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这本书主要内容讲了什么?

如题所述

《骆驼祥子》

第一章

攒钱买车(一起)

情节纲要:初到北平祥子拉车攒钱买车买上新车

人物形象

祥子:老实善良、淳朴、木讷、勤快、吃苦耐劳,勤劳顽强,独立自强。

主题透视:祥子在自食其力的劳动中充满自信,想通过个人奋斗走向人生的成功。

感悟启示:不合理的教育抹杀儿童的天性,对我们当今的教育有一种警示作用。

第二章

第一次打击(一落)

情节纲要:连人带车被抓随军苦役趁乱逃跑

人物形象

祥子:坚韧中带着一些软弱。

主题透视:展示军阀混战下的北京底层市民生活痛苦的图景,表现了作者对罪恶社会的痛恨。

感悟启示:祥子和保尔坚信,不管怎样失败,总有成功时刻,他们仍然不停地为自己的事业奋斗着。

第三章

贩卖骆驼

祥子连夜带了逃兵丢下的三匹骆驼逃命,天亮的时候来到一个村庄,他把三匹骆驼卖给一位养骆驼的老人,得到三十五元钱。

第四章

绰号的由来

情节纲要:祥子卖骆驼重返北平绰号的由来重回人和车厂拼命干活攒钱

祥子人生中的第二起:卖骆驼,租车攒钱,准备买新车。“骆驼祥子”绰号:暗示了祥子具有骆驼一样吃苦耐劳、沉默憨厚的精神。

人物形象

祥子:积极、坚定。刘四爷:残忍霸道、精明世故、阅历丰富,典型的剥削阶级人物。虎妞:虎头虎脑,大胆泼辣、做事爽快利落,有心计又有些心理扭曲。

感悟启示:祥子虽然失去了他的第一辆车,但他的理想没有破灭。骆驼成为祥子的精神安慰与寄托。

第五章

怒辞杨宅

祥子仍然省吃俭用,但他的思想和为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在杨家拉上“包月”只四天就被折磨得不得不辞掉了。

第六章

虎妞设诱

情节纲要:怒辞杨宅再回人和车厂醉迷虎妞

人物形象

祥子:吃苦耐劳,自尊好强,善良坚韧,有反抗精神。杨太太:冷酷无情、为富不仁、剥削下人。虎妞:自私霸道,大胆泼辣,敢于追求幸福,真诚对待祥子。

主题透视:祥子怒辞杨宅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和样子都是在被压迫后反抗。

感悟启示:杨太太、刘四爷这类人是造成祥子极端贫困的社会根源。祥子的心理世界显露出“沉沦”“堕落”的苗头。

第七—八章

曹府拉车(二起)

情节纲要:曹宅拉包月热心高妈寒风中拉车

人物形象

曹先生:正直、善良,进步的旧知识分子。高妈:曹家女仆,精明能干,善良热情,常常开导祥子。祥子:有理想、有目标、自尊好强,有责任心。

感悟启示:曹先生和曹太太的和气,使祥子重拾了生活的信心,体现了正直和进步的旧知识分子对下层人民的同情。人生要有奋斗目标,并要为之不断努力。

第九—十章

虎妞骗局 老马祖孙

情节纲要:虎妞怀孕祥子掉入陷阱老马祖孙

骗局:虎姐为了得到样子而谎称自己怀孕,单纯的祥子被欺骗了。

人物形象

虎妞:假装怀孕骗样子,可见她善玩心计。作为车厂老板的女儿,大胆泼辣,狡诈丑陋,是可恨的;又被自私的父亲剥夺了青春,得不到丝毫的关爱与爱怜,是可怜的。老马:年老穷苦的车夫,与孙子小马相依为命。他的悲惨遭遇让祥子看到了未来的自己,祥子的信念开始动摇。

主题透视:老马祖孙的遭遇,反映了战乱频繁、黑暗混乱的旧社会对底层劳动人民的迫害,暗示了样子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第十一—十二章

曹家遇险(二落) 在王家的一夜

情节纲要:曹家遇险被孙侦探敲诈老程处过夜

第二次打击:样子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搜去。祥子对生活的无奈与心死。

人物形象

孙侦探:奸诈、狡、贪婪、残酷。样子遭受的第一次打击也和此人有关。那时他是孙排长,他的手下抢了祥子的车,还抓走了祥子;想勒索曹先生时,却抓到了祥子,敲诈了祥子所有的积蓄,使祥子第二次买车的希望破灭。阮明:曹先生的学生,思想激进。因曹先生没有给他及格的分数而怀恨在心,到党部告发了曹先生。祥子:内心正直。被孙侦探敲诈了所有的积蓄,却没有动曹家的资财分毫。

感悟启示:社会是现实的,它不会为了一个人的理数而改变,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奋斗,最终却不一定能够真正获得成功。就像祥一样,他努力,就是为了寻求美好的生活,但是结局却很悲惨。

第——15章

三回人和车厂 刘四爷的生日 与虎妞结婚

情节纲要:三回车厂为刘四爷办寿宴父女冲突与虎妞结婚

人物形象

祥子:无奈、心死、妥协。这时的祥子言听计从,与一直想靠拉车自食其力的祥子对比,判若两人。被迫结婚表现了他的软弱与认命。虎妞:敢于追求幸福,真诚对待祥子。为了爱情与父亲决裂。以自己的狡黠和强悍如愿地嫁给了祥子,虽有自私自利的一面,但却能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刘四爷:自私、霸道、封建。

