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是就是穷死也不能去租老丈人的田地,因为这杨相当于是入赘,被人看轻,饿死不进萝卜园,因为萝卜吃多了对身体不好;人穷不能志短,就算再怎么过得穷困潦倒,饭都吃不起了,也不能去别人家的萝卜园里偷萝卜,要有自己的骨气。。

给老丈人家耕田就相当于男方倒插门,古代的上门女婿是很难当的,要放弃原有的姓氏,而且在家中没有地位,十分难堪,很可能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在要饿死的时候进别人的萝卜园,会被认为是去偷萝卜。



扩展资料

一、入赘是男方到女方家入户,孩子随母姓。原为母系家族婚制,这是从妻居、服役婚等古婚遗俗的发展。秦汉时,入赘形式具有“赘婿服役”的性质。宋代以后,入赘变为“赘婿补代”、“赘婿养老”性质,女家没有男性子嗣,招婿上门接续宗祧,补充劳力,并赡养女家老人。

二、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入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谚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27

个人认为:其实,“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这句古语或者说叫古训,理解事理、通过世事的苦难、本身饱受过日子的艰苦、懂得人情世故、人言的可畏、家庭的不幸、夜不能寐、(旭日临窗就免了)风餐露宿、得不偿失、寝食难安、仰人鼻息的人,随意地搭上一眼,也就知晓了它的内涵含义,是不必多说的。

但自己想说的是,发问者已然能提出这样的问题,也是必有其用意的。这也会使人不得不联想,这样的言语,也是对在当今的社会上、校园里、家庭中,对这句“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即理解又装糊涂的、所谓的部分大学生、部分社会青年人详细日子的真实写照,也就是大家公认的“啃老”一族。

以对实际的不满、无法、消沉、懒散、不思进取、游戏为主、比穿比吃喝的主观臆断性来看这个国际,从总的来说,其本身的眼光本来就是肤浅的。甭说自己有志气‘不耕丈人田,不进萝卜园’,有些时分的有些人,再为所欲为地发展下去,即便你再放下自己所谓的“架子”,“老丈人”家的地让你耕、萝卜园让你进,恐怕一无可取的你,想耕好这片地,你也是耕欠好的,更甭说进园吃萝卜了,没有好的“食欲”,牵强地吃了,也会“烧心”的。不管怎样说,坐收渔利总是可耻的,即不符合常理,也不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所谓的走下去,也必竟会毁了自己的一生的??

国际其实很大,还在等着你去开拓呢,再说了,吃人嚼过的馍也是不香的,又何必呢。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5fdf8db1cb13495469fee8ac5d4e9258d0094a11?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先剖析上句“穷死不耕丈人田”的意思是说就算是穷死也不要去租种岳父母家的田。

这是为什么呢?众所周知,曩昔的时分地步都是在地主手中,贫民自己是没有田的。农人们都是靠租种田主家的田保持生活。如果有时分遇上个自然灾害颗粒无收时,贫民一般都要卖儿卖女的去还租金。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6a600c338744ebf8118b64f7d2f9d72a6159a77b?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但是古人却正告后辈就算穷死都不要去租岳父母家的田仅仅为什么你呢?

古时分是重男轻女的,当女儿嫁出去之后就犹如泼出去的水。家中的地步和产业都和女儿无关。就算女儿回娘家一般都仅仅和自己的母亲闲谈几句,嘘寒问暖仅此而已。

并且在谈话的时分,兄嫂都会在门外偷听,生怕说他们的坏话。女儿回自己丈夫家的时分,兄嫂还会在那里盯着,生怕公婆给女儿米钱。因为家里的东西今后都是归于儿子的。

那为什么又“饿死不进萝卜园”。那是因为萝卜性寒,水份又高。生吃萝卜很吸油。萝卜的营养含量不错,偶然吃几顿肯定是只要优点没有害处的。但是如果天天吃顿顿吃将萝卜作为主粮的话简单引起水肿。

到时分连吃都没得吃要饿死了,你还生病了怎么可能有钱治病,水肿简单引起全身溃烂,到时分会死的很惨的。那么你离死就不远了。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6159252dd42a2834275c36c350b5c9ea14cebf7b?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当然话虽如此,要是真的都打饥荒的时分,谁还管你吃什么。有萝卜吃都不错了,不吃就要饿死,吃还能多活几天,是你你吃不吃?

