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读一年级,语文老师要求每天阅读。怎么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2

我儿子二年级,我是每天上午朗读,下午跟晚上才允许他阅读。我下面会谈一下我的经验,我们先从怎么让孩子阅读开始。

如何让孩子阅读?

我孩子也是一年级,语文老师要求每天阅读,我给孩子买了老师要求的书籍。孩子根本就不喜欢看,只有在我的催促下,按要求完成,老师说的每天两篇或者半个小时,其他时间根本就不会去读书。

因为是在我严逼之下读的书,所以可能造成的逆反心理,平时只要看到书都是很讨厌的。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我暂停了老师的这个要求,自己改变的策略。

我再也不按照老师的书单买书了,因为老师买的书都是有"功利"性质,或者说有文学性。

我观察孩子喜欢看什么东西,喜欢聊什么东西,最后我发现我儿子就是喜欢看那些脑筋急转弯,还有喜欢说那些冷笑话。

就像男生追女孩子一样,总要投其所好,在结婚生子洗衣做饭之前总要约一下会,谈一下恋爱,看两场电影,才能够慢慢的牵手,才能够……自己脑补。

于是我给他买了很多冷笑话的书和脑筋急转弯,而且都是带很多图画的像绘本又有点漫画性质的。果不其然,鱼儿上钩了,他开始看了,而且看得津津有味,他一个人看得哈哈大笑。

鱼儿就这么上勾勒。。。

怎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

我觉得你这句话应该是有问题的,阅读本身应该是都有效的,只是有些知识我们暂时用不到,还有是因为你阅读相关方面的知识太少,所以记住的东西不多。

跟我儿子聊天,他也跟我分享过,他看了很多书都记不住。关于这个问题我是不需要分析总结的,因为我自己有亲身经历。

我总结了以下三点;

第一,无非是相关方面的知识接触的太少,我一直认为知识就像知网一样,是一根一根线,一个一个格子织的,对于小孩子来说,都是一片空白,看一本书可能补充的只是一根线条,所以记住的东西很少。

第二,知识只有输入却没有办法输出,等于是我们去学习的某项技能,却没有办法实践。

第三,阅读不够系统,一会儿科学,一会儿 历史 ,一会儿唐诗,一会儿宋词,没有系统规划。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答;

我发现孩子跟我说看了很多书,却记不住什么内容的时候。我主要是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帮孩子买书收集书的时候,我会比以前更加系统和保持连续性。比如说他看 历史 ,我会帮他安排了一阵子,都是看 历史 ,甚至是那半年都是看 历史 ,然后我会准备很多关于 历史 的书。

学校要求开始背诵唐诗宋词。我要求他每天读二十首唐诗宋词,然后我给他买了很多,什么漫画唐诗, 搞笑 唐诗。唐诗宋词背后的故事等等这一类的书给他自由阅读。增加他对唐诗宋词的理解,也加深他对唐诗宋词的记忆。

第二,帮助孩子输出。就是让他说出来写出来,让他感受到知识的应用和价值。如果我身边有同龄的孩子或者家里有哥哥妹妹,那最好是搞相关小知识比赛 游戏 ,知识只有用出来了,他才会感觉到有价值,他才会有更多的动力去学习,可以加深知识的记忆,更深的理解。

我们家是只有一个小孩,然后农村邻居的话基本上也不怎么读书。于是我把自己充当了他的小伙伴。我跟他玩各种知识竞赛小 游戏 ,知道的时候我就跟他讨论,不知道的时候我们就一起去查资料。玩唐诗宋词,我们都是我说上一句他说下句,谁要是接不上来谁就不许吃零食。当然这里要注明一点,大人也要懂得谦让,直到适当的时候要放一下水。不能以大欺小,占着自己知道的多啊,要把自己当成孩子一样。

