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越考越差,很怕变成书呆子……迷茫与无奈交织中……

我以前总在懒懒散散混日子,嘻嘻哈哈就是一天,即使这样,凭着自己的所谓的小聪明的优势,成绩还是不错的,现在我已是高二升高三了,觉得要踏实下来,消除浮躁的心态,于是学习变得比以前用功多了,但自己的几次考试成绩都在下降,比以前差得多了……唉……我很怕自己会读死书,越学越笨,变成书呆子……现在压力很大,请问我该怎么办?

这个现象很正常。不要过多地在意。因为你也说了,你以前嘻嘻哈哈,凭借小聪明就可以有还算不错的成绩。但是别忘了,高三复习的不是一章一节的东西,而是所有知识融汇在一起的。你可能以前某一章节学好的,某一章节没学好,考试的时候可能你学得好的考了,学的不好的可能就没怎么考。所以成绩还不错。你就以为自己很不错了。实际上,你往往忽略了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到高三自然就不行了。不过这只是暂时的,你要相信自己,鉴定信念!你肯定能成的!因为你是聪明的学生吗!
下面是我回答别人体温的一篇回答,你可以做些借鉴:
我也是学理科的.今年被保送到韩国延世大学.我来给你些建议吧.
首先,你是学理科的.学习就像挖战壕,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一层一层的挖,另一种就是一段一段的挖.前者可以形容文科的学习方法,后者可以形容理科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说,理科学习是一个步步为营的过程,必须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来才行.如果你浮躁了,心急了,想中间某一个地方放弃了,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失败!
所以,第一,在认识上首先要明确:我高三,就算基础差,底子薄,但是只要我刻苦发狠,跟老师一步一步来,我就能学好!就算途中我遇到了很多挫折,我的分数不尽理想,同学老师可能对我也不那么关注,但是只要我肯努力,我想学,我就能成功.不管同学怎么说我,哪怕是最简单的定理我没弄懂,厚着脸皮我也要去问老师,把它搞明白.
第二,是心态要平和.很多学生高三容易出现反复,也就是成绩不稳定.原因很多,但是归于一点就是心态不好.可能一次小考没考好,可能一次月考不理想,老师有些失望,就对自己失去信心.这就是心态不好!所谓良好的心态,就是平和,镇定,从容.不计较一时的得失,而是把目光放长远.哪怕我头3次考试都没考号,但是只要我在一点点进步,就一定能行.一定要有良好的抗打击能力.
第三,就是学习方法要正确.理科的学习不同于文科.文科更讲究知识的记忆.理科更侧重思维的灵活和运用.如何达到呢?
1.基本概念要吃透.往往,概念的理解是学好这一课的基础.要注意:解题高手决不是高手.往往很多同学,解题速度很快,但是一旦碰到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辨析,或者需要他重复基本概念,他就不行了.为什么?概念没掌握好.比如数学的立体几何.概念是基本,很多时候,采用什么方法最快,如何辨别选择题中概念辨析题错误,就是看你的基本概念掌握得如何了.概念越是理解得透彻,解题越是灵活,思维越是发散.
2.典型例题要发散.何谓典型?就是这一个题可以代表一类题的解法.(当然,这种题只是典型题的一种).现在高考提倡的不是题海战术,而是学习能力.就算你做不到"举一反三"但至少"举三反一"还是可以做到吧.掌握好了典型例题,就能归纳出一般解题规律和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解题速度.哪么在哪里找?从书本上找.你底子薄,难题做不出,但课本上的题目你总做的出吧.别小看课本,很多高考题就是课本的变型题,不信?你仔细做一些书本的课后练习之后,再去看看高考题,你就知道了!高考题都是在这些题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它们能不经典吗?那些大题目都是又一个个小题目组合而成的,你把每一个小点都掌握好了,大题自然不在话下.要明确,高考70%都是容易题和中等题.这习题往往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
3.所犯错误要总结.很多同学不喜欢总结错误,但是,你不总结你就会越做越错.你可以看看很多高考状元的学习心得,99%的同学都会说他们会总结错题.一般地,你做过一次的题,不会错的,以后做都基本不会做错,做错的你不仔细思考,以后每次做每次都会错.不信吗?试试.
