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广播影视学院的评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0

一,“七个一流:一流的理念、一流的设备、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学生、一流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流的学校。”  ——教育部广播影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二, 成广(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今天是成长人才的摇篮。明天一定会成为成就精英的圣殿。  —— 国务院新闻办图片艺术总监 焦波 三, 成广真正代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  —— 原北京大学副校长  四, 这是我所访问过的最好的影视学院。  —— 五项奥斯卡奖得主 《指环王》《金刚》《阿凡达》制作人 理查德泰勒 五, 第一次来到成广,让我相当惊讶,没想到这的设备如此先进,希望你们能够利用手中那些大规模的电视武器,制造出非常精美的影视食粮。  —— 央视体育频道著名评论员 韩乔生 六,从教学设备上来看,我认为是全世界第一,能为学院能培育出大量的影视优秀人才。  —— 著名表演艺术家 刘佩琦 七,通过我的参观,对与学校和学生的感受,就是我对学生的才华感到震撼,对学校非常赞赏,对我非常有启发。来这个学校,我完全被震撼了。  ——Exodus 电影集团董事长 MaxHoard  八, 三次来到成广,成广的发展令我吃惊。我为他们感到骄傲,祝福成广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绩。  —— 原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 少将 陆文虎 九,硬件确实非常好,可能在全部中国的高校里都是最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备配合起来,那就会战无不胜。  —— 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 张同道 十,多次来到成广,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成广的办学思路,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注重实践的教学方法,都令我非常惊讶。  ——海政著名军职导演 演员 丁汝骏 十一,这么多先进的设备,这么好的教学条件,我觉得咱们影视学院非常有前途。  —— 南京军区著名军职导演 郑方南 十二, 很惊讶,能有这么好的设备教学条件。都可以说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院长 宿志刚  十三,我认为你们学生很幸运能够拥有如此一流的设备,只要你们利用这些设备努力学习,相信你们会踏上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电影《007》制片方副总裁 Saltzman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牂牂”是树叶的交流之声,也是广播影视学院欢迎你到来的亲切絮语;“星光水簌簌,艺园树浑朴”,“簌簌”和“浑朴”,正是学院浓烈艺术氛围的真实写照。广播影视学院,绿树环绕,苍翠葱郁。参天大树,是前辈师友所植;青枝嫩叶,靠莘莘学子呵护。广播影视学院建院来,师生勤奋耕耘,奋力探索,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我们共同的誓言:博学笃行,德艺双馨!从电台到电视台、从影视剧组到广告公司,从青藏铁路到边防岗哨……哪个地方没有辉映着广影人奋斗的身影?这十年,广播影视学院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让社会各界瞩目,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新闻传媒单位和宣传部门用镜头和笔墨见证了广院的成长,今天,让我们透过这些报道,回顾广播影视学院的成长历程,正是这些报道,记载了广院那一段精彩与辉煌,以及那一段期待和希望!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相关报道
“近年来,艺术类专业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的青年学生,因此,艺术招生呈现出异常火暴的局面,各大高校纷纷开设艺术类专业。今年,在河南艺术专业考试现场,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受到学生的异常青睐,有9000多人报考,在山东有上万人报考……有学生家长称:“艺术院校‘北有北广、南有浙广,四川又出了个成广’。”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以“博学、笃行,德艺双馨”为校训,立足四川、面向西部、服务全国、走向世界,成为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全的独立艺术学院,引领着西部地区艺术发展的潮流。” 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教育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这与包括独立学院等在内的我国各类高校快速发展密不可分。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知名教育专家、成都理工大学影视学院院长马洪奎教授做客新华网四川频道,就在新的历史起点下高校独立学院的创新发展来与网民朋友们交流。
华西都市报《突出特色创一流 谱写就业新篇章》 独立学院如何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足跟,立于不败之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地?广播影视学院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特色办学之路——在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做到在校学习专业能力与将来岗位工作能力零距离接近。   “零距离”产生的巨大效应——累累硕果令人目不暇接:  中央电视台拍摄30集电视连续剧《铁血》,在学院学生中选拔了十多名演员和五十多名导演助理。新闻专业大二学生林毅,其作品被湖南卫视播出;表演系学生魏娜独立制作的电视剧《丢了》,网上点击率连续数周居全国榜首;学生孙浩睿等一行四人两上青藏铁路拍摄电视记录片和专题片,受到铁路部门领导的高度赞赏;编导与戏文系学生廖宇靖创作的长篇小说《边缘》被文学泰斗巴金评价为“后生可畏、金庸第二”。 成都日报 :《独立学院对高等教育贡献巨大——访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院长》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是四川最早的独立学院之一。学院团结奋进,准确定位,通过几年的发展,学院成为中国独立学院中的一颗明珠,闪耀在中国的西部。