关于好词好句积累。

这方面的东西我们家是没有做,因为我本人认为好的文章都不是好词好句堆出来的,而是有思想,有灵魂,有重量的。

当然我也是不反对好词好句积累的,但是我觉得一开始就让孩子去做这些抄写和画笔记,会影响到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因为这些东西的干扰也不能深度阅读,反而得不偿失。所以我建议这些东西可以在四年级之后,去引导孩子做读书笔记。写读书有感的话,我建议初中开始。

阅读量发生了变化,质自然会发生了变化,一个成语,一个描写,他在书上看了100遍,他可以随口吐出来,根本就不需要去记忆或者做笔记。

而且这些应用的话,我觉得家里面没必要增加孩子的负担,学校有这方面的课程安排,你只需要帮孩子积累就好了。

孩子上了小学,确实要开始阅读了。

家长你能坚持给孩子读课外书,非常值得肯定。


不过,阅读要讲究内容和方法,否则事倍功半,效果大打折扣。

举个真实的例子。

五年前,我给一个六年级的男孩子辅导语文。第一次见面,我对他的印象很好。他读过很多书,对不少经典细节非常熟悉。他尤其喜欢政治,老是拉着我谈普京的经历。

大家肯定迷糊了:这么优秀的孩子,语文还要补习?

没错,他的语文的确需要补习。他的语文阅读理解经常错到一半,作文不及格。

为什么呢?

他涉猎面很广, 但是概括能力、抓重点的能力没有培养得起来 ,常常一篇文章读完,文章讲了什么说不出来。可想而知,阅读理解的概括段落大意、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等题目,他做得有多糟糕。

他旁征博引,能说会道, 表达却没有重点 ,常常让听的人云里雾里。体现在作文上,便是常常跑题,写了200-300字了,还不知道要写啥。

从这个学生的例子,家长你应该看出来了,在为孩子读课外书之后,一定要多问孩子几个为什么。


此外,在小学低年级,家长最好要让孩子读一些文化经典,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常识。

我接触到很多学生,到了小学高年级,基本的文化常识一问三不知。

女娲补天,不知道。精卫填海,不知道。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不知道。……

每次碰到这样的情况,我都觉得挺惋惜的:都是些聪明的孩子,咋没好好培养呢?

(附录:小学1-4年级必读书目。)


希望我的工作经验能够帮助到你。

感谢阅读,欢迎评论和转发。

老师要求孩子每天阅读,这个 习惯很好! 怎么阅读比较好呢?

一年级的孩子识字量太少,他自己阅读有很大的困难,家长必须做到:

1,和孩子一起买书,孩子喜欢的书。喜欢他才有兴趣阅读。

家长双休日和孩子一起去书店买书,买孩子喜欢的书,孩子喜欢他才喜欢阅读,喜欢看,培养孩子的 兴趣爱好。

2.最好的方法是和孩子一起去书店,席地而坐,看起来。

因为家庭买书,书很贵,买了孩子不一定喜欢,我们这里有一些家长,利用双休日,和孩子一起去书店看书,既 省钱,看的书又多,让孩子博览群书。

3. 为了培养孩子多识字,最好让孩子 看童话书,孩子记住了故事情节,也多认识一些字。 为他自己阅读打下良好的读书基础。

4.一年级的孩子识字量太少,家长要和孩子 一起读,不要你读他听!阅读结束再让孩子复述一遍,培养孩子的说话能力。

5. 通过阅读画本,边读边教给孩子观察方法, 问孩子,画面上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教给孩子观察顺序, 不能一会看天,一会看左边,一会看地……!要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等。结合画册给孩子讲解一下。

一年级的孩子识字太少,限制了他的阅读, 要在家长的辅导下阅读,边讲边读,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说话能力。培养孩子的观察习惯和方法。

小学老师一枚,之前教数学,今年转三年级语文,对阅读的方法有一点小小的体会,共同探讨一下。

1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阅读的兴趣,孩子是不会静下心来阅读的,所以家长要和老师一起培养。