上面从认识.心态.方法给了你一些简单的指导.接下来就是各科的学习方法.可能你每一科都有问题,所以我就把理科六科分成三部分来和你讲:
1.语文和英语的学习.语言的学习讲究的是积累.所以这两门,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很明显的进步.你可以看看,那些平时不怎么搞语文和英语的同学,有的人考试照样拿高分.为什么,因为积累的东西多了,自然就不需要花很多时间了.高三第一轮复习,这两门老师都会把高中所有的东西过一遍,比如语文的语音 字形 病句等等.英语的语法也会全部讲到.要吧这两门提高,就是平时多读 多背 多积累.英语应该是你的弱项.关于英语的学习,我具体回答过别人,你可以去看看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6371171.html.
2.数学和物理.这两门可以说是所有理科生的命根子.为什么这么说.我是湖南的,虽然我今年没参加高考,但是我看了一下湖南卷,就是难在了数学和物理上.这两门也是最难学的两门.因为,他们都注重思维的训练,如何学习?我前面已经提到了,就是基本概念的问题.这两门也是熟能生巧的,只有考平时有选择性的多做题才能逐步提高.因为,你就算知道了公式,但是你不会用,也白搭.怎么熟练,就是多练笔.他们也有区别,数学强调计算,而物理强调分析.很多同学数学成绩不行,就是因为一算就算错.比如刚才算出来是6,结果下面一些就变成9了.别小看这种错误,往往很多人就是在这上面吃亏.包括我自己也是,曾经有一次月考,数学错了50分,就是吃了计算的亏.都知道做,可是一算就都错了.如果你高考是这样的话,哪你就只能希望老师带了高度近视眼镜了.物理重在分析.往往做物理题,尤其是物理大题,你可能审题要花15分钟,而列式只要5分钟.别小看物理的审题.很多同学是一看完物理题就做,结果一做就错.为什么,你连基本的物理过程都没弄明白,不错才怪!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养成良好的学科学习习惯
3.化学和生物.这两门其实都是理科中的文科.为什么这么讲,因为你发现这两门课的概念太多了.如何学习?就是要学会归纳总结联系.概念一多,为什么课本上是这样讲而不是那样讲.完全就可以吧所有的概念全部给你列出来,何必还要安排在不同的地方讲呢?这里面自然有一个关系.我们称之为上位和下位的关系.所谓上位,就是具有相对概括性的概念,下位就是上位概念的延伸拓展.你只有明确了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尤其是上下位的关系,你才能建立完整科学的知识结构,用知识结构去解决问题.才能不出错.
总而言之,高三备考是异常艰巨的过程,你只要充满信心,善于调节,跟着老师,脚踏实地.相信你肯定可以成功!
不能放弃什么?时间和信心.要放弃什么?害怕和焦虑.你能这样请教别人该如何学,我不担心你会分心.所以,这个时候,你就要憋着一股劲,坚持不懈往前冲!
学习计划是要你自己去制定的.因为我不了解你的实际情况,所以就无法给你制定.但是制定学习计划的原则是:可行,高效.所谓可行,就是不要和老师安排的东西想冲突.这样你才能照顾到自己安排的联系.实际上,只要你把老师布置的东西搞懂,也就差不多了.高效.这个是重点.学习最不缺的是时间,最缺的是效率.有的人效率高,可能学习一个小时抵的别人2个小时.这个就要看你自己去把握了!
补习没有先后顺序,因为门门重要.绝不能有所偏废.唯一的标准就是,你最不擅长哪科就多安排点时间,稍微好点的就少点时间,总之就是要平衡!不能丢不能偏更不能废!
你不要单纯地去跟别人的进度.因为有的人跑得快有的人跑得慢.你只有按照自己的节奏努力,就行了!
(这只是一点点,你可以加我329293452,我可以和你分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6-14
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打开我们心灵的门户,而且是唯一的门户。门开得越大,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涣散了或无法集中,心灵的门户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正因为如此,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在正常情况下,注意力使我们的心理活动朝向某一事物,有选择地接受某些信息,而抑制其它活动和其它信息,并集中全部的心理能量用于所指向的事物。因而,良好的注意力会提高我们工作与学习的效率。注意力障碍,主要表现为无法将心理活动指向某一具体事物,或无法将全部精力集中到这一事物上来,同时无法抑制对无关事物的注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比较复杂,许多较严重的心理障碍都可以引起注意力障碍。而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是由于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过大,而造成高度的紧张和焦虑,从而导致了注意力无法集中的障碍。另外,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也可能出现注意力涣散的情况。
因此,当你因注意力无法集中而影响学习,倍感苦恼时,不妨采用以下方法来矫治: (1)、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一些同学因学习负担重,因此,一到晚上便贪黑敖夜,有的同学甚至在宿舍打电筒读书,学到深夜;有的同学不能按时睡眠,在宿舍和同学闲聊等等。结果早晨不能按时起床,即便勉强起来,头脑也是昏沉沉的,一整天都打不起精神,有的甚至在课堂上伏桌睡觉。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任务要在白天完成,白天无精打采,必然效率低下。所以,如果你是“夜猫子”型的,奉劝你学学“百灵鸟”,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养足精神,提高白天的学习效率。(2)、学会自我减压
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本来就很重,老师、家长的期望,又给同学们心理加上一道法码;一些同学自己对成绩、考试等看得很重,无异是自己给自己加压,必然不堪重负,变得疲惫、紧张和烦躁,心理上难得片刻宁静。因此,我们要学会自我减压,别把成绩的好坏看得太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我们平日努力了,付出了,必然会有好的回报,又何必让忧虑占据心头,去自寻烦恼呢?
