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 古今字 异体字 句式 注释

希望能全一点,谢谢

郑伯克段于鄢古今字,异体字,句式,注释如下:

一、古今字:

1、都城过百雉。

古义:邑的城墙。今义:京城,京都

2、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

3、未尝君之赐。

今义:不曾。古义:不曾吃。

二、异体字:

佗:同“他”,其也,另外的。

三、句式:

1、姜氏何厌之有?

“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即“有何厌”。

2、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 

疑问代词“何”作为动词“谓”的宾语,前置。

3、对曰:“君何患焉?” 

疑问代词“何”作为动词“患”的宾语,前置。

4、欲立之,亟请于武公。

“于武公”为后置状语。

5、郑伯克段于鄢。

“于鄢”为后置状语。

四、注释:

1、初:当初,这是回述往事时的说法

2、寤(wù)生:难产的一种,胎儿的脚先生出来。寤,通“啎”,逆,倒着。

3、惊:使动用法,使姜氏惊。

4、遂恶(wù)之:因此厌恶他。遂,连词,因而。恶,厌恶。

5、爱:喜欢,喜爱。

6、公弗许:武公不答应她。弗,不。

7、制:地名,即虎牢,河南省荥(xíng)阳县西北。

8、岩邑:险要的城镇。岩,险要。邑,人所聚居的地方。

9、置:放置,放逐。

10、誓之:为动,对她发誓。

11、黄泉:地下的泉水,喻墓穴,指死后。

12、悔之:为动,对这事后悔 。

13、故:原故,原因和对姜氏的誓言。

14、悔:后悔的心情。

15、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郑伯克段于鄢鉴赏:

《郑伯克段于鄢》是编年体史书《左传》的一个片段,却俨然一篇完整而优美的记事散文。文章把发生在两千七百多年前的这一历史事件,具体可感地呈现在人们眼前,使人们仿佛真的进入了时间隧道,面对面地聆听历史老人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一事件的缘起、发生、发展和最后结局。

从而,不仅让人们明了这一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相关人物的内心世界,并进而感悟到郑国最高统治者内部夺权斗争的尖锐性和残酷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26

    庄公寤生。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通“三”。
    5.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通“避”。
    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7.不义不暱,厚将崩。暱,通“昵”,亲近。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庸,通“用”。
    10.段不弟,故不言弟。弟,通“悌"。
    11.遂寘姜氏于城颖。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12.若阙地及泉。阙,通“掘”,挖。
    13.永锡尔类。锡,通“赐”。
    这是通假字。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通假字
1.庄公寤生。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通“三”。
5.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通“避”。
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7.不义不暱,厚将崩。暱,通“昵”,亲近。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庸,通“用”。
10.段不弟,故不言弟。弟,通“悌"。
11.遂寘姜氏于城颖。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12.若阙地及泉。阙,通“掘”,挖。
13.永锡尔类。锡,通“赐”。

异义词
1.都城过百雉。古义:城邑的城墙,两个词。今义:京城,京都。
2.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

特殊句式
1.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省略句
2.制,岩邑也。判断句
3.郑武公娶于申。状语后置句
4.亟请于武公。状语后置句
5.有献于公。状语后置句
6.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
7.敢问何谓也?宾语前置句

1.惊姜氏。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爱共叔段,欲立之。立,使动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多行不义必自毙。义,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
5.无生民心。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有献于公。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
7.公赐之食。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
8.隧而相见。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