首先要看看孩子对哪方面的书感兴趣,比如童话、科学、神话、蕴含道理的小故事之类,知道了孩子的兴趣,就可以有的放矢,针对其兴趣方面努力。

2坚持

有了阅读的兴趣,就要坚持,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家长需督促孩子每天坚持阅读,固定的时间开始阅读,每次阅读固定的时间。把孩子的阅读变成了一种习惯。

3陪读

一年级小学生识字少,所以阅读以带拼音、图画的书为主,无论是看图画还是读故事,家长都尽量陪读,给孩子阅读方面的帮助,并且要表现出对阅读的内容感兴趣,这样孩子会期待着与家长一起阅读。孩子可以单独阅读时,家长最好也坐在旁边读书,家长以身作则的榜样,给孩子营造一种大家都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4讲故事

从刚开始的家长给孩子讲故事,慢慢发展到孩子给家长讲自己阅读的故事,可以培养孩子的理解、记忆、语言表达能力。孩子知道的故事多了,在小伙伴心里成了“故事大王”,老师也会喜欢这样优秀的学生,孩子的自信心也得到培养。

5奖惩

孩子把故事讲好了,可以进行相应的奖励,口头、物质均可,如此孩子便有了更大的动力去主动阅读,以求获得更多的奖励。若是其他方面出现问题,也可以用减少阅读进行惩罚。孩子心中便会觉得,原来阅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女儿读一年级,语文老师要求每天阅读,怎么样的阅读才是最有效的?

语文老师的要求是没错的,每天阅读一定时间,尤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后,这会成为孩子将来继续学习强大的能力支撑。

但有些父母可能对于孩子怎样阅读才最有效,缺乏正确的认识,那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怎样阅读才最有效呢?羊老师的建议是:

1.选择孩子感兴趣的内容读

对一年级的孩子而言,培养孩子喜欢阅读的兴趣,胜过盲目的看许多书。所以,在阅读什么书上,可以尽量顺着孩子的意思。父母不必过度按照自己的意思来要求孩子。

2.选择图文并茂的图书

一年级的孩子,对读书还没有那么迫切的需求,也没有那么高的阅读自觉性,所以,父母可尽量考虑给孩子购买图文并茂的图书,这样可以有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3.父母陪孩子一起读,并能进行讨论

如果允许的话,父母最好能陪孩子一起读,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了解阅读中遇到的生字生词,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孩子阅读的兴趣。

最主要的是,在孩子读完书之后,父母可以试着和孩子共同讨论一些问题,在和孩子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既可以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增进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让孩子给父母讲故事

阅读是吸收的过程,而我们更需要培养孩子能自由倾吐的能力,所以,孩子看过书之后,能把内容倾吐出来的过程更为重要。

父母可以试着常常让孩子给自己讲故事,如果孩子能给自己讲故事,既可以不断强化孩子阅读的需要,也同样可以培养孩子组织语言和表达语言的能力。

5.坚持不懈,形成习惯

刚才已说过,能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这才是最大的收获。所以,让孩子阅读不要想起来一阵子,最好能给孩子每天规定一定的阅读时间,一年级的学生,阅读时间在半小时左右则可。

只有孩子慢慢养成了习惯,这才是阅读的最大收获。

只要孩子能坚持阅读,就会有不少的收获,但掌握正确的方法,可能让你的收获进一步翻倍!

题目:阳光阅读最有效,积四十年之经验:雨露滋润禾苗壮

爱,兴趣,正确是阳光阅读,事半功倍。强制,被动的阅读不会有效,会起反作用。四十多年自读与教学生读,经验是雨露滋润禾苗壮。

一、养成教育从娃娃起重要的是爱与兴趣的培养。时时事事抓读书的爱与兴趣,如从看图起,从画画起,从演戏起,从 游戏 起,从识物起,从视频起,从交流起,从玩具起……读书在一切中体现,贯穿,传递,熏陶……