(3)、做些放松训练
舒适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然后向身体的各部位传递休息的信息。先从左脚开始,使脚部肌肉绷紧,然后松驰,同时暗示它休息,随后命令脚脖子、小腿、膝盖、大腿,一直到躯干部休息,之后,再从脚到躯干,然后从左右手放松到躯干。这时,再从躯干开始到颈部、到头部、脸部全部放松。这种放松训练的技术,需要反复练习才能较好地掌握,而一旦你掌握了这种技术,会使你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达到轻松、平静的状态。
(4)、做些集中注意力的训练
我国年轻的数学家杨乐、张广厚,小时候都曾采用快速做习题的办法,严格训练自己集中注意力。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在心理学中用来锻炼注意力的小游戏。在一张有25个小方格的表中,将1-25的数字打乱顺序,填写在里面,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从1数到25,要边读边指出,同时计时。
研究表明:7-8岁儿童按顺序导找每张图表上的数字的时间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张图表的时间大约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缩短到十几秒。你可以自己多制做几张这样的训练表,每天训练一遍,相信你的注意力水平一定会逐步提高。“培养良好注意品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第二阶段:
注意力的集中作为一种特殊的素质和能力,需要通过训练来获得。那么,训练自己注意力、提高自己专心致志素质的方法有哪些呢?
方法之一:运用积极目标的力量
这种方法的含义是什么?就是当你给自己设定了一个要自觉提高自己注意力和专心能力的目标时,你就会发现,你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这种能力有了迅速的发展和变化。
同学们要在训练中完成这个进步。要有一个目标,就是从现在开始我比过去善于集中注意力。不论做任何事情,一旦进入,能够迅速地不受干扰。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你今天如果对自己有这个要求,我要在高度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将这一讲的内容基本上一次都记忆下来。当你有了这样一个训练目标时,你的注意力本身就会高度集中,你就会排除干扰。
同学们知道,在军事上把兵力漫无目的地分散开,被敌人各个围歼,是败军之将。这与我们在学习、工作和事业中一样,将自己的精力漫无目标地散漫一片,永远是一个失败的人物。学会在需要的任何时候将自己的力量集中起来,注意力集中起来,这是一个成功者的天才品质。培养这种品质的第一个方法,是要有这样的目标。
方法之二:培养对专心素质的兴趣
有了这种兴趣,你们就会给自己设置很多训练的科目,训练的方式,训练的手段。你们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甚至完全有可能通过一个暑期的自我训练,发现自己和书上所赞扬的那些大科学家、大思想家、大文学家、大政治家、大军事家一样,有了令人称赞的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同学们在休息和玩耍中可以散漫自在,一旦开始做一件事情,如何迅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这是一个才能。就像一个军事家迅速集中自己的兵力,在一个点上歼灭敌人,这是军事天才。我们知道,在军事上,要集中自己的兵力而不被敌人觉察,要战胜各种空间、地理、时间的困难,要战胜军队的疲劳状态,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因素,需要各种集中兵力的具体手段。同学们集中自己的精力,注意力,也要掌握各种各样的手段。这些都值得探讨,是很有兴趣的事情。
方法之三:要有对专心素质的自信
千万不要受自己和他人的不良暗示。有的家长从小就这样说孩子:我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在很多场合都听到家长说:我的孩子上课时精力不集中。有的同学自己可能也这样认为。不要这样认为,因为这种状态可以改变。
如果你现在比较善于集中注意力,那么,肯定那些天才的科学家、思想家、事业家、艺术家在这方面还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你还有不及他们的差距,你就要想办法超过他们。