并且就算是顿顿吃萝卜,大家也能够将萝卜晒成萝卜干之后在想方设法的蒸着吃,煮着吃,没必要必定生吃,这样总比饿死强。只要有吃的,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不成。

首先是利益联系方面,穷死不耕丈人田,已然说的是丈人的田,那当然就是说女婿的了,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女婿就是穷死也不要去给丈人耕田,为什么呢?应该这样了解,就是男人给媳妇娘家人干活,一般都是白帮助,收成的效果都给了大舅哥小舅子,自己捞不到什么,不过这儿还应该有一个特别条件,就是曾经有的穷女婿没有地步,老丈人家有田有地,如果穷女婿去耕老丈人家的地步过日子,收成和支付往往不成正比,由于老丈人都会向着儿子,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老丈人心里常常不向着女婿,所以弄不好会是白忙活。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c75c10385343fbf291e3a6ebbb7eca8064388f2e?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这有点像现在的女婿给老丈人打工,一般做后辈的女婿啥事都得看老丈人脸色,想要的钱也不好意思跟老丈人开口,只能凭老丈人的布施,很简单应得的钱也得不到,并且老丈人给女婿一般都比较小气,由于女婿会以为看在女儿的面子上老丈人会多给一点,但老丈人一般不这么以为,如果女婿不高兴开口给老丈人要,有可能弄得两头都不高兴,媳妇也落个两头不是人,所以这样的事干脆还不如不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19

在我国历史上就曾出现过很多家喻户晓的俗谚语、警戒语,并且流传至今。古人通过他们的丰富智慧和社会经验总结出了这些俗语言简意赅,被民间口口相传。而且我们也会常常听到长辈用这样一句话教训小辈: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也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说法。那么古人的“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其中,“穷死不耕丈人田”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女婿就算是穷死也不要去租种老丈人家里的田。这个有两种理解,第一种理解是:古代可能有的穷女婿家里没有田地,而老丈人可能在当时是地主家,家里有田有地,穷女婿要靠租种老丈人家里的田过活。而在利益面前,穷女婿去租种老丈人家的田,很可能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并还有可能引起两家矛盾。所以为了警戒人们,古人就有了这一俗语。

另一个理解就是:给老丈人家耕田就相当于男方倒插门。我们都知道,古代的上门女婿是很难当的,要放弃原有的姓氏,而且在家中没有地位,十分难堪。所以这句话也是古人告诉男子汉要有骨气、有气节,是志气的一种体现。再者“饿死不进萝卜园”这句话也有两种理解。第一个理解是:白萝卜本就性寒,且水分多,吃多了容易水肿。

且一个人如果在快饿死、肚子空空的时候生吃白萝卜,对身体的伤害很大,可能会有生命之忧,因此也有“家有万贯,不拿白萝卜就饭”的说法。另一个理解是:古人觉得人穷不能志短,就算再怎么过得穷困潦倒,饭都吃不起了,也不能去别人家的萝卜园里偷萝卜,要有自己的骨气。

第3个回答  2020-09-19

古代人总结的很多俗语,都是金玉良言,如若领悟其中的精髓,生活之中就可以避免走弯路,减少吃亏的几率,避免后悔的次数。而这个“穷死不耕丈人田”指的是再穷也不要依附老丈人家,“饿死不进萝卜园”指的是很饿的情况下,不要去吃萝卜这类寒性食物。

01、穷死不耕丈人田,男人要独立自强

在古代的人们非常注重气节,宁可穷着也不能舍去骨气,再穷也不能丢去做人的底线。而老丈人的田地就象征着女方家的财富,古代嫁出去的女人,就是泼出去的水,应该由男方来养活自己的女人。

