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与伊利的渊源

如题所述

1978年牛根生参加工作。在伊利集团从一名洗瓶工干起,担任过车间主任、厂长等职,在伊利做到了生产经营副总裁的位置。伊利曾经记下了他的辉煌;在这里,他曾获得呼和浩特科技兴市贡献一等奖,呼和浩特市特级劳动模范称号,入选“呼和浩特市首届十大青年企业家”等荣誉。 1999年,伊利股份有限公司鉴于公司生产经营副总裁牛根生同志不再适于担任该职,公司董事会决定对其予以免职。 牛根生1999年创立蒙牛集团,作为乳业的后起之秀,“蒙牛”以出色的营销手段实现了快速增长。2002年其销售额突破21亿元,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一举跃升至第4位。2003年“蒙牛”借助“神五升空”的出色营销,销售额再次翻番,达到近50亿元。目前蒙牛集团正筹备赴港上市,牛根生拥有10%的“蒙牛”股份,为其最大的单一股东。牛根生长期担任伊利的销售负责人,他通过在伊利的经历,实际上已经掌握了全国最大的销售网络。 总结牛根生是从伊利出来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1-13
1首先一定要有一个健康的经营理念,这才是企业发展的首要前提,对于食品行业来说,消费者最关注的是产品的质量问题,而这也是企业的立足之本。将以健康的产品为先导,将消费者健康作为一贯追求的目标,这便使得两家企业能够在1999年因出现多起劣质奶粉事件而日益不受信任的中国奶粉市场中脱异而出,成为中国人相信的放心品牌。
2永远不忘产品的核心优势和品牌的核心价值,两家出自茫茫蒙古草原的企业,在远离污染、贴近自然,其液态奶尤其鲜奶自然让人放心。对于奶源的优势这点上,两家企业毫无保留的进行宣传,给以消费者良好映像,。
3始终警惕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 ,社会重大事件,包括政治的、体育的、文卫的、社会的、经济的等等,都是企业可以利用的机会。在这点上,蒙牛在抓住机遇方面,有着极其敏锐的眼光,蒙牛的神舟5号公关活动,抓住了中国人五千年来飞天梦实现的一瞬,在关键时刻的写上这一笔,最为绝妙的,还带上了全民强身的色彩。不得不让对手屈服。
4要清醒认识执行是保证公关成功的关键,确保执行的及时性与层次性,蒙牛在神五成功返航之时及时地进行了广告攻势,这攻势渗透到了每一个可以覆盖的角落,具有深层次性,起到了深入人心的作用。当然,我们也不能忘了当年奥运会期间的伊利火炬冰淇淋,那也是这条原则的体现,只是当时蒙牛依然是个小工厂,这些是题外话了。
5针尖对麦芒式的成长之路,这未尝不是一种良好的选择,在刚启动市场时,蒙牛只有区区1300多万元的资金,与伊利、草原兴发这些大企业相比不过是个相当于“指甲盖”大小的小厂,为此,蒙牛将做出了“为别人做广告”的决定,将“为民族争气、向伊利学习”、“争创内蒙乳业第二品牌”、“千里草原腾起伊利集团、蒙牛乳业——我们为内蒙古喝彩”等广告打在产品包装上,事实上,这些广告看似是对伊利的赞赏,同时也使蒙牛和乳业第一巨头伊利并驾齐驱,在消费者心里留下深刻印象。而蒙牛这种“谦虚、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宽广的胸襟,同样令人感到尊敬,获得了业界的口碑。其实这些只是表面的,实际上,以蒙牛当时的实力、地位和产业规模,这些品牌都令蒙牛难望项背,但蒙牛通过广告使自己与对方平起平坐,却使消费者感觉蒙牛与这些品牌一样,也是名牌,也是大企业。
6.值得借鉴的消费者公关策略,从“超级女声”的娱乐营销4亿观众狂热追捧、900万个短信投票、红遍大江南北的平民娱乐秀,再加上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海陆空”式传媒的跟踪报道,过去的一年里,蒙牛利用“超级女声、想唱就唱”这一看似简单的电视节目,将娱乐营销的概念运用到了极致,而借助“超级女声”这一平台,也使蒙牛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和其主推“蒙牛酸酸乳”这个产品走进了千家万户。可以说,“超级女声”不仅创下了中国传媒史上的奇迹,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娱乐营销的经典案例。而在这一片热闹之后,尽管蒙牛还没能追赶上他的老大哥伊利,但他的经营业绩由此也突飞猛进,在2005年,其全年销售业绩达到了108亿元,同比增长50%,净利润高达4.5亿元,同比增长了43.7%。
7而伊利恰恰与蒙牛相反。在消费者的投入上,伊利几乎没花一分钱,反而在一开始就利用其企业的身份展开了强大的政府公关能力。2005年,伊利集团出资3000万元支持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文化、体育事业建设,其中,2000万元用于呼和浩特创建文化大市,500万元用于发展自治区文化事业,500万元用于为参加08北京奥运会和下届全运会的内蒙古籍运动员提供补贴、奖励,以及改善自治区体育设施。伊利强大的政府公关能力,最终使其击败蒙牛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赞助商。这一点上,谁会认为洛杉矶奥运会上富士击败柯达那一幕不会重新上演了,不过鹿死谁手也尚未可知。
8 从单纯借力到合力造势,过去很多企业找代言人或冠名赞助某个活动,总想着单纯的借哪个人或活动自身的影响力去推广自己的产品,总等着那个人、活动自身去发展、提升影响力,总算计着她或它或他带给我什么,而不是“你带我、我推你、大家互动,蒙牛在“超女”相关的推广上,除冠名本身的1400万外,还花了近8000万在带有超女形象的产品包装、卖场活动以及各种形式路演、户外平面电视广告。以至于有人说是蒙牛提升了超女。但蒙牛的看法更客观:我们共同造就了神话。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20-12-31
1999年,伊利的原副总裁牛根生带着几个人,拿着伊利给他们的利润分红1000万元,创办了蒙牛,借助在伊利学习的运作经验,牛根生以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的独特经营理念,在全国迅速扩张,并以1947.31%的成长速度,成长为“1999-2001年度中国成长企业百强”第一名,成长为仅次于伊利的中国乳业企业第二名,并直逼伊利的冠军宝座。
作为行业老大与老二,伊利与蒙牛从来都不缺乏竞争,从原材料争夺到终端市场销售、从产品价格到销售渠道、从营销手段到公关策略,他们的竞争几乎已经渗透到了企业经营中的所有环节。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竞争下,伊利和蒙牛一步步地甩开了其他品牌的竞争者,并始终保持一种旺盛的发展态势,实际上,我们可以发现,从很多时候、很多角度来说,伊利与蒙牛的互相“借力”与“合作”往往是大于分歧,这是因为,他们同处一个行业、同处一个阵营,尽管从表面上看他们是相互敌视的,但是,他们却又都在这种被敌视的现实中相互需求、相互得利。
伊利和蒙牛都是我国甚至世界的顶级奶产公司,两公司不断改善,越来越完善,都不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