的诗人和禅宗大师,他温文尔雅、聪慧明理,他经常到各处发表演讲,他说:如果你希望树木成长,给叶子浇水是起不了作用的,你必须灌溉树根。

他用他的慈爱克服了瞋恨的可能,他认为:缺乏慈悲的人,看不见那些须以慈悲之眼才能看到的事物。他也倡导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解决问题。尤其是他认为人们时刻应保持正念,人生处处是禅修:在浴缸里、在厨房的水槽、在砧板上、在人行道或小路上、在上下楼梯上...可以说无处不在,行、住、坐、卧皆是禅。

下面我们来共读第一章:日常生活中的正念。

你会不会觉得在一天里真正属于你自己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小时?甚至在有些家庭里几乎都安排不出一个小时来呢?你要上班甚至加班,回来还要陪孩子做作业和玩耍,为大家做家务和做饭,还要抽时间陪老公...,等一切安静下来,早已经超过你睡觉的时间了,你懊悔没有属于自己的看书和娱乐时间。所以你整天都是忙碌而急躁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为此感到焦虑和抓狂,家庭暴力和怒吼也随之而来。

如果你时刻保持正念的话,你可以试着不再去分割时间,把整天的时间都当作是我自己的时间,你去感受一切的存在。想办法让自己对他们在那段时间里做的事感兴趣,如果你这么做,就会拥有无限的时间给自己。

下面我们可以来试一下怎么洗碗!你也许会说:这太搞笑了,我从小时候到现在已经洗了几十年,这还不会吗?但是,每当在洗碗时,你有对“正在洗碗”这个事实保持全然的觉知吗?会随顺着自己的呼吸觉照到我的存在吗?会观察到自己的心念与动作吗?“我正在洗碗”这就是一个实相。

我想大多数人在洗碗的同时,思想会非常忙碌,会想到和观察到很多事情:“待会儿我要和朋友一起喝茶,我得快点洗”、“待会儿电影要开始了,我得赶紧把票买了”、“孩子又在看电视了,我得去告诉他”、“老公马上出门了,我得跟上他”...等等,或者去观察别人,或者想呆会要做什么,却不会去感受现在,此刻的感觉和想法。而你在忙碌的洗好令人厌恶的碗,终于可以坐下来喝那一杯茶时,你又会想着其它事,几乎觉察不到自己手中的这杯茶。就这样,我们被未来吸走了,无法实实在在的活着,甚至连1分钟都做不到。

一行禅师在和他的朋友吉姆坐在树下分吃一个橘子的时候,他们谈论将来要做些什么,他掰了一瓣放入口中,在还没开始吃之前,他就掰好了另一半准备送入口中,这时候他几乎意识不到自己正在吃橘子和橘子的味道。他“吃”的是他未来的计划。试着慢慢地放松下来,专注地吃那一半已经含在嘴里的橘子,然后细细地咀嚼,慢慢地吞下去,接着再去掰十另一半。这样你就能品尝到那甜甜的滋味和由此带来的美好的感觉。子思在《中庸》里说:“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其中的滋味)。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吃饭的时候应当觉知到其中的味道,睡觉的时候应当觉知到放松和宁静,工作的时候应当觉知到正在处理问题,看电影的时候应当觉知到内心的愉悦,走路的时候应当觉知到正在行走...,每一次穿衣服、洗碗、上厕所、叠被子、刷牙等等,无论身体是什么姿势,修行的人应该对此有所觉知,能观照内身,直入正念,安住其中。

对身体姿势保持正念是不够的。我们应该觉知每一次呼吸、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念想与感受觉知与我们相关的一切。

也许你会说,如果我们整天都在修习正念,怎么能有足够的时间去做所有需要做的事情呢?那么我们就看下一章:奇迹就是在大地上行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