在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独立学院峰会在四川召开之际,记者专程采访了该院院长马洪奎教授。谈到独立学院,马院长充满着自豪和喜悦。他认为独立学院对中国高等教育有巨大的贡献。”  “独立学院担当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锋角色。”  “解决了百万学子的求学,学校2004年前的毕业生就业率达100%,2005年达98%以上。2006年尽管难度大仍达90%以上。这也算是对高校就业的贡献。”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摄影专业的摄影作品展在位于九眼桥附近的井介酒吧开展。100多幅作品占据了酒吧的所有墙面,令众多酒客眼睛一亮。学生们将这次展览取名为“十字路口”,意味他们的创作处于观望与徘徊期。据悉,为了这次展览,同学们大半年来背起相机穿梭在成都的大街小巷,追逐日出日落,颇有那种影不惊人誓不休的壮士味道。“  “与其他影展不同的是,这次影展是学生们自己洗照片,自己掏钱租展场。“我们的目的在于通过内行人士的观展,指出我们作品中的不足,以便我们能少走弯路。”一位女大学生如是说。” 成都商报:《今晚上映电影:本校学生出品》 “一次来自家乡贫困的感慨,给予了他创作的灵感;一个全部由在校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90分钟电影,表达了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大二学生王永东内心对改变山区落后现象的向往,经过一个月的艰难拍摄和长达半年的后期制作,今日傍晚,电影《雨花》将在成都理工大学正式上映。”  “王永东告诉记者,他们一行10多个学生进入大山,尽管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困难依然超出了他们的想象。然而,真正让他们心酸的,是那些孩子们盯着他们手中方便面时的向往的眼神。封镜的那天,是拍摄组留在大山的最后一天。孩子们似乎意识到了这些大哥哥大姐姐即将离去,说戏的时候,每个人都不停地流泪,作别时,就像戏中孩子们送他们的老师石磊那样,泪流满面地和大家挥手……” 成都商报:《和大树对话的“山爷爷”》 “在与四川理县桃坪羌寨遥遥相对的增头沟上寨,居住着一位颇受当地人尊敬的山爷爷。昨日,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2002级编导系的5名同学,送来了一盘DV带,上面记录了这位山爷爷的故事。”  “7月份,5位大学生在增头沟上寨待了半个月。说起自己的这次经历,成都女孩姚远不无感慨地说,除了身上被蚊虫叮咬的180多个“疙瘩”、脊背上被紫外线晒出来的无数个“水疱”以外,更令她难忘的还是代表着古羌族文化的山爷爷留给他们的无限思索。”  辽宁日报:《曾经见义勇为,获免 1.5万学费》“8月23日上午10时许,家住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黑山科乡的张士博和母亲忐忑不安地走进了成都理工大学的大门,他今年考取了该校广播影视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摄影)。由于张士博前年6月的一次见义勇为行为,影视学院决定免收这位穷学生第一学年15000元的学费。” 成都商报:《不计报酬,80师生愿当圆梦人》 “17日将在锦城艺术宫上演的“光影100·圆您一个电影梦”系列之《中国电影百年庆典音乐会》上,来自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声乐系的近80名师生将参与4首歌曲的表演,该学院不但不取分文报酬参演,而且还投入上万元为表演的学生们制作了全新舞台服。该学院马院长认为:“电影百年纪念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我们广播影学院参与这次活动,是希望能充当圆梦者的角色,为广大成都影迷圆梦!”  “据悉,该学院声乐系的近80名大一新生,将在17日的音乐会上表演女声小合唱《大红枣儿甜又香》《红色娘子军连歌》以及大合唱《大海呀!故乡》《地道战》的表演。国家一级演员苏国明担任了这群学生的节目指导,她兴奋地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每天课余时间都会排练,几乎每晚6:30到9、10点钟都没间断过。学生们对这样有意义的大型表演活动,都显得很有激情,有的同学宁可不吃晚饭,也不愿意在排练时迟到。” 《华西都市报》: 《西部崛起的艺术殿堂》 有人说“北有北广(现中国传媒大学),东有浙广(现浙江传媒学院),西部‘成广(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更辉煌”。这座崛起西部、蜚声中外的传媒艺术殿堂,令国内外业内专家感到“震撼”,更令全国各地的考生趋之若鹜。为解读“成广”现象之迷,记者专访了全国独立学院先进个人、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院长、党委书记马洪奎教授。记者:学院未来的前景将会怎样?答:未来,“成广”将主要走内涵科学发展、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学院与北京艺术家团队合作、创作拍摄200集系列电视剧《花季启示录》的样片《大山的女儿》、《阳光伙伴》由学院学生出演并在“成广”完成摄制;即将竣工的带旋转舞台的大型艺体中心,2011年将迎来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和(第11届)四川电视节国际大学生DV作品‘金熊猫’奖的评选;筹建中的西部影视拍摄基地,竣工后可同时摄制3-5部电影和几百集电视连续剧,届时将形成京、沪、蓉三大拍摄基地的三足鼎立局面。  媒体见证了广院十年的发展,回首十年的流金岁月,探寻十年的发展历程,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秉承“博学笃行,德艺双馨”的校训,以豪迈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英姿勃发地行进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进程中的路上,生逢其时,好风助力,已经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正在朝着“国内知名、西部著名、四川一流的独立艺术院校”的雄伟目标迈进。  “子规夜半尤啼血,不信东风换不回”。孜孜耕耘,收获喜悦,在收获喜悦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新的希望。新的一年,又一批有志青年将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成为中国广播电视界坚实而强有力的后备军。广院相信,从你入校之日起,将以对真、善、美的追求,为广播影视学院的道路铺就绚丽的砖石;为广播影视学院的天空增添明亮的色彩。广院更相信,当你完成学业,走出广播影视学院,面对人生,你的脸上,洋溢的是谦逊的微笑;你的心中,充满的是无畏和自信。  广播影视学院的一切,属于你!  广播影视学院的未来,期待着你!  在这里,全国一流的专业教学硬件设施将伴随着你的学子生涯!  在这里,将圆你一个银色的梦!  在这里,你的理想将插上腾飞的翅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