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开国功臣秦叔宝,为什么会称病十二年?

如题所述

秦琼,瓦岗五虎之一。他的家传绝技——撒手锏,令敌人谈之色变。

瓦岗寨解散后,秦琼投靠王世充,在看透王世充奸诈自私的本性后,他转投大唐,李渊把他派到李世民帐下听令。

秦琼跟随李世民征战沙场,为大唐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因他战功卓著,大唐建国后,他被李渊封为秦国公。

如此厉害的大将,秦琼为何在李世民登基后,会消失于朝堂之上,又称呼病十二年呢?

李世民是历史上少有的没有杀死功臣的帝王之一,张亮与侯君集这两个功臣被杀,也是因为他们参与谋反的原因,李靖犯了很大的政治错误也能寿终正寝,由此可见李世民对于功臣确实是不错的。

帝王之所以杀死功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没有能力震慑功臣。而有能力的帝王,诸如秦始皇、刘秀、李世民这些皇帝,自然犯不着杀死功臣。

就拿尉迟恭来说,尉迟恭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打起仗来嗷嗷叫的猛人,追随李世民屡建奇功,更是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头功,帮助李世民成就帝位,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迟恭有着传统武将的通病,就是政治智商不算很高,并且大大咧咧脾气火爆,尤其是在建国后自持功高,除了李世民之外谁也不放在眼里(尉迟恭在朝中人员并不好,他喜欢打小报告,与同僚之间也经常发生摩擦甚至斗殴)。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人物,李世民仅仅凭借一番话就将尉迟恭治得服服帖帖,甚至回家安心修身养性,整日研究修仙炼丹之事。


贞观六年(632年)李世民宴请朝中大臣就餐。然而在宴会期间尉迟恭的毛病又犯了,他因为不满自己的座位排在别人后面,因此与此人发生争执,而前来劝架的李道宗反而遭到尉迟恭的殴打,其中有一拳打在李道宗的眼睛上,差点导致失明。

这件事让李世民非常生气,于是他在宴会上对尉迟恭说道:

朕览汉史,见高祖功臣获全者少,意常尤之。及居大位以来,常欲保全功臣,令子孙无绝。然卿居官辄犯宪法,方知韩、彭夷戮,非汉祖之愆。国家大事,唯赏与罚,非分之恩,不可数行,勉自修饬,无贻后悔也。

这句话直接就吓坏了尉迟恭,因为之前尉迟恭与其他人争执打架,李世民都只是简单地责备他一番,而此刻李世民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了这么一番意味深长的话,其中的寓意再明显不过。

李世民刻意强调“保全功臣,以及让他们的子孙平安不绝”,那么其反义就是他随时可以杀死功臣以及其子孙后代。

包括在场的所有臣子,都明白李世民这就是赤裸裸的警告。

尉迟恭吓得冷汗直流,在此之后变得低调了很多,之后一直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过了几年更是提出告老还乡的请求。他在家中也丝毫不敢过任何过分的事,而是选择了武将很少接触的爱好——修仙炼丹。

武将一般性子火爆,修仙炼丹这种事非常考验人的耐性,而尉迟恭这么火爆的脾气却选择与他性格不服的爱好,自然也有向李世民表达自己无志之意。

相比较尉迟恭,秦琼显然要活得更明白一些。

李世民称帝后虽然没有诛杀功臣,但秦琼深知功臣与皇帝之间永远是存有间隙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到灭顶之灾。因此或许是秦琼早已看透了这一点,早早地就选择了“称病”修养,远离政治中心。

而事实证明秦琼的做法是对的,尉迟恭的这番下场就是证明。尉迟恭虽然没有受到直接的惩罚,但是君臣之间已经产生间隙,若尉迟恭再不识趣,就真的可能没有好下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6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想隐藏自己的实力,让当时的统治者对他放松警惕,还有就是他不想功高盖主等等所造成的结果。
第2个回答  2020-12-16
因为秦叔宝急流勇退,他当时认为李世民当皇帝之后,自己会得到清算,所以假装有病。
第3个回答  2020-12-16
秦叔宝怕李世民上台之后会杀了自己,就一直称病不与李世民见面,也算是自己放权。
第4个回答  2020-12-16
因为秦叔宝忠于李渊,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而李世民夺权之后秦叔宝害怕李世民会谋害自己,于是称病,远离朝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