对于绝大多数同学,只要你有这个自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具备迅速提高注意力集中的能力,能够掌握专心这样一种方法,你就能具备这种素质。我们都是正常人、健康人,只要我们下定决心,不受干扰,排除干扰,我们肯定可以做到高度的注意力集中。希望同学们对自己实行训练。经过这样的训练,能够发生一个飞跃。
方法之四:善于排除外界干扰
要在排除干扰中训练排除干扰的能力。毛泽东在年轻的时候为了训练自己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曾经给自己立下这样一个训练科目,到城门洞里、车水马龙之处读书。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训练自己的抗干扰能力。同学们一定知道,一些优秀的军事家在炮火连天的情况下,依然能够非常沉静地、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在指挥中心判断战略战术的选择和取向。生死的危险就悬在头上,可是还要能够排除这种威胁对你的干扰,来判断军事上如何部署。这种抗拒环境干扰的能力,需要训练。
我在你们这么大的年纪时曾有意做过这种训练。就是不管环境多么嘈杂,当我进入我要阅读和学习的科目时,对周围的一切因素置若罔闻。这是可以训练成功的。
方法之五:善于排除内心的干扰
在这里要排除的不是环境的干扰,而是内心的干扰。环境可能很安静,在课堂上,周围的同学都坐得很好,但是,自己内心可能有一种骚动,有一种干扰自己的情绪活动,有一种与这个学习不相关的兴奋。对各种各样的情绪活动,要善于将它们放下来,予以排除。这时候,同学们要学会将自己的身体坐端正,将身体放松下来,将整个面部表情放松下来,也就是将内心各种情绪的干扰随同这个身体的放松都放到一边。常常内心的干扰比环境的干扰更严重。
同学们可以想一下,在课堂上,为什么有的同学能够始终注意力集中呢?为什么有的同学注意力不能集中呢?除了有没有学习的目标、兴趣和自信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善于不善于排除自己内心的干扰。有的时候并不是周围的同学在骚扰你,而是你自己心头有各种各样浮光掠影的东西。要去除它们,这个能力是要训练的。如果你就是想浑浑噩噩、糊糊涂涂、庸庸俗俗过一生,乃至到了三十岁还要靠父母养活,或者你就是想混世一生,那你可以不训练这个。但是,如果你确实想做一个自己也很满意的现代人,就要具备这种事到临头能够集中自己注意力的素质和能力,善于在各种环境中不但能够排除环境的干扰,同时能够排除自己内心的干扰。
方法之六:节奏分明的处理学习与休息的关系
同学们千万不要这样学习:我这一天就是复习功课,然后,从早晨开始就好像在复习功课,书一直在手边,但是效率很低,同时一会儿干干这个,一会儿干干那个。十二个小时就这样过去了,休息也没有休息好,玩也没玩好,学习也没有什么成效。或者,你一大早到公园念外语,坐了一个小时或两个小时,散散漫漫,说念也念了,说不念也跟没念差不多,没有记住多少东西。这叫学习和休息、劳和逸的节奏不分明。正确的态度是要分明。那就是我从现在开始,集中一小时的精力,比如背诵80个英语单词,看我能不能背诵下来。高度地集中注意力,尝试着一定把这些单词记下来。学习完了,再休息,再玩耍。当需要再次进入学习的时候,又能高度集中注意力。这叫张弛有道。一定要训练这个能力。永远不要熬时间,永远不要折磨自己。一定要善于在短时间内一下把注意力集中,高效率地学习。要这样训练自己:安静的时候,像一棵树;行动的时候,像闪电雷霆;休息的时候,流水一样散漫;学习的时候,却像军事上实施进攻一样集中优势兵力。这样的训练才能使自己越来越具备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方法之七:空间清静
这个方法,非常简单,当你在家中复习功课或学习时,要将书桌上与你此时学习内容无关的其他书籍、物品全部清走。在你的视野中,只有你现在要学习的科目。这种空间上的处理,是你训练自己注意力集中的最初阶段的一个必要手段。同学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生动的场面,你坐在桌子前,想学数学了,这儿有一张报纸,本来是垫在书底下的,上面有些新闻,你止不住就看开了,看了半天,才知道我是来学数学的。一张报纸就把你牵挂走了。或者本来你是要学习的,桌子一角的小电视还开着呢,看着看着,从数学王国出去了,到了张学友那儿了。这是完全可能的。甚至可能是一个小纸片,上面写着什么字,看着看着又想起一件事情。
