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到,眼到,口到哪个更重要

如题所述

俗话说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但在这三到之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心到。很多人对于这句话表示很不理解,那是因为他们不明白,心到眼到口到的意思,所以也就很难理解为什么在三到之中,心到最为重要。那么接下来小编就从这三到的含义开始,带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这么说。相信大家在看了小编的分析之后,一定能够明白为什么在三到之中心到最为重要。

眼到指的是在读书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每个字都认识。

或许有人对此不屑一顾,在读书过程中做到每个字都认识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但实际上现在社会人们习惯了碎片化的阅读,一目十行成为了大家在浏览信息时的常态。而这种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方式,仅仅能加快人们的阅读速度,却不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所读的内容,因此长不做到眼到对于人阅读习惯是有很大危害的。

口到指的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出声诵读。

每个人的阅读习惯不同,有人喜欢默读,有人则喜欢出声阅读。但是实际上,出声诵读在一定程度上能加深人们对文章的记忆,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当然口到适用于去读那些有关学问的文章,小说故事等休闲读物更适合自己默默地看,情到深处读出声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注意在公共场合不要打扰到他人。

心到指的是将每句每章每节的意思都了然于心,做到完全理解文章的思想。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都能理解为什么心到如此重要了,读书之时不怕有疑问,就怕不思考,不走心。要做到读书心到,就要善于借助外界帮助更好的理解书中每句话的意思。似是而非,一知半解不是读书时的心到,吃透读懂才是真正的理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09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原文: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译文:

只要是读书,就要每个字都读得很大声,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而然就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

古人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

我曾经说过,读书要专心一致,必定要三者到位,即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出自南宋朱熹的《读书要三到》。

扩展资料:

在宋朝,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最大的是朱熹。他总结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学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其功绩为后世所称道,其思想被尊奉为官学,而其本身则与孔子圣人并提,称为“朱子“。

朱熹撰《周易本义》列河洛、先天图于卷首,又与弟子蔡氏父子(蔡元定、蔡沉)编撰《易学启蒙》笃信和诠释河洛、先天之学,后世皆以此立言,阐发朱子的河洛先天思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