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建筑施工测量

如题所述

一、准备工作

工业建筑中以厂房为主体,分有单层和多层。目前,我国较多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柱装配式单层厂房,施工中的测量工作包括:厂房矩形控制网测设;厂房柱列轴线测设;杯型基础施工测量;厂房构件安装测量等。进行测设之前,需要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制定厂房矩形控制网测设方案及计算测设数据

厂区已有控制点的密度和精度往往不能满足厂房测设的需要,因此,对于每栋厂房,还应在厂区控制网的基础上,建立适应厂房规模大小、外形轮廓,以及满足该厂房特殊精度要求的独立矩形控制网,作为厂房施工测量的基本控制。

对于一般中、小型工业厂房(图11-24),在其基础的开挖线以外4m左右,测设一个与厂房轴线平行的矩形控制网R,S,P,Q即可满足测设的需要。对于大型或设备基础复杂的工业厂房,为了使厂房各部分精度一致,需要先测设主轴线,然后根据主轴线测设矩形控制网。对于小型的工业厂房,也可采用民用建筑定位的方法进行控制。

图11-24 中小工业厂房放样略图

厂房矩形控制网的测设方案,是根据厂房总平面图(图11-25)、厂房施工平面图、厂区控制网和现场地形情况等资料制定的。内容主要包括确定主轴线、矩形控制网、距离指标桩的点位、形式及其测设方法、精度要求等。在确定主轴线点及矩形控制网的位置时,必须保证控制点能长期保存,因此要避开地上和地下管线,并与建筑物基础开挖边线保持1.5~4m的距离。距离指标桩的间距一般等于柱子间距的倍数,但不超过所用钢尺的长度。如图11-24及图11-25,合成车间的矩形控制网(R,S,P,Q)根据厂区方格网用直角坐标系进行测设,故其四个角点的坐标是按四个房角点设计坐标加减4m算得的。

2.绘制测设略图

图11-24是根据设计总平面图和施工平面图,按一定比例绘制的测设略图。图上标有厂房矩形控制网两个对角点(S,Q)的坐标,及R,Q点相对于方格网点真的平面尺寸数据。

二、厂房矩形控制网的测设

1.单一厂房矩形控制网的测设

如图11-24,将经纬仪安置在F点,分别照准E点和G点,自F点沿视线分别量36.000m和29.000m,定a,b两点。然后将经纬仪分别安置在a,b两点,瞄准E点,用盘左盘右分中方法向右测设90°,并沿此方向量23.000m 分别得 R,Q点,再继续量21.000m得S,P点,最后应检测∠S与∠P是否等于90°,RQ及SP是否等于设计长度,其误差不应超过10″和1/10000~1/25000。同时,还应按测设略图测设距离指标桩,以便据此进行厂房细部测设工作。

图11-25 厂区总平面图

2.根据主轴线测设矩形控制网

(1)主轴线的测设

此法是根据测设方案和测设略图,先测设主轴线(图11-26)MN与PQ,在此基础上建立矩形控制网。主轴线通常是根据厂房设计图选定的两条互相垂直的主要柱列轴线或设备基础轴线,其端点应布置在厂房施工开挖范围之外。

测设时首先根据主轴线端点的设计坐标及厂区测量控制点坐标计算测设数据,然后按建筑方格网主轴线测设方法,测设主轴点O和长轴端点M,N,并按式(11-23)调整,使M,N,O三点严格在一直线上,∠MON与180°之差不应超过±5″。再以长轴为基础测设短轴OP及OQ,并按水平角测设方法进行方向改正,使长、短轴严格正交,其交角限差为±5″。主轴应采用精密量距方法,其精度对机械传动性能较高,有连续生产设备的大型厂房为1/30000,对有桥式吊车的厂房为1/20000,对一般厂房为1/10000。

图11-26 放样略图

(2)矩形控制网的测设

在M,N,P,Q点上分别安置经纬仪,都以O为后视点,分别测设直角,交会定出Ⅰ,Ⅱ,Ⅲ,Ⅳ各角点。然后再精密丈量ⅠM,MⅡ,ⅡP,…各段距离,其精度要求与主轴线相同。如果交会与量距所得点位不一致则可适当进行调整,最后埋设混凝土桩。在测设矩形控制网的同时,测设距离指标桩3′和3″,7′和7″。施工测量中的标志,因其作用,施工期限和土质情况不同而异。主轴线、矩形控制网、距离指标桩,大型厂房的主要设备和主要桩基的中心线,都要埋设混凝土桩(图11-27),建筑物各细部位置的标志,可以用木桩。

三、厂房柱列轴线测设和柱基施工测量

1.厂房柱列轴线测设

根据厂房平面图上所注的柱间距和跨距尺寸,用钢尺沿矩形控制网各边量出各柱列轴线控制点的位置(图11-26中1′,2′,…),并打入木桩,用桩顶小钉标示出点位,作为坑基测设和施工安装的依据。丈量时应根据相邻的两个距离指标桩为起点分别进行,以便检核。

