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人知道:"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有的是."来历和意思吗?

如题所述

中国民间有个谚语,说“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有的是”,意思是说不要太执着而不能自拔,要懂得放弃和重新选择。三条腿的蛤蟆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足金蟾,这是因为这个三条腿的蟾蜍曾经是美女嫦娥的化身,像嫦娥那样的美女虽遥不可及,但普通人还是有很多可供你选择的,这样,意思就说得通了。

在先秦时期,人们想象月亮上有精灵存在,这个精灵主要是蟾蜍,而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之后,人们或认为嫦娥变成了蟾蜍或认二者共生。后来,随着道教的发展,嫦娥作为月宫仙人的形象胜出,蟾蜍则逐渐变成了一只兔子,闻一多先生曾对这种转变做出过解释,他认为是由于蟾蜍原来叫顾菟(音兔),如屈原《天问》里就有“顾菟在腹”(月神肚子里有一只蟾蜍)的句子,“菟”与“兔”同音(“蜍”也与“兔”音近);因为谐音,蟾蜍就被玉兔取代。

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西汉帛画中,月亮上边就画着一只伏在地上的大蛤蟆,而没有画兔子,也可以说明蟾蜍曾经的地位。人们之所以最初信仰月精是蟾蜍,这源于古人对生育的崇拜,蟾蜍每次产卵数千颗,而且,蟾蜍的大腹便便之态也酷似孕妇的外形,在很多汉画像中都出现过男性伏羲持日轮中金乌,与女娲所持月轮中蟾蜍对举,金乌是一只三足鸟代表男性生殖崇拜,而蟾蜍则是女性生殖崇拜的象征。

蟾蜍在古人观念中是一种生殖力很强的母性动物神,跟月亮在中国文化中属阴性是合拍的,因而在汉代及其以前,月精被说成是蟾蜍。而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后,丑陋的蟾蜍就又有了美女化身的象征,虽然不久这种联系就消失了,但在民间文化中,却留下了“三条腿的蛤蟆”指代美女的痕迹。

扩展资料:

古人往往喜欢通过在躯体上增加或减少器官,或替换某些部位来突显其灵怪的与众不同,三足金蟾也正是如此。从出土文物图像分析来看,汉代的蟾蜍形象还多为四足,到了南朝《述异记》已出现三足金蟾。

现存三足金蟾的图像多为明清时期的文物,如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明代吴伟的绢本水墨画,这幅画描绘了仙人刘海蟾弯首斜身坐于岩上,目视画幅右下三足蟾蜍,此图亦出现过在明晚期至清初期的景德镇青花瓷纹饰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5

意思:三条腿蛤蟆人世间没有,但人到处都是。多指男女寻求配偶不必发愁,可以尽情挑选。也指招募人员,不愁没有来源。也作:三条腿的蛤蟆没见过,两条腿的人有的是

三条腿的蛤蟆出自道家典故——刘海戏金蟾,刘海戏金蟾是古老的中国民间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当然各地都有不同的说法,有说故事地点是在湖南常德,也有说在王屋山下,还有说在黄山下,其实地点不比纠结,所说地点越多,越能体现出广泛的传颂性。

现在这句话更多的是用在男女交往中,尤其是用在女生一方,当两人分手时,或是女方被分手时,其中劝说最常见的一句话就是“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有的是”。

扩展资料

据湖南常德周新国先生《武陵藏珍》考证,刘海戏金蟾,人物原型出自后梁燕山。后梁燕山有位姓刘名玄英的读书人,原名操,号海蟾,字宗成。此人好谈性命,崇拜黄老之学。传说刘海蟾两次遇到神仙,第一次遇到“正阳祖师”,第二次遇到“吕祖”。

据 《神仙通鉴》记载:“初遇正阳祖师,授以金液还丹之旨,遂弃官学道。后遇吕祖,乃改名玄英号海蟾子。复授以金丹之要,遁迹终南,修真成道。”有人说他是道教北宋第四祖。元代至元年间被封为“明悟弘道真君”。武宗时加封为“纯佑帝君”。

