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时间 特征及评价

不要给我大片的答案 简述重点可以么?谢谢。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特征: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 评价:积极影响: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消极影响:但是这种高度集权不仅以自由市场的不发达作为自己存在的理由,而且为了保全自身,而通过经济资源的绝对垄断,限制市场因素的发展来巩固自身绝对全面而简单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11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时间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陈之骅认为是在20年代末30年代中期逐步形成的并在40年代至50年代初期进一步固定化的。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极影响)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创立是与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积极作用。
(消极影响)但是这种高度集权的模式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第2个回答  2013-07-11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   它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   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   由于苏联是在斯大林取得领导权后开始全面执行计划经济,斯大林从理论上对计划经济进行了概括,并使其成为苏联乃至于其他一些苏式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所以,通常人们把计划经济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托洛茨基关于“超工业化”的思想,在列宁逝世后的党内斗争中,这成为了托洛茨基“意图损害农民利益”的罪证。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统治者之后,很快结束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击败了坚持新经济政策的布哈林,1929年公开宣布停止实施新经济政策,在全国范围加速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在事实上采纳了托洛茨基的建国思想。
第3个回答  2013-07-11
时间:1936,苏联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性质: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 重要特征:排斥市场调节,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将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摆在了首位 影响:一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严重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发展,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是经济发展失去了动力 评价:思想理论单调划一,学术及艺术创作日趋单一,文化创作力受到了极大的压制。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形成了严密整体,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治上:高度集权,个人专断,缺乏民主,党政不分,干部终生制任命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