图11-27 混凝土桩

2.柱基定位、放线

安置两台经纬仪在相应的柱列轴线控制桩上(或基础中心线控制桩),定出各柱基的位置(及两轴的交点),此项工作叫柱基定位。例如图11-26中,欲测设B,2柱基,将经纬仪安置在M和2′上,分别瞄准N和2″点,则M,N和2′,2″的交点即为柱基定位点。在柱基的两条轴线上打入四个定位小木桩a,b,c,d,其桩位应在基础以外比基础深度大1.5倍的地方,供修坑及立模之用。再按基础平面图和大样图所注尺寸,顾及基坑放坡宽度,用特制的角尺放出基坑开挖边界,并撒出白灰以便开挖,此项工作叫柱基放线。

在进行柱基放线时,应注意柱列轴线不一定都是基础中心线,而一般立模、吊装等习惯用中心线,此时就将柱列轴线平移定出柱子中心线。

3.柱基施工测量

图11-28 杯形基础立模测量

1)控制坑基开挖深度。当基坑快要挖到设计标高时,应在坑壁四周离坑底设计标高0.5m处设置水平桩,作为检查坑底标高与控制垫层高度的依据。

2)杯形基础立模测量。基础垫层打好后,根据柱列轴线桩将柱子轴线投到垫层上,弹出墨线(图11-28 中是PQ,RS),然后用角尺定出交点1,2,3,4,供柱基立模和布置钢筋用。立模板时,将模板底的定位线对准垫层上的定位线,从柱基定位桩拉线吊锤球检查模板是否垂直。最后用水准仪将杯口和杯底的设计标高引测到模板的内壁上。

车间内部设备基础的定位、放线均可仿照上述方法进行。

四、厂房预制构件安装测量

装配式单层厂房的主要构件有柱、电车梁、屋架等(图11-29)。这些构件大多数是用钢筋混凝土预制后运到施工场地进行装配的,因此,在构件安装时,必须使用测量仪器进行严格的检测。特别是柱子安装,它的位置和标高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梁、屋架等构件能否正确安装。

图11-29 厂房预制构件安装测量

1.柱子吊装测量

(1)基本要求

柱子吊装测量应满足以下要求:

1)柱子中心线应与相应的柱列轴线一致,其允许偏差为±5mm。

2)牛腿顶面及柱顶面的实际标高应与设计标高一致,其允许误差为±(5~8)mm(柱高大于5m时为±5mm)。

3)柱身垂直允许误差:当柱高不大于5m 时,为±5mm;当柱高5~10m 时,为±10mm;当柱高超过10m时,则为柱高的

,但不得大于±20mm。

(2)吊装前的准备工作

1)投测柱列轴线。在杯形基础拆模以后,由柱列轴线控制桩用经纬仪把柱列轴线投测在杯口顶面上(图11-30),并弹上墨线,用红油漆画上″▽″标志,作为吊装柱子轴线方向的依据。当柱列轴线不通过柱子中心线时,应在杯形基础顶面上加弹柱中心线。此外,还要在杯口内壁,用水准仪测设一条一般为-60cm的标高线(一般杯口顶面标高为-50cm)并用″▽″表示。也可测设一条已知标高线,从该线起向下量取一个整分米数即到杯底的设计标高,用以检查杯底标高是否正确。

2)柱身弹线。柱子吊装前,应将每根柱子按轴线位置进行编号,在柱身三个面上弹出柱中心线,并在每条线的上端和近杯口处划上″▽″标志(图11-31)以供校正时照准。

3)柱长检查与杯底找平。如图11-31,为了保证吊装后的柱子牛腿面符合设计高程H2,必须使杯底高程H1加上柱脚到牛腿面的长度l等于H2,常用的检查方法是沿柱子中心线根据H2用钢尺量出-0.6m标高线,及此线到柱底的实际长度,并与杯口内-0.6m标高线到杯底的实际长度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杯底的找平厚度。由于浇注杯底时,通常使其低于设计标高3~5cm,故可用水泥砂浆根据确定的找平厚度进行找平,最后再用水准仪测量,其误差应在±3mm以内。

图11-30 柱列轴线投测

图11-31 柱长检查与杯底找平

(3)柱子吊装时的垂直度校正

柱子起吊后,应对号进入杯口,使柱子的中心线对准杯口中心线,其误差值不能超过±5mm(图11-32),用钢楔或木楔暂时固定,然后进行垂直校正。校正时,用两台经纬仪分别安置在柱列纵、横轴线上,离柱子的距离不小于柱高的1.5倍。先瞄准柱子下部的中心线标志,再仰起望远镜进行观测。若柱子中心线始终与十字丝竖丝重合,则说明柱子在这个方向上是垂直的,否则应进行校正。柱子经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校正后,将杯口的模块打紧,然后实测柱的垂直度偏差值。其做法是:盘左仰视柱顶中心标点,再俯视柱底中心标点,如视线不与其重合,则投测出一点,同法以盘右位置再投测另一点,若两点不重合,则量取中点至柱底中心标点的距离,即是柱子的垂直偏差值。若柱子垂直偏差值在允许值内,随即浇灌混凝土进行柱子的最后固定。

