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职场上的年轻人为什么都不愿意巴结领导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11

01

我的校友老张在县图书馆当馆长。过两天,图书馆有一批重要的客人要接待,老张把手下一帮人都喊到办公室,一来是征求大家的意见,二来是安排布置这次接待活动的具体任务。

图书馆在去年通过公开招考,招来一个本科生小胡。老张心想,年轻人应该勇挑重担,可以通过一些活动,充分发挥年轻人的作用。

老张说:“小胡,这次活动,由你跟踪来客的动向,还要处理客人的食宿问题。一定要注意,这批客人,都是有头有脸的人,还有我们的顶头上司也会来,马虎不得。”

小胡领到任务之后,主动和相关工作人员打了电话,了解客人的具体行程。按照规定,帮助客人预订了房间。

客人来的那一天,老张安排小胡去进县城的路口等待,怕客人走错了路。小胡说:“我发个导航位置给他们就好了,去路口接的话,是不是太麻烦了?”

客人参观了图书馆和县里的一些图书室之后,就到了午饭时间。老张和客人去了酒店,却迟迟不见小胡来倒茶。

隔了好一会,开始吃饭了,小胡才匆匆忙忙赶到。老张小声地地小胡说:“你把客人的房卡拿好了吗?”

小胡凑到老张耳边说:“房卡都是宾馆总台,他们自己去登记,就行了。”

等客人都离开之后,老张把小胡请到办公室:“小胡,你对客人的态度,也太不热情了,给上级领导当好服务员,是我们的应尽职责。你今天冷落了别人,以后你哪有机会提拔重用?”

小胡一听这话,有些生气了:“张馆长,你也不想一想,他们都有手有脚,为什么自己不可以倒茶?为什么不可以自己拿房卡?还有,现在是信息时代,依靠导航,哪个角落都找得到,为什么要迎来送往?你们老一辈那一套,过时了。”

听了小胡的话,老张气坏了,但是认真一想,小胡说得并没有错,老张只好作罢。

02

事实上,拒绝巴结领导的人,不仅仅是小胡一个。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在领导面前低头哈腰,也不喜欢说阿谀奉承的话。

年轻员工不愿意巴结领导,这是为什么?往往是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点,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只有不断提升能力,才是最好的出路。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你没有本事,你在任何单位,别人都看不起你,你就是和某领导走得很近,得到了提拔,还是会被人看不起,要是该领导离开了单位,还有可能被降职。

巴结领导,在很多年轻人心里,认为是一种“狐假虎威”的做法,并不可取。如果自己有能力,就是在本单位没有得到重用,他可以跳槽去其它单位,真正赏识他的人,不会因为他不懂得巴结领导,而不重用他。

我的表弟铮铮,上大学的时候,学的是化学专业。因为他很内向,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找到工作。后来,他在同学的介绍下,去了一家化工厂打工,因为他技术过硬,很快就被提拔到技术部上班。

铮铮习惯了独来独往,很少参加单位的应酬,但是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前途。他始终相信,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第二点,思想观念的转变,能够用金钱的解决的问题,尽量不用人情。

去年十二月,我去广州出差。在出差之前,我就联系了在广州的同学西西。到了广州,西西开车来接我,然后把我送到了办事地点。过了一段时间,西西从广州回家乡了,我特意请西西吃了一顿饭,感谢西西开车接送我去办事。

我算了一下,如果我打车去办事,来来往往要花两百块钱,我请西西吃饭,花了六百块钱。一来二去,我并没有节约出差成本,反而多花了钱。本来,我可以不请西西吃饭,但是不请的话,觉得欠了他的人情,感觉过意不去。还有,如果我不欠西西人情,单纯是请他吃一顿饭,意义又不一样了。

《礼记·曲礼上》写道:“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与人交往,需要礼尚往来,你不能占别人的便宜,你要是巴结了领导,你总不能光说不做吧,总得想办法送点东西给领导,或者帮领导解决一些实际情况。

因为巴结别人,欠了人情债,总是觉得不是滋味。作为年轻人,能够用钱解决的事情,就不要用人情。别人和你非亲非故,凭什么要高看你一眼?你想要和别人加强联系,你就得付出。

第三点,不想过太安逸的生活,没有在单位长期待下去的打算,一直在寻找跳槽的机会。

一些在乡镇上班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没有打算一辈子待在原单位不动,多数人在积极准备参加更高层次的考试,可以通过考试的平台调动到城里去上班。

一些在小单位上班的年轻人,只是把单位作为一个临时的栖身之处,没有打算长期在单位混下去。他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巴结领导。

俗话说:“人走茶凉。”要是你离开了原单位,谁还记得你,谁还在乎谁?与其花时间去巴结领导,不如花时间去看书,为跳槽做好准备。

第四点,追求自由平等,拒绝盲目服从。

曾经看过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领导从县城坐车去省城,到了省城,居然不知道如何搭车去办事地点,也不知道到哪里去坐出租车,洋相百出。