二、正确选择书是重要环节。1、根据孩子的年龄、个性特点、爱好来选择。一年级七八岁选图文并茂的书,有故事情节的,有趣的,初始简单的……之类。性格慌浮的选择那些精细的认真的之类;脾气暴躁的选择温良恭俭让之类;拖拖拉拉的选择雷厉风行之类……从爱好说,爱猫狗的读动物世界,爱花草看植物世界,爱星月的看天文世界……

2、结合课文和教育部推荐书进行选择。

3、和孩子一起进行选择。主要给孩子当好参谋。

二、阅读前要做好三件事:1、要有计划。专门与多门结合。要链接。2、家长先看看,心里有数。3、要有时间长短和内容多少的安排。

三、阅读的过程与方法。1、家长有激发兴趣的引言。2、陪读时的指导。这是重要的方法。什么地方一笔代过,什么地方详细解说,那些要强化记忆,那些要联系实际等等。3、读完了家长略述内容,孩子再叙述内容。4、要提问略略讨论。有所收获。

四、注意事项。1、要耐心听孩子的叙述。2、不要耍脾气,训斥。3、不纠缠生字词,但要注意常用字词。4、读完要奖小红花小红旗之类。

周末,有个妈妈向我抱怨,说自己的孩子看了很多书,却好像没有看过一样,不但记不住书里的内容,有时候甚至连里面的人物都感觉很陌生。其实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家庭教育指导师高闰青在她的《家庭教育:为孩子的成长打好底色》一书中提出: 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家长的引导密不可分。 那要怎么引导孩子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引导孩子自己讲故事。


首先,讲故事能够让孩子学会并熟练运用各种词汇


孩子对语言的学习是一种模仿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是从简单到复杂的,也就是从“词语”到“句子”,再到“段落”的过程。


孩子要把看到的、听到的故事讲述出来,就需要细心地观察,运用听到的或者看到的“关键词”串联起来,用故事情节的意境和情境,对它们进行生动的描述、形象地模仿,最后再准确地表达出来。


其次,讲故事是亲子之间交流互动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故事的情节会体现孩子的心理活动、思维方式和交流方式。讲故事既是孩子 情感 倾诉的机会,也是父母聆听孩子心声的机会,更是和孩子一起分享人生乐趣的机会。


通过听孩子讲故事,可以让父母掌握孩子的心理动态,和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加深对孩子的进一步了解,并及时给孩子们输入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最后,培养孩子的说服能力和领袖气质



不然他就不能保证别人能够有耐心把故事听完,无法达到把别人引向故事主旨的目的,这样也就失去了讲故事的意义。


而这也是一个领袖对大家做的事情——开口就抓住公众的心理,然后顺势引导,最后率领大家完成自己的宏伟蓝图。


通过讲故事,孩子可以进行反思,反思自己在故事中的作用,吸取故事里的经验教训,或者懂得这个故事对自己人生的启迪等等。这样一来,完全不用担心孩子的阅读效果了。

我孩子在一年级的时候老师也要求必须每天阅读,为此老师还专门发了一个阅读银行小册子,用来检查孩子们每天的阅读量。

给孩子选书要选择有拼音的故事书。

我的孩子在一年级开始掌握拼音阅读的方法,所以按照老师要求准备的都是带拼音的书籍,而孩子比较喜欢故事书,就按照他的要求给他买的感兴趣的故事书。而实际效果也很好,孩子对于老师的阅读安排并不排斥,每天都超过老师要求的阅读时间。

孩子读书时必须用手指着字。

在孩子读书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经常有漏字的毛病,这大概是故事书内容比较熟悉的原因吧。所以我要求孩子必须用手指着字一个挨着一个的读,这样做一是可以让孩子养成手眼配合的习惯,二是降低孩子的速度,培养认真阅读的习惯。

读书时家长要在身边随时发现错误并纠正。

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当然会有错误,如果放任不管就会形成错误的认识。所以家长一定要在旁边监督孩子的阅读,发现错误立即给孩子纠正,让孩子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另外老师还告诉我们,如果孩子能够养成读书的习惯,那在孩子低年级的时候不用管他读什么书,只要愿意读就行。然后在孩子5、6年级的时候在给孩子选择性的读书就可以。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要求自已的学生课外多读课外书籍,其根本目的是:扩大学生语言文字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个要求,是和现行《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是一致的。

