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该随父姓还是母姓?

觉得宝宝该随母姓,虽然宝宝是两个人的。但宝宝是母亲怀胎十月生下的,那种一起呼吸的感觉是谁都无法取代的。如果我宝宝生下我不仅希望他可以和我姓,我也希望由我爸妈来带。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十六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
孩子随父姓使男人有一种责任和自豪

在记者就此话题进行的随机调查中,一些40岁以上的市民认为,子随父姓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孩子随父姓是天经地义的事,只有上门女婿才姓女方的姓。而40岁以下的年轻人则较多认为姓名只是一个符号,只要孩子聪明孝顺,姓父姓母都没关系。一些市民给出的建议是把女方的姓放在孩子名字的第二个字上,因为人们称呼时会习惯把姓省掉,等于女方的姓氏也得到了传承。还有一些年轻父母则采用了父姓加母姓的组合姓氏,如小方嫁给了小戴,孩子的姓就是“戴方”;小滕入赘小姚家,孩子的姓就是“姚滕”。他们觉得这样的姓氏既免去了矛盾,也颇为别致。 -摘baidu

7月9日金陵晚报报道,有一对大学教师夫妇为了孩子的姓氏而导致离婚。虽然孩子随了父姓,但却上演了一出家庭的悲剧。公安部起草了一部《姓名登记条例》,从法律的意义上来说,孩子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同时也允许采用父母双方的姓氏。然而在现实社会中,还是有相当多的人对姓氏的跟随有着根深蒂固的观念。

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西方国家,通常姓氏都是随父亲。而且在西方国家,女子结婚后还随丈夫姓。在旧中国,女子也有随丈夫姓的现象。如女子姓钱,嫁给了姓赵的男子,她可能就叫“赵钱氏”。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倡男女平等。女子出嫁改姓的现象几乎绝迹了。但姓氏随父还是占绝大多数。

姓氏随父可以说是“国际惯例”。那么为什么要随父姓呢?其实我们人类也有过随母姓的时候。在远古的母系氏族社会,女子为主导,掌管氏族社会的大权,孩子自然随母“姓”。不过那时的婚姻是混乱的,也就是群婚制。孩子出生后,只知道母亲,不知道父亲是谁。由此而带来的恶果就是近亲的结婚。人类在发展中逐渐发现近亲结婚是不好的。所以要理顺血缘关系。群婚制过渡到固定配偶,或一夫多妻制和一夫一妻制。从此后代都跟随父姓。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血缘关系是母系社会走向父系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由此可以看出,随父姓并不是一个“男子霸权”的问题,而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血缘关系认知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繁衍。今天的社会与远古不可同日而语。婚姻关系是明了的,即便遇到不能确定的疑似近亲也可以通过DNA检测。姓氏随父随母一般不会遇到血缘关系上的麻烦。是随父亲的姓还是随母亲的姓仅仅是一个传统观念的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27
法律上子女既可随父姓也可随母姓,但传统都是随父姓,现在社会双姓也很常见啊,我感觉更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6-27
我记忆中好像我有遇过两姓的父加母姓
第3个回答  2020-05-21
第4个回答  2013-06-27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国家就不知道你婆婆家是不是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