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前二十章内容😃

如题所述

1·【原文】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
“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
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译文】
孔子说:
“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3. 【原文】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
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4.【原文】子夏曰: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
子夏说:
“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效力国家),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5. 【原文】子曰: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6.【原文】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
“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7. 【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8.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
“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论语·为政》篇第二
9.
【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10. 【原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11. 【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法制了。”
12.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13. 【原文】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译文】
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14. 【原文】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
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15. 【原文】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16. 【原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论语·八佾》篇第三
17. 【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
孔子说:
“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18. 【原文】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
孔子说:“《关睢》这篇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
《论语·里仁篇》第四
19.【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
孔子说:“不仁的人不能够长久地处在贫困的境地,也不能够长久地处在安乐的境地。有仁德的人安于仁,有智慧的人顺从仁。”
20.【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
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喜爱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厌恶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0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1、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1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3、子曰∶“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5、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8、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9、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0、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第2个回答  2019-02-10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第3个回答  2020-07-24
好的谢谢 好的谢谢 好的谢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