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人口减少,主要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出生人口减少是有多个方面的原因,先来看一组数据。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末,我国人口14.13亿人。其中,出生人口1062万人,死亡人口首次达到千万级,人口净增长48万,自然增长率是0.34%。

年龄结构看,2021年末,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82亿人,占总人口的62.5%;60岁及以上人口2.67亿人,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人口2亿人,占总人口14.2%。

 2021年人口净增长才48万,对于我国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超级人口大国来说,一年的人口净增长才有48万人,这就非常的不正常到了,老龄人口增长越来越多,社会养老压力越来越大,缺少活力,劳动力,不利于国家发展。

那么出生人口减少有什么原因呢?

一、结婚少

  相信大家都看过男生比女生多几千万的数据,这也以为味着很多的男生找不到女朋友娶不到媳妇,找到女朋友的,又要面临巨额的彩礼,家庭差的自然也娶不起。

 也有些女生对另一半的要求比较高,一直等等会遇到更好的,等等,再等等,好的男人越来越少,稍差的看不上,最后就一直拖着了。

 另外还有一部分喜欢自由的不婚主义者,受到现代思想的冲击,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传宗接代,养孩防老不再是第一位的头等大事,自己过得舒服才是最重要的。

二、不想多生

 虽然看着现在老百姓的日子比以前好了,不再忍冻挨饿,但是现实是现在的年轻一代大多数都是超前消费,现在物质条件好了,但是消费也高,各种房贷、车贷压得喘不过气,还有小孩的尿不湿、奶粉、生病、幼儿园的费用、以及各种培训班等等,这些小孩的养育费用成本比以前都要高。

  大多数夫妻觉得一个孩子已经够了,条件稍微好的两胎,虽然现在出台了三胎政策,但又有几个人生呢,以前是追求数量,人多力量大,现在追求的是质量。

三、不想生、生不了

还有一些少数所谓丁克一族的,选择不生育的家庭。

 还有一些“被丁克”,现在年轻人比以前的人身体要差,不孕不育生不出孩子的也大有人在,而且还占据不少的比例。

  时代在进步,人都变得很现实,现实很残酷,“ 结不了婚、不想生、生不起、养不起、生不了”等这些诸多因素夹杂在一起,让出生人口减少,人口率不断下降一降再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16
出生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压力:现代社会的生活成本相对较高,成年人需要承担更多的经济压力。这使得许多家庭将生育计划推迟甚至放弃了生育,以维持更高的经济生活水平。此外,许多年轻人在就业和孩子的抚养上也承受了相当大的经济压力,使得恋爱、结婚和生育变得更加困难和不现实。
2. 教育压力:现代社会对于孩子的教育压力也很大。许多家庭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教育和未来,会提前进行职业规划和多学科培训,这样就导致了年轻人的时间和精力都被花费在教育上,而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生育和照顾孩子。
3. 社会环境:现代社会的社会环境也是影响人口出生率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许多家庭迁居城市,与父母、亲戚的距离变远,缺乏亲情、社会支持和资源支持,这让许多年轻人感到不安和担忧,不敢轻易生育。
4. 生育政策:国家的生育政策也对出生人口减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从上世纪80年代一直实施至2016年,长达30余年,导致近年来生育率持续下降。尽管国家政策已经开始调整,但是这样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影响了许多家庭的生育意愿。
总之,出生人口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加以解决,在建立稳定的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同时,也需要政府调整生育政策以促进出生人口的增加。
第2个回答  2022-01-19
一是人口总量还在继续增长。2021年末,全国人口14.13亿人。其中,出生人口1062万人,死亡人口首次达到千万级,人口净增长48万,自然增长率是0.34‰。
二是劳动年龄人口基本稳定。2021年末,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82亿人,占总人口的62.5%;60岁及以上人口2.67亿人,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人口2亿人,占总人口14.2%。
三是城镇人口增加较多。2021年末,城镇常住人口达到9.14亿人,比上年末增加1200多万人;乡村常住人口仍有将近5亿人。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为64.72%,比上年末提高0.83个百分点。
四是流动人口明显增加。2021年末,全国人户分离人口是5.04亿人,比上年末增加1153万人,其中流动人口3.85亿人,增加885万人。
对于出生人口减少的问题,宁吉喆表示,这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人口增速放缓是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结果。老龄化、少子化也是发达国家乃至一些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的问题。
宁吉喆表示,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比上年有所减少,人口出生率也在下降,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减少,2021年15-49岁育龄妇女比上年减少约500万人,其中21-35岁生育旺盛期的育龄妇女减少了约300万人。
二是生育水平继续下降,生育观念有所变化,婚育年龄也在推迟,加上婚育成本提高等多方面的因素,年轻人的生育意愿有所降低。
三是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推迟了年轻人的婚育安排。国际上多项调查研究发现,疫情发生以来,多个国家和地区生育水平有所下降。
宁吉喆表示,我国人口总量未来一段时期将保持在14亿人以上。
一是育龄女性总量还较多,我国人口基数大,目前仍有3亿多育龄妇女,每年能保持1000多万人的出生人口规模,人口总量将保持一定水平的增长。
二是三孩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从过去看,单独二孩、全面二孩等生育政策均取得积极成效,出生人口数量得到增加。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21年的43%左右。2021年5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各地也纷纷制定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
三是人口的预期寿命在持续提高,我国医疗条件大幅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预期寿命不断延长,死亡人口一直少于出生人口,这有助于人口总量保持增长态势。一些被推迟的生育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持续释放,这些因素都将对人口总量保持基本稳定发挥积极作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1-19
主要是因为人越来越自私,只想自己过得好;而且现代生活的养育成本越来越高,人们也不愿意花更多的钱或者说花不起了。
第4个回答  2022-01-19
在中国发展的50年前,很多人都会想要通过生娃来响应国家号召,但是当时中国推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很多家庭失去了生娃的欲望,现在又放开政策,一时间有些转化不过来也是常见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代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宝妈一代要生孩子,便要请假,但是一旦请假,便会有人顶替自己的职位,如果自己在生完娃之后想回来继续工作就非常困难了,于是你会发现很多职场女性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想要生娃的时候,已经过了生娃的最佳时间段,因此也只能放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