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一类二类三类医疗器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8-19

医疗器械的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

  1.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

  2.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

  3.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或者支持。

  4.对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

  5.妊娠控制。

  6.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我国根据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性对医疗器械进行分类管理。

1.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如:外科用手术器械(刀、剪、钳、镊、钩)、刮痧板、医用X光胶片、手术衣、手术帽、检查手套、纱布、绷带、引流袋等。

2.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如医用缝合针、血压计、体温计、心电图机、脑电图机、显微镜、针灸针、生化分析系统、助听器、超声消毒设备、不可吸收缝合线等。

3.第三类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如:植入式心脏起搏器、角膜接触镜、人工晶体、超声肿瘤聚焦刀、血液透析装置、植入器材、血管支架、综合麻醉机、齿科植入材料、医用可吸收缝合线、血管内导管等。


目前,我国的医疗器械企业已经在第一类第二类中,取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而对于第三类的医疗器械来说,目前还是国外的医疗器械为主流。但目前国内的医疗器械企业也在向第三类医疗器械进发。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