所以,作为训练自己注意力的最初阶段,做一件事情之前,首先要清除书桌上全部无关的东西。然后,使自己迅速进入主题。如果你能够做到一分钟之内没有杂念,进入主题,你就了不起。如果你半分钟就能进入主题,就更了不起。如果你一坐在那里,十秒、五秒,当下就进入,那就是天才,那就是效率。有的人说,自己复习功课用了四个小时,其实那四个小时大多数在散漫中、低效率中度过,没有用。反之,你开始学习,一坐在那里,与此无关的全部内容置之脑外,这就是高效率。
方法之八:清理大脑
收拾书桌是为了用视野中的清理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那么,你同时也可以清理自己的大脑。你经常收拾书桌,慢慢就会有一个形象的类比,觉得自己的大脑也像一个书桌一样。
大脑是一个屏幕,那里面也堆放着很多东西,一上来,将在自己心头此时此刻浮光掠影活动的各种无关的情绪、思绪和信息收掉,在大脑中就留下你现在要进行的科目,就像收拾你的桌子一样。
同学们,这样的训练希望你们从今天开始就要做,它并不困难。当你将思想中的所有杂念都去除的时候,一瞬间你就进入了专一的主题,你的大脑就充分调动起来,你才有才智,你才有发明,你才有创造,你才有观察的能力、记忆的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如果不是这样,你坐在那里,十分钟之内脑袋瓜里还是车水马龙,还是风马牛不相及,还是天南海北,那么这十分钟是被浪费掉的。再有十分钟,不是车水马龙了,但依然是熙熙攘攘的街道,又十分钟过去了。到最后学习开始了,难免三心二意,效率很低。这种状态我们以后不能再要了,要善于迅速进入自己专心的主题。
方法之九:对感官的全部训练
我们讲了清理自己的书桌,其实更广义说,我们可以进行视觉、听觉、感觉方方面面的类似训练。同学们可以训练自己在视觉中一个时间内盯视一个目标,而不被其他的图像所转移。你们可以训练在一段时间内虽然有万千种声音,但是你们集中聆听一种声音。你们也可以在整个世界中只感觉太阳的存在或者只感觉月亮的存在,或者只感觉周围空气的温度。这种感觉上的专心训练是进行注意力训练的有用的技术手段。
方法之十:不在难点上停留
同学们都会意识到,我们理解的事物、有兴趣的事物,当我们去探究它、观察它时,就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比如说我喜欢数学,数学课就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因为我理解,又比较有兴趣。反之,因为我不太喜欢化学,缺乏兴趣,对老师讲的课又缺乏足够的理解,就有可能注意力分散。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有了正反两个方面的对策。正的对策是,我们要利用自己的理解力、利用自己的兴趣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而对那些自己还缺乏理解、缺乏兴趣的事物,当我们必须研究它、学习它时,这就是一个特别艰难的训练了。
首先,同学们听老师讲课的过程中,出现任何不理解的环节,你不要在这个环节上停留。这一点不懂,没关系,接着听老师往下讲课。你在研究一个事物的时候,这个问题你不太理解,不要紧,你接着往下研究。你读一本书的时候,这个点不太理解,你做了努力还不太理解,没关系,放下来,接着往下阅读。千万不要被前几页的难点挡住,对整本书望而止步。实际上,在你往下阅读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后边大部分内容你都能理解。前边这几页你所谓不理解的东西,你慢慢也会理解。
如果你对这些内容还缺乏兴趣,而你有必要去研究它和学习它,那么,你就要这样想,兴趣是在学习、掌握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培养的。
第2个回答  2008-06-14
这是你进化前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一个人可以凭小聪明得到高分,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更不用那这去高考考场赌博了!只有掌握了真才实学才是硬道理!
至于你说的成绩反而低了是比较正常的,因为你正在用自己所学去判断问题而不是猜,而且高三确实有压力,千万不能主动退缩,不能因一时失落而自暴自弃。当初我高三上下成绩差异很大,但我觉得学到的总部会让人失望,高考大获全胜,现在在享受我的大学生活呢!呵呵,加油!
第3个回答  2008-06-14
实实在在的告诉你,觉得压力大,说明压力不够大!说明你有很多选择,你很纷杂。

如果真的路只有一条,压力会激励你奋进。

要反省自己。如果不原意在此刻走艰难的路,也要坦然面对自己选的平坦的路。可是平坦的路注定是平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