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保持清醒,理性思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9
        这本书读了很长的时间,全本书读了两遍,有些地方读了三遍,第一遍的时候,感觉自己没太看懂,便刷了第二遍,但是很奇怪,还是没怎么懂。

       这本书主要研究了群体,对群体做出来讨论。乌合之众的解释是:像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这本书强调了群体的愚蠢性,也讲述了一些人为什么在一个群体中有较强的影响力,它提到,其实真正具有超强影响力的人不是因为他有多少的才华,而是他对他所坚持的东西有多么的信仰,即对此有多么的确信和坚定,这种固执几乎是到了一个疯狂的边缘,它还提到,比起才华,一个人金钱的多少对一个人的影响力更大,而一个人不断的提高自己影响力的方法便是断言、重复、传染

对于群体,它认为群体的智商是低下的,它提到,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人意愿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被感安全的归属感。说说自己吧,平时的我是一个蛮有主见的,但是在一个群体中,我就发现,很多意见啥的,我根本就不愿意提,就顺着他们的思路,可能自己的影响力不够吧,然后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就可以保持足够的清醒,就可以做出相对来讲比较客观的判断,更理性一些,犯错的几率会小很多。

       群体还有一个特点,当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群体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它可以快速的成就一个人,同样,它也可以快速的毁掉一个人,在做一些你自己可能觉得不正确的事情之时,在群体里面,你可能就做了。比如: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本来每个人都在等红绿灯,但是,有一个在还是红灯的时候走了,这时,便会看到有一群人一起走了,他们原本是愿意等的,只是现在有一个人先走了,所以,在一个群体里面,他们失去了原本的自制,开始放肆。

       其中,还有一些让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些观点,主要是因为它和我的观点有所不同,在这本书中,它谈到了关于教育的一些看法,它认为,教育既不会使人变得更加道德,也不会使他更幸福;它既不能改变他的本能,也不能改变它天生的热情,而且有时只要进行不良的引导,即可害处大于好处。这一点我其实不太赞同,我认为即使是当今,我认为教育对人的益处大于害处,不可否认,当今有一些人开始了高科技的犯罪,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在也正是由于教育,涌现出来了许多的精英,之后作者否认了现在这种在教室的教学方式,但是,就目前来看。北大清华的学子在很多时候的确比普通学校的学生厉害,在很早以前,我自己其实蛮嫌弃那种超级学霸,可是,后来,我开始改变了对这件事的看法,当我近距离的接触了一个这样的人时候,我便发现,是真的很优秀,而且,并不是死读书,死读书的反而是一些成绩中等的人,他们其实在很多方面都很优秀,不仅仅是学习。

        或许,勒庞的观点十分激愤,甚至充满偏见。他认为群体没有理性、不看事实、不接受讨论、思想极端。没错,《乌合之众》这本书并不算严谨,比如认为妇女是没有进化好的落后物种,拉美人是较为低下的民族等等。书中的结论大部分都来源于经验和观察,并不算科学的研究方法。但《乌合之众》的价值在于,它精准的描述了群体社会的种种问题,因此极具现实意义。它时时刻刻都在提醒我们,在这个群情汹涌的时代,我们需要时时警惕,不断反思,保持清醒,理性思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