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 阅读答案

每年端午节一来,住在怡保的家婆便大忙特忙。
白天,她抹粽叶、洗糯米、腌猪肉、剥栗子、切鱿鱼丝、浸冬菇。
忙至子夜,桌上堆起了像山一样高的粽子。不是传统的三角形的,而是厚实的椭圆形,每个足足一斤重。
凌晨一时,她正式升起炭火把粽子放入巨型的大锅里煮,彻夜地煮。她自己呢,也彻夜不眠,守在炭炉旁边,不断地往火堆里添柴,在大锅里加水。垂在耳旁的鬓发,被汗湿透,火光一照,银亮银亮的。
此刻,锅里的粽子,在她眼里,不是食物,而是“艺术品”。她脸上那股专注而执著的神情,让我想起了烧陶的艺人。
天泛鱼肚白了,粽子还在锅里滚。
她把一夜不曾合眼的疲乏一股脑儿地抹到湿湿的面巾上,又去守她的粽子。
粽子足足嘶叫了十个小时后,终于喷出了异香。
把粽子从锅内提出来,摆凉,然后,平均地分成了几份,搁进竹篮里;让她几个远道飞归的儿子携回家去,给媳妇、给孩儿们吃。
粽子里各种材料的香味,深深地渗进了粒粒分明、绝不粘口的糯米里。食毕,余香犹存。
别人问她秘诀,她说:
“我的糯米从不浸水,煮它十个小时,让它自然熟、自然香。”
别人学她,总学不成。
原因是:别人买不到她独有的两项“材料”——耐心与爱心

1.怎么理解“锅里的粽子,在她眼里,不是食物,而是‘艺术品’”
2.解释第10节中的“毕”“犹”二字
3.第4节中的“彻夜”可否删去?为什么
4你能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读了此文的感受吗
快。。。。。。。。。。

1.怎么理解“锅里的粽子,在她眼里,不是食物,而是‘艺术品’”
这样写充分地表现出了她对待这个平凡工作的专注、认真和一丝不苟的态度。
2.解释第10节中的“毕”“犹”二字
食毕,余香犹存。意思是吃完后,让人还感到存有余香。“毕”,完,终结。“犹”,还,尚且。
3.第4节中的“彻夜”可否删去?为什么
“彻夜”不能删掉的。因为它不但体现着所用时间长,也说明了这项劳动的艰辛程度。
4你能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读了此文的感受
我的体会是不管做任何事,只要你能热爱于它,并专注地去做,就一定能做得好,做得有特点。反之,就不会有太理想的结果。

个人理解,仅供参考。愿对你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2-06
1.这样写充分地表现出了她对待这个平凡工作的专注、认真和一丝不苟的态度。
2.食毕,余香犹存。意思是吃完后,让人还感到存有余香。“毕”,完,终结。“犹”,还,尚且。
3.“彻夜”不能删掉的。因为它不但体现着所用时间长,也说明了这项劳动的艰辛程程度
4.我的体会是不管做任何事,只要你能热爱于它,并专注地去做,就一定能做得好,做得有特点。反之,就不会有太理想的结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