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的多音字是什么?

如题所述

[拼音] :

“壳”的多音字是ké,qiào

[释义] :

[ ké ] 坚硬的外皮 

[ qiào ] 义同ké

[组词] :

1、鸡蛋壳儿  2、甲壳  3、地壳  4、金蝉脱壳。

[造句] : 

1) 假如地壳是史书,岩层是书画,那一堆化石便是一行行释注,带着我们回到远古。

2) 吃剩下的核就是水蜜桃的种子,外壳呈长扁形,两端稍尖,表面疙疙瘩瘩的,此较硬。核由两片合成,敲开便可看到桃仁。桃仁可以吃,也可以入药。将桃核种入泥土,它先长出胚芽,将壳胀裂,逐渐长成一株树苗。

3) 来福枪冷到卡壳,伤口的血液冷到冻结。

4)当箱子打开时,原被锁在里面的魔术师早已金蝉脱壳不见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5
壳的多音字是
  [ké]
  地壳
脑壳
卡壳
壳菜
白壳
介壳
壳斗
蜕壳今
蝉蜕壳
榆木脑壳
鬼摸脑壳
  [qiào]
  躯壳
金蝉脱壳
  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
  多音字有以下几种用法:
  1.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这种类型的多音字在文言文中叫做“破音异读”,约占到全部多音字的80%。对这类多音字,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读音加以辨析、记忆。如“将”:jiāng(可作动词或副词等),动词可作
“带领”解,副词可作“将要”解;jiàng(名词),作“将帅”或“大将”解;qiāng(动词),作“愿”“请求”讲,如“将子无怒”(请你别生气)。
  2.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如“薄”:báo,不厚的意思,一般单用,薄饼、薄纸;bó,一般用于合成词,薄礼、厚古薄今;bò,薄荷(专有名词)。
  3.语体不同,读音不同,读音有区别语体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等。如“给”:口语读gěi;书面语读jǐ,给予、给养。
  4.方言词汇的存在造成多音。这类多音字比较少,仅限于部分地区。如“忒”:tè,差忒(差错之意);tuī(方言),风忒大、房子忒小(忒:太)等。
  5.文言文中的一些通假字延续使用到现在而形成了多音字,普通用法和人名地名等用法不同而造成多音等。
第2个回答  2022-12-22
  壳的多音字是\x0d\x0a  [ké]\x0d\x0a  地壳 脑壳 卡壳 壳菜 白壳 介壳 壳斗 蜕壳今 蝉蜕壳 榆木脑壳 鬼摸脑壳\x0d\x0a  [qiào]\x0d\x0a  躯壳 金蝉脱壳\x0d\x0a  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x0d\x0a  多音字有以下几种用法:\x0d\x0a  1.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这种类型的多音字在文言文中叫做“破音异读”,约占到全部多音字的80%。对这类多音字,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读音加以辨析、记忆。如“将”:jiāng(可作动词或副词等),动词可作 “带领”解,副词可作“将要”解;jiàng(名词),作“将帅”或“大将”解;qiāng(动词),作“愿”“请求”讲,如“将子无怒”(请你别生气)。\x0d\x0a  2.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如“薄”:báo,不厚的意思,一般单用,薄饼、薄纸;bó,一般用于合成词,薄礼、厚古薄今;bò,薄荷(专有名词)。\x0d\x0a  3.语体不同,读音不同,读音有区别语体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等。如“给”:口语读gěi;书面语读jǐ,给予、给养。\x0d\x0a  4.方言词汇的存在造成多音。这类多音字比较少,仅限于部分地区。如“忒”:tè,差忒(差错之意);tuī(方言),风忒大、房子忒小(忒:太)等。\x0d\x0a  5.文言文中的一些通假字延续使用到现在而形成了多音字,普通用法和人名地名等用法不同而造成多音等。
第3个回答  2020-03-18
壳多音是:壳和壳。
第4个回答  2019-06-01
这种多音字也念壳、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