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身边有很开心的事情,可是自己却开心不起来?

如题所述

其实我也有这样的感受,而且越来越强烈。当然最近尤其强烈是因为遇到了一些挫折。但是细思根源,我觉得跟自己的高中生活有很大关系。高中以前,我所在的学校竞争都不算激烈,起码在我看来是这样,只要稍微用心学习,每一学期期末我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所以,我一直懒懒散散,不争第一,但最差总不会落出前二十。这个阶段我虽然有烦恼,但都是懵懵懂懂,不大放在心上。学习也算是游刃有余。

高中,因为某些契机,我转到了一所非常优秀同时竞争非常激烈的中学。按从前的学习力度,我的成绩只能掉车尾,这给我带来了非常大的落差。所以,为了保持从前“成绩好”的角色,我简直得用命去拼。当然其间也有父母给的压力。高中三年,为了最大限度地挤出时间,我几乎放弃了所有不必要的社交,没有任何兴趣爱好,故意使自己对外貌保持钝感。结果是好的,我也不后悔,知足了。但是在青春期关键的三年里,我没有很好地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而是一直坚持“唯成绩论”,也没有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换言之,一切事情我都习惯于自我消化自己解决,不大习惯求助友人,同时我的自我认知也是不全面的,这就造成了不良的结果。

本来大学我应当在自己的短板上有所补足的。事实上,也有一些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的观念也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非常在意成绩,然而大学四年宽松的自学氛围我并没有适应,成绩不理想。单单这一点就足够使我对其他成效视而不见了。父母一直非常在意我的成绩,并且不断向我提出其他要求,“学分绩还是高一点能保研最好”“多锻炼身体你太胖了”“多交朋友,情商要高一点,要会做人”“女孩子要学会打扮”.......我交的朋友不多,他们也不会常常唠叨我,听到的这一类声音最多的就是来自父母。

所以,我的自我认知就是我不完美,我缺点很多,我要不断地学习,然后满足他们的期望才行。父母几乎不会提及我的优点,我甚至觉得大概在他们心里我没啥其他优点,除了“成绩好”,可惜如今这一点也不算我的优点了。我觉得自己除了保持“成绩好”的角色以及不断满足他们的期望之外,没有别的方法可以使父母感到满意了。我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我必须在未来完成他们定下的一个个小目标,我才是他们的“好女儿”,否则我不是。我不知道如今的自己还有什么优点。在他们心里。

真是自卑又自傲的扭曲心理。我一直不满意现状,我一直不能接受当下的我,一事无成的我,我一直期待未来的改变以及未来目标的实现。当我一直向前跑的时候,抑郁并没有那么强烈,至少还有希望。当我中途遇到障碍的时候,我的困惑就爆发了。我只能一步一步不停地向前走么,我能停下来歇歇么?是否人生规划的每一步都不能出错,时间一点都不能浪费在“无用功”上?当我停滞不前的时候,我就是个失败者么,我就什么都不是了么?

我想我如果能够开心起来,那是因为:父母无条件地爱我,爱我现在的外表,包容我内向的个性,不是因为“成绩好”爱我,不是因为“我有出息”而爱我,而是因为二十年朝夕相处的陪伴父母与子女之间自然的 情感 联结而爱我。我不必如履薄冰提心吊胆不敢下错人生的每一步棋,父母愿意给我机会让我自己闯荡。父母爱我,爱过去的我,现在的我,而不仅仅是他们想象的未来的我,理想的我。

或者说,我改变不了父母,我可以改变自己。接受自己的现状。无论未来是否改变,此时此刻,爱自己,相信自己,悦纳自己。这样或许才能活得开心自信一些。我对自己很满意,我就是这样的我,未来是好是坏都是因为自己的选择,不怨恨自己,接受自己的一切。我是很好的,未来无论怎样,至少我都可以自己开开心心地活下去。

其实我也有这样的感受,而且越来越强烈。当然最近尤其强烈是因为遇到了一些挫折。但是细思根源,我觉得跟自己的高中生活有很大关系。高中以前,我所在的学校竞争都不算激烈,起码在我看来是这样,只要稍微用心学习,每一学期期末我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所以,我一直懒懒散散,不争第一,但最差总不会落出前二十。这个阶段我虽然有烦恼,但都是懵懵懂懂,不大放在心上。学习也算是游刃有余。

