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望远镜能看这么远,为何看不到星球表面?

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几百亿光年外的星球星系。。。为何却不能把几光年内或者太阳系内的星球表面看清楚。。。
总感觉望远镜拍出来的几百亿光年和几光年的照片都只能看到大概的轮廓。。。为什么。。
其实我比较纠结的是类似木星大红斑这样的星体现象为什么只能看到类似油画一样的轮廓却看不到再具体的样子。。甚至像3D建模一样的身临其境的照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10
的确如此,除月球、太阳和距离地球较近的几颗行星、卫星外,目前还看不清天体的表面细节。这里边有几方面的原因。
1、在地面观测。受到地面灰尘、地面背景光散射、大气中的水汽等因素影响,观测精度会下降。更重要的是,地球大气是不断运动的,不同温度的大气对光线的折射作用,会使图像产生抖动。即使使用口径再大的望远镜、再先进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这种扰动也是无法消除的。
2、在大气层外观测。哈勃太空望远镜已升空多年,由于消除了大气层对观测精度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对远距离天体的观测精度。已经能够看清近70亿公里外,尺度只有900多米的柯伊伯带小天体。但受到航天发射能力的限制,其直径只有4.3米,镜片的口径更是只有2.4米,远小于地面光学望远镜的口径。
3、细节的张角。要看清远距离天体的细节,就要求该细节结构两端到望远镜底片(或CCD器件)时仍能够保持有足够的张角,而该角度是受到距离的严格限制的。画一个三角形就能看出来,底边相等的情况下,三角形越高,顶角角度越小。当三角形的高度达到几光年、几十光年时,只有几米的底边(就是望远镜的镜片口径),顶角角度会有多少?看不清细节就是很自然的了。
4、关于木星大红斑。我们早已知道,木星大红斑是一个大规模气旋。对于相互混合、边缘本来就不清晰的气体结构,其细节本就模糊不清。而要想看清其立体三维结构,又受到距离与该结构本身高度差的限制。想像一下,月球环形山我们已经能够看清了,但是那是怎么看清的?地面天文望远镜观察,只是能把暗影分辨成圆形,仍然看不清其高差。就是因为与地球和月球的距离相比,环形山的高度太小了。只有用临近月面的月球探测器,才能增大观测距离与物体相对高差之间的比例,形成物体的立体三维结构。对于木星大红斑,道理是一样的。地-木之间的观测距离与大红斑内部相对高差之间的比例太小了,形不成立体视觉,当然就拍不到立体三维照片了。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6-30
因为有大气层波动的影响,能看见行星大气层反射的光和煮开水的现象。
第3个回答  2013-06-30
因为有大气层和卫星阻挡
第4个回答  2013-06-30
月亮看得见的了
我有凤凰70060的就可以看
你是怎么看不了啊追问

其实我比较纠结的是木星大红斑这样的星体现象为什么只能看到类似油画一样的轮廓却看不到再具体的样子。。甚至像3D建模一样的身临其境的照片。。

追答

你用的那一款天文的
博冠深空的就可以看得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