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喜岷山千里雪”的“更”和“岷”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如题所述

“更”字:读音:gèng。“岷”:读音:mín。

出处:《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原文节选: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文: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七律·长征》作于在1935年9月19日之后,9月29日之前。

毛泽东的许多长征著名诗篇是在红军进军取得阶段性胜利之后,触景生情而作的。1935年9月17日凌晨6时左右,陕甘支队攻克天险腊子口,同时,从前方传来追击敌残部的红四团在岷县大草滩村取得战斗胜利的喜讯。

毛泽东随红一军团翻越了位于岷县、宕昌、迭部三县交界处的大剌山(即岷山)。翻越岷山后,红军终于摆脱了在雪山和草地长征那风餐露宿、荒无人烟和吃草根树皮的原野生活。

红军将士就像将要回家一样,下山时像潮水般涌下去。这种的情况下,毛泽东触景生情,可能构思写《长征》

1935年9月19日下午,毛泽东率领军委纵队和红一、三军团到达岷县鹿原里(今岷县麻子川乡绿叶村)、漩窝村(今岷县麻子川乡漩涡村)一带。当晚,毛泽东住在漩窝村村民韩启明家。这个时候,毛泽东在漩涡村可能将《七律·长征》写下来。

9月20日下午达到宕昌县哈达铺,毛泽东出席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讨论组织部工作。

9月27日,达到通渭县榜罗镇,毛泽东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确定中共中央和陕甘支队的落脚点在陕北

9月29日,陕甘支队主力进驻通渭县城。这天下午,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在县城文庙街小学召开了有两百多人参加的副排长以上干部会。

聂荣臻政委的陪同下,毛泽东来到会场,并发表讲话。他从长征的意义讲到敌人的失败和红军的胜利。见大家热情很高,毛泽东便用他那高亢有力的湖南乡音,一字一顿地吟诵起新作《七律·长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1

更,读音:gèng。

岷,读音:mín。

一、更,另一读音:gēng

比划:7

五笔:GJQI

部首:日

结构:单一结构。

释义:改变,改换;旧时夜间计时单位;愈加,再

组词:

1,更深,读音:gēng shēn

释义:愈加深。

例句:尤其是刚出校门的毕业生和本身没多少竞争力的职业人士感触更深。

2,更衣,读音:gēng yī

释义:更换衣服。

释义:皇上正在沐浴更衣。

3,更正,读音:gēng zhèng

释义:改正谈话或文章中的有关内容或字句上的错误。

例句:昨天我把一个字的字音读错了,今天给予更正。

4,起更,读音:qǐ gēng

释义:俗称五更中的初更时分,约晚上七点左右。

例句:又到了起更的时间。

5,更新,读音:gēng xīn

释义:旧的去了,新的来到。

例句:这个系统需要更新。

二、岷

笔划:8

五笔:MNAN

部首:山

结构:左右结构

释义:山名,在中国四川省北部,绵延于四川、甘肃两省交界的地方。水名,在中国四川省。

组词:

1,岷嶓,读音:mín bō

释义:岷山与嶓冢山的并称。

出处:《书·禹贡》:“岷嶓既艺,沱潜既道。”

2,岷岭,读音:mín lǐng

释义:即岷山。

出处:唐张说《再使蜀道》诗:“青春客岷岭,白露摇江服。”

3,岷峨,读音:mín é

释义:岷山和峨眉山的并称。

出处:南朝梁江淹《建平王让右将军荆州刺史表》:“水交沅澧,山通岷峨,襟带百县,萦抱七州。”

4,庸岷,读音:yōng mín

释义:四川(蜀)的别称。

出处:《文选·陆机<答贾长渊>诗》:“庸岷稽颡,三江改献。”

5,岷渎,读音:mín dú

释义:即岷山。

出处:《魏书·张衮传》:“陛下方欲礼神岷渎,致礼衡山,登稽岭,窥苍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