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起源于什么时候,谁研究的?

中国传统文学

目前说是伏羲创造的,一划开天,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变八卦,那时也就八个卦,就是乾坤兑离坎艮巽震,商朝时,周文王坐狱八年也有人说十四年的,把伏羲的八卦上下重叠,成了六十四卦,再后来孔子和他的弟子有撰文对周易六十四卦解释和阐述,就由单纯的卦变成由爻辞卦辞彖等内容,后人叫十翼,就是给周易插上了翅膀。它就是像个母亲一样,在后来就是形成了很多的分支了,哲学方面的不说了,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预测,比如汉时的六爻,唐时的八字,宋的梅花易数,大六壬,奇门遁甲,紫微斗数,面相学,风水等等,都是周易分解来的,遵循,周易基本的五行生克,周易的基础东西就是五行,说到很远的河图洛书也是五行的真实的体系,而方位永远离不开八卦,虽然后面的风水师把八卦细化成24山,周易其实掌握的是中庸之道,而八字也是这个要求的,过旺衰都不好,六爻更是把日月和世用神动爻的变化,用五行去制约衡量的,通过生克冲合木等因素来预测的。吃饭了,就写这么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28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然而这只是古人在未掌握科学方法之前所依托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真正的科学。虽然有些理解与科学相符,那是因为这个理解正好有科学合理性,但就不能因为说它是科学的。只能当它是一种文化。《周易》的诞生地就是现在的千年古县汤阴县(河南安阳的一个县城)。羑里城位于汤阴县北2公里处。易卦系统最基本的要素为阴阳概念,而阴阳概念包括阴阳的性质和状态两层意义。如果不理会阴阳的状态,只论及其性质,则可以用阳爻(-)和阴爻(--)表示阴阳。将上述阴阳爻按照由下往上重叠三次,就形成了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基本卦,称为八经卦。再将八经卦两两重叠,就可以得到六个位次的易卦,共有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称为六十四别卦,每一卦都有特定的名称。如果再考虑阴阳的状态,则阴阳概念又进一步划分为“老阴,老阳,少阴,少阳”(亦称“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四种情形,可以用“X,O,--,-,”四种符号分别代表之。六十四别卦每一卦的每个位次上都可能有四种阴阳状态,于是全部易卦系统就共有4096种不同的卦。如果将阴阳性质构成相同的各个卦放在一起,就形成了主卦卦名相同的六十四种分系统,可以称为某某卦系。《周易》经部文字说明的内容就是对六十四卦系中部分易卦的象征意义的解释以及相应的人事吉凶判定(称为占断)。其中每一卦系的第一条内容是相应的全静卦的占断,其后的六条(乾坤卦系有七条)内容是顺次排列的对相应卦系一爻动的卦的占断。秦汉以后的易学对此都存在错误或者说模糊的认识。   占筮及《周易》一书起源于甲骨卜的实践,或许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系的卦辞。后来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继承了孔子对周易的发现,著了《易传》。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李斯将其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幸免于难。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6-28
相传最早是伏羲氏所作,后为周文王创出八卦,即为文王演挂。后孔子所作《易传》进一步发扬光大
第3个回答  2013-06-28
周易起源于《易经》,相传为上古贤君伏羲氏所作,后被周公姬旦注释而作《周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