主题透视:父女冲突:自私霸道的刘四爷不愿意让虎妞嫁人,更不愿意虎妞嫁给祥子,以后白白地继承他的遗产,因而与虎妞发生了冲突。这些体现了当时人们自私狭隘的心理。

感悟启示:人生要自己专舵握,否则不可能幸福。

第十六—十七章

市侩虎妞 再次买车(三起)

情节纲要:再次拉上车虎姐低价买二强子的车虎妞和小福子

人物形象

虎妞(在大杂院):玩弄心计、自私、市偿、爱享乐、看不起穷人。祥子: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转变为软弱、颓废、陈木。小福子:善良、可悲。刘四爷:冷酷自私。二强子:脾气暴躁、不负责任、自私自利、酗酒成性、爱慕虚荣、自暴自弃。

感悟启示:大杂院普通居民的苦难生活,是黑暗生活的真实写照,为写祥子最终走向堕落交代了社会背景。

第十八章

在烈日和暴风中拉车

情节纲要:在烈日和暴风雨中拉车祥子生病

样子生病的前因后果:生活所逼、天气酷热、风雨骤至、客人无情,最终大病一场。

人物形象

祥:;坚忍痛苦、吃苦耐劳的品格。在烈目和暴雨下,样子体会到世态炎凉、社会的不公。

情节勾连:暴风雨:暴雨中的祥子哆嗦得像风雨中的一片树叶,但他还得拉车;

第十九章

虎妞难产

祥子病了一个月,还没完全康复就拉上了车,没几天,他又病了,一病又是一个月。祥子生病期间,小福子来和他说说话,虎妞醋劲大发,有意破坏小福子的“生意”,小福子忍受屈辱拉着弟弟来向她赔罪,两人重归于好。为了维持生计,祥子拼命拉车挣钱;虎妞怀孕之后,不运动又贪嘴。最后因难产而死。

第二十章

妻死卖车(三落)

情节纲要:虎妞难产而死卖车料理后事夏家拉包月

虎妞难产:不科学的保胎方法,好吃懒做的生活习性,思想上的迷信和别人的冷漠欺骗,贫困无钱医治,最终虎妞难产而死。这对刚燃起对生活希望的祥子又是一次打击。第三次打击: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样子又卖掉了车。祥子的希望完全破灭。祥子开始从坚忍、要强走向绝望、堕落。

人物形象

祥子:第三次买车后,祥子由自尊好强、吃苦耐劳、与命运抗争变成了麻木颓废、好占便宜、自暴自弃。

主题透视:作者借虎妞的死批判了吃喝享乐的思想意识和愚昧的生活习惯,以及“蛤蟆大仙”为代表的迷信思想。

感悟启示:经过“三起三落”,祥子买车的愿望终成泡影。在万恶的旧社会,善良的人没有出路,依靠个人奋斗没有幸福,只有更加悲惨的会运。

第21—22章

逃离夏家,巧遇刘四

再进曹府,重燃希望

情节纲要:祥子变了逃离夏家,巧遇刘四再进曹宅,重燃希望

人物形象

祥子:对刘四爷的报复,可以看出祥子也有爱憎分明的一面。刘四爷:只顾享乐,不管自己的女儿,可见其极端自私。但得知女儿的死讯后,却又十分痛苦,可见其也有柔弱的一面。小福子:年轻、要强、勤俭。她曾是黑暗的社会现实留给祥子对生活的最后一线希望。

感悟启示:虎妞的死让刘四爷真正感到了孤独,真正感到了自己除了钱以外什么也没有了,甚至连女儿的坟也不能看上一眼。亲情无价,希望我们不要在失去它后才去珍惜。

第23—24章

小福子自杀,彻底绝望

个人主义末路鬼

情节纲要:寻找小福子得知小福子上吊,万念俱灰出卖阮明末路鬼

彻底绝望:曹先生的帮助令祥子重拾了一点儿希望;但小福子的死让祥子最后的希望破灭,祥子彻底走向堕落。祥子:从满怀希望到彻底堕落发生的事件:车被兵抢去;钱被孙侦探敲去;虎妞死去;小福子自杀。

人物形象

祥子: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

主题透视:小福子自杀后,祥子生活的信念悄然死灭。原来那个正直善良的祥子已被生活的磨盘碾得粉碎。这有力控诉了黑暗势力对善良美好人性的扭曲摧残。

感悟启示:困难总会让我们变得懦弱,但我们要战胜心中的恐惧,成为生活的强者。

《骆驼祥子》主题透视

小说通过描写祥子拉车生涯中的三起三落最后沦落末路的经历,揭示了战乱频繁、黑暗混乱的社会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摧与迫害,告诉人们单靠个人的力量奋斗是没有出路的,从而表现了作者对罪恶社会的痛恨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同时,批判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旧中国人民的愚味、保守、落后的国民性。

【体会感悟】老实、健壮、坚忍的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后,变得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成为了一具自暴自弃的尸走肉。由此可见,在当时的社会中,个人的努力不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靠个人的力量奋斗是没有出路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