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排烟设施如何进行烟气控制?

如题所述

防烟和排烟设施:火灾烟气中所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氢、氯化氢等多种有毒成分,以及高温缺氧等都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及时排除烟气,对保证人员安全疏散,控制烟气蔓延,便于扑救火灾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一座建筑,当其中某部位着火时,应采取有效的排烟措施排除可燃物燃烧产生的烟气和热量,使该局部空间形成相对负压区;对非着火部位及疏散通道等应采取防烟措施,以阻止烟气侵入,以利人员的疏散和灭火救援。因此,在建筑内设置排烟设施十分必要。建筑物内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区域等,都是建筑物着火时的安全疏散、救援通道。火灾时,可通过开启外窗等自然排烟设施将烟气排出,亦可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使烟气不致侵入疏散通道或疏散安全区内。对于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由于这些建筑受风压作用影响较小,可利用建筑本身的采光通风,基本起到防止烟气进一步进入安全区域的作用。当采用凹廊、阳台作为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或者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具有两个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且有满足需要的可开启窗面积,可以认为该前室或合用前室的自然通风能及时排出漏入前室或合用前室的烟气,并可防止烟气进入防烟楼梯间。事实证明,丙类仓库和丙类厂房的火灾往往会产生大量浓烟,不仅加速了火灾的蔓延,而且增加了灭火救援和人员疏散的难度。在建筑内采取排烟措施,尽快排除火灾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和热量,对于提高灭火救援的效果、保证人员疏散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厂房和仓库内的排烟设施可结合自然通风、天然采光等要求设置,并在车间内火灾危险性相对较高部位局部考虑加强排烟措施。尽管丁类生产车间的火灾危险性较小,但建筑面积较大的车间仍可能存在火灾危险性大的局部区域,如空调生产与组装车间、汽车部件加工和组装车间等,且车间进深大、烟气难以依靠外墙的开口进行排除,因此应考虑设置机械排烟设施或在厂房中间适当部位设置自然排烟口。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仓库),主要考虑加强正常通风和事故通风等预防发生爆炸的技术措施。因此,本规范未明确要求该类建筑设置排烟设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9

排烟有机械排烟和自然排烟。机械排烟是利用风机把热烟气从建筑物内吸走,排到室外。自然排烟是靠开启建筑物的外窗,利用烟气的热压差造成烟气运动,自己排出室外,开口部位高处向室外排烟,低处室外冷空气进入室内,形成对流。排烟设施位于房间和疏散走道。机械防烟是利用鼓风机向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加压送风,使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气压升高,以阻止烟气进入,为安全疏散创造安全环境。机械防烟、机械排烟和自然排烟简称防排烟。

第2个回答  2018-01-09

防烟、排烟的的作用在于将火灾产生的大量烟气及时予以排除以及阻止烟气向防烟分区以外扩散,以确保公共娱乐场所内人员的顺利疏散、安全避难和为消防人员创造有利扑救条件。根据2006年新修订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公共建筑中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且建筑面积大于300㎡的地上房间;公共建筑中长度大于20m的内走道;中庭;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200㎡或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地下、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部分应设置排烟设施等场所应设置排烟设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