但问题在于必须通盘考虑。

孩子入学以后,小学至初中,都是学习基础知识的阶段,除语文以外,还有数学,思品, 历史 ,地理,音乐,美术, 体育 ,英语等课程。如果各科老师各强调各的重要,每科老师每天都给自已的学生布置30分钟的课外作业,受苦的就是孩子了。

再回过头来说说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问题。

要培养孩子把阅读作为自觉的行为,必须给孩子营造一个能够阅读的条件和氛围,再引导孩子喜欢阅读,对阅读产生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产生情趣,有了情趣,就会形成终生的志趣了。

如果只是空头号召,即教号召书,要学生必须完成各科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又要去进行海量阅读课外书,(除开偏科外)是不现实的。

根据我自己经验,给您提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对您有用。

一、家长引导孩子读书,要对阅读的目的和地位心中有数,注意因势利导。

1、一年级孩子阅读,要服务于巩固所学汉语拼音和汉字知识,使之及时转化为初步阅读能力。 尽量选择内容上紧密联系课本和学生生活实际的书,形式上图文并茂,带有拼音注音的书,频繁出现刚刚学过的汉字的书。

2、针对阅读题考点题型进行训练。 家长要大体了解一下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看一看小升初和一年级期末语文试题,了解阅读题考点和题型,以便在引导孩子读书时,适当针对考点进行一些训练,提高孩子语文考试成绩,增强孩子信心。

3、为训练半自动化的理解性阅读做准备。 在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就要务必使孩子阅读能力,特别是默读能力达到这样的熟练程度:能够边阅读边思考,一眼望去,能够把握住一个长句子的整体意思。这是孩子终生学习的基础工具,也是错过了有利时机再也学不会的能力。所以,在开始教一年级孩子阅读时,就一定要让孩子练习,一口气流利地读出一个完整的句子的方法,而不是一个词语一个词语往出蹦。

4、读与说写结合,以读促说写。 例如,孩子读完一篇文章,可以让他说说文章讲了什么内容,他有什么体会。有时,也可以让孩子写出自己的感受。但是,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一定要把握好“度”,防止太急功近利,影响孩子阅读兴趣。

5、背诵积累一些经典诗文,从小积淀孩子的文化底蕴。 让孩子在了解这些经典诗文表层意思基础上,囫囵吞枣背下来就行,多多益善。

二、掌握孩子的阅读心理,着眼兴趣和理解,引导孩子读书。

1、阅读是孩子个体的实践活动,要增强孩子阅读的自主性。

(1)让孩子自己选择阅读书,遇见属于他自己的书。 没有不喜欢书的孩子,孩子不喜欢的是你强塞给他的书。一年级孩子起初曾经喜欢过的书有脑筋急转弯、 搞笑 、《丁丁历险记》等。让孩子起初先读符合他兴趣爱好口味、适合他理解能力的书。起初唯一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没有兴趣,一切都是空谈。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参考,让孩子自己去选择。例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中一年级推荐书目、《唐诗三百首》《论语》《老子》等都可以根据需要推荐给孩子,也可以带孩子去图书馆,让孩子自己试读挑选。

(2)逐渐由家长读给孩子听变为让孩子自己读。 建议向孩子推荐带有图文拼音、故事性强的书籍,便于孩子自己阅读。我从小就非常喜欢听爷爷讲民间故事、听妈妈读民间故事,后来不由自主自己读起了民间故事和小说。

2、增强阅读的系统性,便于孩子理解记忆。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结合课文学习,同步阅读与单元主题相同的一系列文章,也可以让孩子读课文节选的整部原著。还可以一个阶段都读同一位作者的一系列作品。例如,在引导孩子听了杜甫生平故事后,按照创作年代顺序诵读杜甫的一系列诗歌。这样有助于孩子知人论世,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系统记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