即使男方再穷,也不能抛下面子,去跟女方家里讨要财物,或者是去女方家里打工,这样等于就是“倒插门”,完全丧失了身为男人的尊严,只能低三下四的去乞求女方。

你去给老丈人家耕田,老丈人给多给少全凭人家做主,于情于理你也不能说人家不是。反过来,对方还可以随意的欺压、嘲笑、奚落你。

男人面对如此情况,一旦跪下去,就很难再站起来了。从古至今,有哪个人是倒插门,还能过的很好的?大部分人都是忍气吞声,故意装傻,面对各种欺凌只能视而不见,默默的承受。

这样的男人,基本一辈子也就毁了,自己都放弃了自己,别人也不会看得起你。

02、媳妇未过门,需要帮老丈人多耕田

假如是男方还没有正式迎娶老丈人的女儿,自然要多献殷勤,拿出来比亲爹还要亲的态势,多讨好丈母娘和老丈人,拿下了老一辈儿的人,成功娶到娇妻自然也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这时候别说是帮老丈人耕田了,就算是当牛做马,只要老丈人开心,怎么得劲儿怎么来。男人嘛,能屈能伸才是硬道理,这时候你抛下面子,大家并不会看不起你,反而会觉得你懂事、勤快、有孝心。

所以,耕不耕丈人田,是要分情况的,要灵活应变,把握住尺度。

03、饿死不进萝卜园,东西不可乱吃

俗话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就是让我们管好自己这张嘴,不乱说话,不随便吃东西。在空腹饥饿的状态下,有很多食物是不宜使用的,萝卜就是其中之一。

空腹状态之下,是不适合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的,萝卜就是属于此类食物。

此外,萝卜是助消化的,它并不能让你填饱肚子,反而会让你越吃越饿,并且让肚子胀气。

另一方面,萝卜属于寒性食物,在空腹状态下,萝卜对肠胃的刺激会特别大。再加上此时胃酸过多的分泌,会破坏胃粘膜,让人感到犹如烧心一般的痛苦。如果是脾胃本来就虚寒的人,空腹大量食用,更有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因此,即使到了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21世纪,也不要瞧不起古人总结的生活经验,多听听老祖宗的话,分析领会其中的道理,对人生大有裨益。

第4个回答  2020-09-18

意思就是再穷也不要去耕种老丈人家的田地,再饿也不要吃太多的萝卜或者偷人家的萝卜吃。老人们“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和讲究的,不过要联系过去的社会状况来理解,我们现在是工业和商业社会,温饱问题早已解决,这句俗语已不适合当代的社会状况了。

穷死不耕丈人田

以前人们的生活收入来源主要就是靠耕田种地,所以田地对一个家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会轻易让别人耕种。如果女婿实在太穷了,要靠耕种老丈人的田地才能够过活,这就说明女婿太没有能力了,要依靠老丈人家才能够生活下去,这对女婿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精神打击,所以一般有骨气的男人都不会去种老丈人的田地。而且种老丈人的田很容易被别人误会为自己是要做上门女婿,同时小舅子们也担心姑爷是要来争田产,这对亲戚关系来说是非常不利的,鉴于这些弊端,所以很多有气节的男人一般是穷死都不会去种老丈人家田地的。

饿死不进萝卜园

过去由于生产力落后,而且有时候天灾不断,所以经常会发生灾荒,连肚子都填不饱,而许多人还是不愿进萝卜园吃萝卜,这里面一般来说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这个萝卜园是别人家的,有志气的人宁愿饿死自己,也不会进萝卜园偷人家的萝卜吃,他们做人是有底线和原则的,值得敬佩。

第二就是在很饥饿的状态下可能会忍不住吃下大量的萝卜,萝卜这种东西水分太多,性寒,大量进食的话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很容易造成水肿,对人体的消化系统也是很大的负担,所以很饥饿的时候人们为了避免过量进食萝卜,一般都会选择吃其它的食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