有古籍说他是后梁广陵(今河南息县)人,也有说他是后梁陕西人。据说,有一天一位自称“真阳子”的道人前来拜访,和他大谈“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海蟾终于大彻大悟,弃官学道,遁迹终南山下。丹成后登录仙班,化鹤而去。道教南宗把他奉为祖师。

正阳道人就是钟离祖师。吕祖指的是吕洞宾。吕洞宾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号“纯阳子”。吕洞宾因科举不第而浪迹江湖,遇到了“正阳子”钟离权,钟离权赠与他丹诀,并把他带到终南山修道。吕洞宾应该是刘海蟾的师兄弟。

刘海戏金蟾亦称刘海戏金钱或刘海洒钱。后人把刘海蟾这个名字一分为二:刘海、金蟾。又把这两个名字敷衍为“刘海戏金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1-22

中国民间有个谚语,说“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有的是”,意思是说不要太执着而不能自拔,要懂得放弃和重新选择。三条腿的蛤蟆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足金蟾,这是因为这个三条腿的蟾蜍曾经是美女嫦娥的化身,像嫦娥那样的美女虽遥不可及,但普通人还是有很多可供你选择的,这样,意思就说得通了。

三条腿的蛤蟆出自道家典故——刘海戏金蟾,刘海戏金蟾是古老的中国民间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当然各地都有不同的说法,有说故事地点是在湖南常德,也有说在王屋山下,还有说在黄山下,其实地点不比纠结,所说地点越多,越能体现出广泛的传颂性。

现在这句话更多的是用在男女交往中,尤其是用在女生一方,当两人分手时,或是女方被分手时,其中劝说最常见的一句话就是“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有的是”。

扩展资料

三条腿的蛤蟆,不叫蛤蟆,叫“蟾”,稀罕!神话传说中,三腿的蛤蟆被称为“蟾”,传说它能口吐金钱,是旺财之物。

相传,吕洞宾的弟子——刘海,人称“下八仙”、文财神,他功力高深,喜欢周游四海,降魔伏妖,布施造福人世。一日,他用计降服了长年危害百姓的金蟾妖精,过程中金蟾受伤被刘海断其一脚,所以日后只余三脚。

收服金蟾,刘海成仙,金蟾臣服于刘海门下,为求将功赎罪,金蟾使出绝活咬进金银财宝,助刘海造福世人,帮助穷人,发散钱财。人们奇之,称其为招财蟾,蟾与钱为谐音字,蟾口中衔铜钱,寓意富贵有钱。后来民间便流传“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传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1-22

意思:三条腿蛤蟆人世间没有,但人到处都是。多指男女寻求配偶不必发愁,可以尽情挑选。也指招募人员,不愁没有来源。也作:三条腿的蛤蟆没见过,两条腿的人有的是

三条腿的蛤蟆出自道家典故——刘海戏金蟾,刘海戏金蟾是古老的中国民间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当然各地都有不同的说法,有说故事地点是在湖南常德,也有说在王屋山下,还有说在黄山下,其实地点不比纠结,所说地点越多,越能体现出广泛的传颂性。

现在这句话更多的是用在男女交往中,尤其是用在女生一方,当两人分手时,或是女方被分手时,其中劝说最常见的一句话就是“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有的是”。

扩展资料

古人往往喜欢通过在躯体上增加或减少器官,或替换某些部位来突显其灵怪的与众不同,三足金蟾也正是如此。从出土文物图像分析来看,汉代的蟾蜍形象还多为四足,到了南朝《述异记》已出现三足金蟾。

现存三足金蟾的图像多为明清时期的文物,如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明代吴伟的绢本水墨画,这幅画描绘了仙人刘海蟾弯首斜身坐于岩上,目视画幅右下三足蟾蜍,此图亦出现过在明晚期至清初期的景德镇青花瓷纹饰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来历没有,就是人自己编的随口说来的,它的意思是:不稀罕,说人不中用,或者说不喜欢一个人,受挫折了.或者小看人,辞去别人的时候老板这么说.比如此类的话演变还有很多,如: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有的是,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女人有的是.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