由于在纵轴方向上柱子距离较小,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通常将经纬仪安置在纵轴的一侧,一次可校正几根柱子(如图11-33),但仪器偏离轴线的角度,最好不超过15°。

图11-32 柱子吊装

图11-33 垂直度校正

(4)柱子垂直校正的注意事项

1)柱子竖直校正用的经纬仪,必须经过严格检验和校正。因为在校正时,往往只用盘左或盘右观测,故仪器误差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进行仪器的水平轴垂直于竖轴检验时,照准目标的高度应大于柱身长度,以保证垂直度校正的精度。

2)操作时,应注意使照准部的水准管气泡严格居中。

3)校正时,除注意柱子垂直外,还应随时检查柱子中心是否对准杯口柱列轴线标志,以防柱子吊装就位后,产生水平位移。

4)安装变截面的柱子时,经纬仪必须安置在轴线上。

5)在日照下校正柱子的垂直度,要考虑温度的影响。因为柱子受太阳照射后,阴面与阳面形成温度差,柱子会向阴面弯曲,使柱顶产生水平位移,一般可达3~10mm,细长柱子可达40mm。故垂直校正工作宜在阴天或早、晚时进行。柱长小于10m时,一般不考虑温差影响。

2.吊车梁的吊装测量

图11-34 吊车梁中心线弹测

(1)吊装前的准备工作

1)在吊车梁上弹出梁中心线。如图11-34,在梁顶面和两端面上用墨线弹出梁中心线,以作安装定位之用。

2)在牛腿面上弹出吊车中心线。如图11-34,根据柱中心到梁中心的距离,以柱中心为准,在牛腿面上弹出吊车梁的中心线,也可采用下述方法,如图11-35所示,首先安置经纬仪于厂房中心线一端A1′,照准另一端点A1″。测设90°,沿视线方向量取吊车梁中心到厂房中心距离d得A′点,纵转望远镜沿视线方向量取d得B′点,再安置经纬仪于A1″,同法测得吊车梁中心线的另外两个端点,然后,安置经纬仪于吊车梁中心线的一端A′点,照准另一端点A″点,仰起望远镜,即可在每根柱的牛腿面上测出吊车中心线。

图11-35 屋架安装

3)在柱面上量出吊车梁顶面标高线。根据柱子上标高线,用钢尺沿柱面向上量出吊车梁顶面设计标高线(也可以量出比梁面的设计标高高出5~10cm的标高线),作为调整梁面标高用。

(2)吊装中的测量

1)吊车梁中心线定位。安装吊车梁时,应使吊车梁两个端面上的中心线分别与牛腿上的梁中心线对齐,其误差应小于5mm。

2)吊车梁面标高检测。吊车梁安装就位后,先按柱面上定出的吊车梁设计标高线对梁面进行调整,然后置水准仪于吊车梁上,再检测梁面的实际标高,其误差不应超过-5mm或+10mm。

(3)屋架的安装测量

屋架吊装前用经纬仪或其他方法在柱顶面上放出屋架定位轴线(图11-35),并应弹出屋架两端的中心线,以便进行定位。屋架吊装就位时,应该使屋架的中线与柱顶上的定位线对准,允许误差为±5mm。

屋架的垂直度,可用垂球或经纬仪进行检查。用经纬仪检查时,可在屋上安装三把卡尺(图11-36)。一把卡尺安装在屋架上弦中点附近,另外两把分别安装在屋架的两端。自屋架几何中心沿卡尺向外量出一定距离(一般为500mm),并作标志。然后在地面上距屋架中线同样距离外安装经纬仪,观测三把卡尺上的标志是否在同一竖直面内。若屋架竖向偏差较大,则用机具校正,最后将屋架固定。垂直度允许误差为屋架高的1/250。

图11-36 屋架垂直度检测

复习题

1.试述施工控制网常用的布网形式及适用情况。

2.建筑基线有哪几种形式?如何测设?

3.试简述建筑方格网的测设步骤。

4.假定测设“一”字形的建筑基线,A′,B′,C′三点已测设于地面,经检查∠ABC=179°59′12″,已知 A′B′=200m,B′C′=150m。试求δ值,并说明如何改正使三点成直线。

5.建筑场地对高程控制网的要求如何?

6.如图11-37所示,AB直线是道路中心线,在图上量得A至A′的距离为54.52m,A′C的垂距为21.35m,建筑物的设计轴线CD长为64.66m。宽CF为20.66m,要求拟建的建筑物轴线CD平行于道路中心线。如何把建筑物的轴线点C,D,E,F测设到地面上,又如何检核?

图11-37 道路与建筑物关系示意图

7.试述龙门板及引桩的设置方法。

8.试述柱子吊装测量的方法,又如何进行柱子垂直校正的工作。

9.试述吊车梁的安装测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