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年画的四大产区

如题所述

我国年画的四大产区分别为: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杨家埠、天津杨柳青年画、四川绵竹年画。

苏州桃花坞

桃花坞木板年画是中国江南主要的民间木板年画。桃花坞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以北。(桃花坞位于江苏苏州阊门内北城下)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每年出产的桃花坞木版年画达百万张以上。太平天国末年,清兵围攻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生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以后一直萎靡不振。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苏州市文联组织艺人恢复生产,后又成立“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社”,在整旧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天津杨柳青年画


有着600年历史的杨柳青(位于天津市西20公里)的民间木版年画产生于元末明初,当时有一名长于雕刻的民间艺人避难来到杨柳青镇,逢年过节就刻些门神、灶王出卖,镇上的人争相模仿。到了明永乐年间,大运河重新疏通,南方精致的纸张、水彩运到了杨柳青,使这里的绘画艺术得到发展。杨柳青年画从清代雍正、乾隆至光绪初期最为风行。杨柳青年画的画样(粉本)有几千种。到了清代中期全盛时期,杨柳青镇的戴廉增画店一年生产的成品就达2000件,每件500张,共达百万幅。

山东潍坊杨家埠

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兴起于明代,全以手工操作并用传统方式制作,发展初期受到杨柳青年画的影响,清代达到鼎盛期,杨家埠曾一度出现“画店百家,画种过千,画版上万”的盛景,产品流布全国各地。其中最大的东大顺画店拥有画版300多套,年制画百万余张。杨家埠年画体裁广泛,想象丰富,重用原色,线条粗犷,风格纯朴。

四川绵竹年画

绵竹年画以产于竹纸之乡的四川省绵竹县而得名。绵竹年画历史悠久,它起源于北宋,到明末清初进入繁盛时期。乾隆、嘉庆年间,绵竹全县有大小年画作坊300多家,年画专业人员达1000余人,年产年画1200万多份,产品除运销两湖、陕、甘、青及四川各地外,还远销印度、日本、越南、缅甸和港澳等国家和地区。2004年初,绵竹年画老艺人陈兴财之孙陈强展示他近期创作的创新年画“挤金门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17

年画的四大产地:朱仙镇,杨家埠,桃花坞,杨柳青。

1、河南开封的朱仙镇、山东潍坊的杨家埠、江苏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其中朱仙镇木版年画历史最为悠久,可谓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和发祥地。

2、杨柳青年画,全称“杨柳青木板年画”,属于木版印绘制品,是著名的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之一,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杨柳青年画产生于中国明代崇祯年间,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杨柳青年画产品行销北方及东北、内蒙、新疆各地。对河北武强年画、东丰台年画、及山东潍县、高密及陕西凤翔等地年画都有一定影响。杨柳青年画的制作方法为“半印半画”,即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纸上,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

3、苏州桃花坞年画起源于明代,明末已有完整的独特风格,当时画工与雕工结合,版刻已臻完美,被称为“姑苏版”年画。

最早的年画传说是唐伯虎作的《风流绝畅图》。桃花坞年画盛行于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年产达百万张以上,行销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并远达南洋一带。与天津杨柳青并称我国南北两大民间年画中心。桃花坞木版年画不仅广泛流传于江南一带和全国许多地方,而且远渡重洋到日本、英国和德国,特别是对日本的“浮世绘”有相当影响。

4、杨家埠村距山东潍坊三十里,是山东东西部的交通枢纽。杨家埠年画约始于明代中后期,清朝中叶形成规模,至清朝后期已有画店近百家。

杨家埠年画远销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内蒙古等地,生意兴隆。兴盛时的每年秋天,各路画商就云集杨家埠。当时,卖画兴唱小段,最流行的唱词有:“一进门来苏东坡,坐下韩信问萧何。不是本号不赊账,如今要账太啰嗦。赊账如同三结义,要账就像请诸葛。”形成了杨家埠村十分热闹的气氛。杨家埠年画浓彩,重喜庆,多反映风俗和日常生活,其构图完整匀称。造型粗壮朴实,线条简练流畅。

杨家埠年画在制作技法上受到杨柳青年画一定的影响,同时与桃花坞年画也互有影响。因此,杨家埠年画兼具北方的质朴明快与南方的雅致秀丽等艺术特点。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1
山东潍坊杨家埠的木版年画、
四川绵竹年画、
江苏桃花坞、
天津杨柳青
在历史上久负盛名,是我国著名木版年画四大产区。

希望回答对楼主有帮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2-14
年画的四大产地:朱仙镇,杨家埠,桃花坞,杨柳青。
1、河南开封的朱仙镇、山东潍坊的杨家埠、江苏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其中朱仙镇木版年画历史最为悠久,可谓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和发祥地。
2、杨柳青年画,全称“杨柳青木板年画”,属于木版印绘制品,是著名的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之一,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杨柳青年画产生于中国明代崇祯年间,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杨柳青年画产品行销北方及东北、内蒙、新疆各地。对河北武强年画、东丰台年画、及山东潍县、高密及陕西凤翔等地年画都有一定影响。杨柳青年画的制作方法为“半印半画”,即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纸上,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
3、苏州桃花坞年画起源于明代,明末已有完整的独特风格,当时画工与雕工结合,版刻已臻完美,被称为“姑苏版”年画。
最早的年画传说是唐伯虎作的《风流绝畅图》。桃花坞年画盛行于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年产达百万张以上,行销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并远达南洋一带。与天津杨柳青并称我国南北两大民间年画中心。桃花坞木版年画不仅广泛流传于江南一带和全国许多地方,而且远渡重洋到日本、英国和德国,特别是对日本的“浮世绘”有相当影响。
4、杨家埠村距山东潍坊三十里,是山东东西部的交通枢纽。杨家埠年画约始于明代中后期,清朝中叶形成规模,至清朝后期已有画店近百家。
杨家埠年画远销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内蒙古等地,生意兴隆。兴盛时的每年秋天,各路画商就云集杨家埠。当时,卖画兴唱小段,最流行的唱词有:“一进门来苏东坡,坐下韩信问萧何。不是本号不赊账,如今要账太啰嗦。赊账如同三结义,要账就像请诸葛。”形成了杨家埠村十分热闹的气氛。杨家埠年画浓彩,重喜庆,多反映风俗和日常生活,其构图完整匀称。造型粗壮朴实,线条简练流畅。
杨家埠年画在制作技法上受到杨柳青年画一定的影响,同时与桃花坞年画也互有影响。因此,杨家埠年画兼具北方的质朴明快与南方的雅致秀丽等艺术特点。
第4个回答  2014-02-10
你好。
中国木板年画产地很多,河南朱仙镇、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河北武强、四川绵竹、陕西凤翔、广东佛山、安徽阜阳、福建漳州、福建泉州等。
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四川绵竹并称年画四大产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