为什么有的领导分不清东南西北?因为他习惯了带着手下的人一起出行,手下的人喜欢“代劳”,主动向他示好。他单独办事的能力,已经丧失了。

年轻人,树立了人人平等的观念,不管你是领导还是下属,还是普通群众,都是一样对待,不需要分出三六九等。

每个人都有一双手一双脚,靠手劳动,靠脚走路。如果一个领导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那么下属的“巴结”,其实是害了他啊。

第五点,靠阿谀奉承讨好领导,然后得到晋升机会的套路,有些过时了。

喜欢巴结领导的人,不见得一定会得到提拔,也许还会被领导看不起。做好服务是本职工作不假,但是事事代劳,就有些过分了。

想要被人高看一眼,最好的方法是亮出自己的成绩,而不是自吹自擂,也不是在别人面前点头哈腰。

03

与其讨好他人,不如武装自己;与其贬低自己,不如抬头做人;与其投机取巧,不如脚踏实地。

人在社会上混,需要尊老爱幼、孝顺父母、敬畏法律、遵守规矩,但不需要盲目服从,更不需要唯唯诺诺做人。

一个人只要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努力做好分内的工作,然后力所能及地帮助同事工作,就是一个优秀的员工。

在领导面前阿谀奉承的套路,年轻人可能难以适应,或许他的内心是很排斥的。

凡事都有两面,有利有弊,年轻员工不愿意巴结领导,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第2个回答  2023-01-27
职场中,为什么年轻员工不愿意巴结领导了?原因很现实!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一代年轻人进入职场,大家就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以前的员工很喜欢和自己的领导交好,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但是现在的年轻员工不仅不愿意巴结领导,甚至很多年轻员工在刻意避免和领导接触,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

1.时代发展,价值观不一样了
个人认为时代不一样了,就像故步自封的老行业被新型行业取代一样,随着年轻人逐步的领导化风气也不再一样了,社会终究是属于后浪的,这也是社会一直发展的原因,这套在以前可以,在现在效果已经没有那么好。
有网友表示:我是69年的,我儿子就是90后,在事业单位,他工作认真负责,但绝对不愿意讨好领导。追求公平,最近不断向我吐苦水,说委屈,就是同办公室的老资格的员工总是把工作推给他,科室内绝大部门工作是他一个人在做。

同科室3个人,一个是科长,另一个跟他也是同级吧,只是资历比他高,单位要求8点上班,这位同事经常8点半才到。昨天临近下班时间催我儿子拿文件去大领导处签名盖章,同时又催他打电话给一个下属办某事,这个同事自己什么也不干,一味催,气得我儿子最近要求换岗,我说儿子你必要时怼回去,让那同事也干活。

2.付出与回报是不是对等的
准确的说就是付出与回报是不是对等的,如果我的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可以换来升职涨工资那肯定有人做,现实就是领导并不会给你相应的回报只会画饼。在一个就是我干这份活就挣这份钱,多干也不多得。为什么好多年轻人去送外卖也不去上班原因就在这,付出与回报是透明的,你干的多挣得多,干的少挣得少。简单直接。
年轻人表示自己就是随遇而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领导什么的见面打个招呼就行!有时候心情不好招呼都懒得打!老板给的那点工资,买不起房也买不起车结不起婚!巴结你领导作甚,只要我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就行。

3.尊重长辈与巴结领导是有本质区别的
在单位上小辈给长辈跑个腿、端茶倒水,主动早到扫地擦桌,应是年轻的职场新人最起码的礼节和对长辈的尊重,这不能算是巴结领导吧?只不过现在的年轻人在家里父母大包大揽惯了,被伺候惯了,没眼色,在单位上就缺乏这种意识了。尊重长辈与巴结领导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年轻人手脚勤快些没坏处,随着工龄的增长慢慢地自然就明白这个道理了,你工作上不懂的地方别问人,自己去琢磨,人家有义务为你解答?你交学费了还是怎么滴?作为一个新人,这种场合端菜、倒水就是混个脸熟,一个上司吃饭能想到带上你,是真心想培养你,业务能力强的是精英,人脉广的才是领导。

总结起来我觉得主要还是各自都要做一些让步,老一代要反思、进步,鼓励年轻人独立思考、勇敢向陋习说不,但是年轻的员工也要知道吃苦耐劳是自己的事情,有时候在职场中的人情世故也不代表就是阿谀奉承!
如果你无欲无求,那倒无所谓,可问题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年轻人就有了欲望,想升职、想往上爬几步。如果没有竞争,你是单位的“独苗”,那倒无所谓,可要是有竞争呢?我们使用的东西(手机、电脑、汽车)虽然比古代人用的先进,但人与人之间还是那些事儿,从来没变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