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的官职

请问唐王李渊称帝前是什么官职?在宇文化及起兵时发挥什么作用?

李渊的官职及他在宇文化及起兵、军阀混战中的作为

李渊(566~635年6月25日),出身于北朝的关陇贵族,七岁袭封唐国公。
隋文帝时,(李渊是隋文帝外甥)曾任千牛备身(禁卫军高级官衔),还陆续中过一些州的刺史、一些郡的郡守。
隋炀帝即位(604年)后,李渊任荥阳(今河南郑州)、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后被召为殿内少监,迁卫尉少卿。
大业十一年(615年),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
大业十三年(617年),拜太原留守。
618年5月,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改年号武德。不久后统一全国。
武德九年六月(公元626年7月)玄武门之变,李渊退位成为太上皇。
贞观九年(635年),李渊病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
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改上尊号为神尧皇帝。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二月,上尊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渊出身贵族,又是隋朝外戚。李渊称帝前的官职,与其身世有关。
李渊,是西汉前将军李广后裔、十六国时期西凉国开国君主李暠后裔。
祖父李虎,西魏时官至太尉,八大柱国之一,称陇西郡公。
李渊父亲李昞,承袭为陇西郡公,后加封唐国公。北周建立后,于文觉坐了皇位,他和李昞成了连襟亲家。李昞妻子伽彩常入宫参见姐姐伽兰。李昞于北周时历官御史大夫、安州(今湖北安陆)总管、柱国大将军。他携妻上任,妻伽彩贤淑聪慧,经常给李昞出谋划策,使他把安州管理得五业兴旺,一方平安,很受皇上和大臣们赏识。李昞任职期间把儿子李渊带了过去,幼年时的李渊有一段时间是在安州度过的。
北周建德元年(公元572年)李昞病故。李渊七岁袭封唐国公。隋时继续为唐国公。
李渊母亲为隋文帝独孤皇后姐。隋文帝是李渊的姨父。故特见亲重。
隋文帝时,李渊曾任千牛备身,还陆续当过一些州的刺史和一些郡的郡守。
隋炀帝即位(604年)后,李渊任荥阳(今河南郑州)、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后被召为殿内少监,迁卫尉少卿。大业十一年(615),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十三年(617),拜太原留守。

大业年间,叛军蜂起。宇文化及(?—619年),为隋炀帝近臣,618年禁卫军兵变,弑君隋炀帝,立秦孝王之子杨浩为帝。宇文化及自称大丞相,引兵十余万西归。不久发生内讧。时东都群臣奉越王侗继帝位于洛阳,招瓦岗军领袖李密为太尉,使讨伐化及。双方战于黎阳(今河南浚县北),化及屡败,北走魏县(今河北大名西南),将士屡叛归李密。化及自知必败,叹曰:“人生故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于是毒弑秦王浩,即帝位于魏县,国号许,改元天寿,立国半年,翌年(617)被窦建德击败,擒而杀之。
隋朝(581年—619年)末年,农民起义席卷全国各地,天下大乱,军阀混战。李渊与次子李世民在大业十三年(617)五月乘势从太原起兵,并从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召回长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李渊起兵后,一面遣刘文静出使突厥,请求始毕可汗派兵马相助,一面召募军队,并于七月率师南下。此时瓦岗军在李密领导下与困守洛阳的王世充激战方酣,李渊乘隙进取关中。李渊、李世民父子对农民起义军首领或割据势力,用招降或武力消灭两种方式同时进行。如河北起义军之窦建德、刘黑闼,江淮起义军的辅公祏相继被杀,杜伏威、郭子和和瓦岗军的徐世勣则投降。地方割据势力如河南的李密、陇右的薛仁杲、洛阳的王世充、河西的李轨、巴陵的萧铣、兖州的徐圆朗、沧州的高开道、幽州的罗艺等相继败死。

李渊乘势攻占长安。公元618年5月,李渊称帝,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之后便统一了全国。
武德九年六月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成为太上皇。贞观九年,李渊病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改上尊号为神尧皇帝。唐玄宗天宝十三载二月,上尊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7
李渊的官职如下:

1、隋炀帝即位前,李渊做过刺史。
2、隋炀帝即位后,李渊任荥阳(今河南郑州)、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后被召为殿内少监,迁卫尉少卿。
3、大业十一年(615年),李渊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
4、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任太原留守,成为一地最高长官。随后设置大将军府,自称大将军。同年拥立隋代王杨侑为帝,任大丞相。
5、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改年号为武德。
6、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成为太上皇
7、贞观九年(635年),李渊病逝,谥号太武皇帝。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1-29
据《旧唐书》记载 :李渊七岁袭唐国公,隋受禅,补千牛备身。后因为独孤皇后的喜爱,累转谯陇 岐三州刺史。大业初,为荥阳 楼烦二郡太守,征为殿内少监。九年,迁卫尉少卿。及杨玄感反,兼知关右诸军事。十二年,迁右骁卫将军。十三年,为太原留守。
第3个回答  2013-02-08
李元的官方立场如下:

1,炀帝宝座前,李渊做刺史。
2,皇帝的宝座杨,李袁任英杨(郑州),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召唤大厅监狱后,感动:魏炜少卿。
3,伟大的事业十年(615年),李渊任山西河东安慰大使。
4,大冶10年(617年),李渊留任何太原,地面的最高长官。随后庄园,自称是一位伟大的将军。隋代王杨侑同年加冕为皇帝,任大成阶段。
5618年,唐代的建立,李渊称帝后改年号为武德。
6626年,玄武门,李渊退位,成为霸主。
7,贞观九年(635),李渊死了,皇帝的谥号,邰武。
第4个回答  2013-01-29
李渊7岁时袭封唐国公,历任隋千牛备身,谯、陇、歧州刺史,荣阳、楼烦二郡太守,殿内少监,卫尉少卿,弘化留守兼知关右诸军事,有晓卫将军,太原留守等职。

李渊称帝前是唐国公兼太原留守。
留守:隋以后驻守京师﹑陪都(间或军事重镇)﹐综理军﹑政﹑民﹑财的高级官员。古代帝王出巡或亲征时﹐以大臣辅太子(或亲王)留守京师﹐或称留守﹐或称留台﹐或为居守﹐无固定名称。隋炀帝杨广时﹐始于重要军事地点置留守﹐留守遂成为官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