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冷冻液多久更换

如题所述

【太平洋汽车网】正常来说的话,基本上1-2年或者四万公里就应该更换了,不同的车厂对冷却液的更换周期会有所差异,具体的保养手册上也有,可以看一下。在还未更换防冻冷却液期限内,要是发现防冻冷却液低于最小值(防冻冷却液正常的容量应在MIN和MAX之间),就要及时增加,不然会引起升温,影响发动机的冷却效能。

冷却液,全称应该叫防冻冷却液,意为有防冻功能的冷却液,防冻液可以防止寒冷季节停车时冷却液结冰而胀裂散热器和冻坏发动机气缸体,防冻液不仅仅是冬天用的,它应该全年使用,汽车正常的保养项目中,每行驶一年,需更换发动机防冻液。

冷却液由水、防冻剂、添加剂三部分组成,按防冻剂成分不同可分为酒精型、甘油型、乙二醇型等类型的冷却液。冷却液主要能起到保护发动机良好运行,在发动机冷却系统内循环中有防冻、防沸、防锈、防腐蚀的作用。

为了防止汽车在冬季停车后,冷却液结冰而造成水箱、发动机缸体胀裂,要求冷却液的冰点应低于该地区最低温度10℃左右,以备天气突变。冷却液在循环中应尽可能少地减少水垢的产生,以免堵塞循环管道,影响冷却系的散热功能。符合国家标准的冷却液,沸点通常都是超过105℃,比起水的沸点100℃,冷却液能耐受更高的温度而不沸腾(开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高负荷发动机的散热冷却需要。冷却系统中散热器、水泵、缸体及缸盖、分水管等部件是由钢、铸铁、黄铜、紫铜、铝、焊焊锡等金属组成,由于不同的金属的电极电位不同,在电解质的作用下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同时冷却液中的二元醇类物质分解后形成的酸性产物、燃料燃烧后行的酸性废气也可能渗透到冷却系统中,促进冷却系统腐蚀。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