高中,因为某些契机,我转到了一所非常优秀同时竞争非常激烈的中学。按从前的学习力度,我的成绩只能掉车尾,这给我带来了非常大的落差。所以,为了保持从前“成绩好”的角色,我简直得用命去拼。当然其间也有父母给的压力。高中三年,为了最大限度地挤出时间,我几乎放弃了所有不必要的社交,没有任何兴趣爱好,故意使自己对外貌保持钝感。结果是好的,我也不后悔,知足了。但是在青春期关键的三年里,我没有很好地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而是一直坚持“唯成绩论”,也没有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换言之,一切事情我都习惯于自我消化自己解决,不大习惯求助友人,同时我的自我认知也是不全面的,这就造成了不良的结果。

本来大学我应当在自己的短板上有所补足的。事实上,也有一些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的观念也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非常在意成绩,然而大学四年宽松的自学氛围我并没有适应,成绩不理想。单单这一点就足够使我对其他成效视而不见了。父母一直非常在意我的成绩,并且不断向我提出其他要求,“学分绩还是高一点能保研最好”“多锻炼身体你太胖了”“多交朋友,情商要高一点,要会做人”“女孩子要学会打扮”.......我交的朋友不多,他们也不会常常唠叨我,听到的这一类声音最多的就是来自父母。

所以,我的自我认知就是我不完美,我缺点很多,我要不断地学习,然后满足他们的期望才行。父母几乎不会提及我的优点,我甚至觉得大概在他们心里我没啥其他优点,除了“成绩好”,可惜如今这一点也不算我的优点了。我觉得自己除了保持“成绩好”的角色以及不断满足他们的期望之外,没有别的方法可以使父母感到满意了。我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我必须在未来完成他们定下的一个个小目标,我才是他们的“好女儿”,否则我不是。我不知道如今的自己还有什么优点。在他们心里。

真是自卑又自傲的扭曲心理。我一直不满意现状,我一直不能接受当下的我,一事无成的我,我一直期待未来的改变以及未来目标的实现。当我一直向前跑的时

因为你身边高兴的事和你无关。

有开心的事,却不是你开心的事,你的心情太沉重了,你身边的开心事,都压不住你的不开心,所以你开心不起来。

不要让自己不开心,不要让自己不愉悦,太多太多的事情,不去想就没事了。

遇事换一个思考方式,也许不开心的事,就可能变的开心了。

每天给自己一个微笑。

谢邀请!

先说一个故事吧。

一个女孩出生在一个很富裕的家庭,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可以说,在物质方面,父母都会毫无犹豫的满足她。

为此,女孩的同伴都羡慕她,羡慕她漂亮又价格不菲的公主裙,羡慕她过生日时父母送她的限量版的布娃娃。

所有人都认为女孩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孩,是上帝的宠儿,但女孩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女孩最开心的事不是要漂亮的公主裙,不是有足够的零花钱,而是希望父母能陪自己吃顿饭,周末能带自己去公园玩。

这些看似很普通的事,对她来说却很难。

因为女孩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年最多回来两次,每一次都是短暂的相聚……

人呀,各有各的孤独,各有各的落寞,也各有各的欢喜。

因此,别人认为很开心的事,自己有可能认为很普通;别人看到的光彩夺目的一个人,也许正经受着痛苦的挣扎。

只有深入的了解自己,才会找到快乐的源泉!

现在的人压力很大,尤其是35岁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车贷、房贷、孩子教育支出,每一项都像是一座大山,压的你喘不过气来。在外的强颜欢笑也仅仅是为自己能够获得安身立命的手段而已,心力交瘁只为博得他人一笑。有时候看到家人能够无忧无虑的欢笑,我也不敢太过安静,想着怎样才能保持这样的安详欢乐而不用为生计发愁,我也只是简单的笑一笑,家人的理解才是你前进的动力,不能一味的付出没有回报。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清晨打开窗

上班族为了生活在奔波,脸上没有笑容,脚步沉重。

学生因为早起赶着上课,脸上没有喜悦,冬日的早起已经耗光了早上的好心情。

有人在笑着,脚步轻快,她刚得到了一个升职机会,恭喜。

有人在笑着,推着婴儿车,看着自己的孙儿,满脸笑容。

关上窗,拉上窗帘,转身面对的才是自己的世界。

身边有很开心的事情,可自己却开心不起来,为什么?

因为与你无关,你的关注点不在那上面,另有心事,无论他们怎样制造开心,怎样开心,而你始终参与不进来。

一是有更纠心的事情,让你痛苦万分,如亲人的故去,事业的失败,工作的重大失误,或疾病的折磨,或担心自己心藏的秘密将要失秘,而使自己处于尴尬境遇纠心。

二是有更牵挂的事情,如与心上人分别,或将要与心上人相见,或知己绝离,亦或许是绝地自卑,认为自己贫困聊倒,低人一等,抑郁成积等等。

这些纠心痛苦,或牵挂分心,那你肯定是融入不到开心的环境中去的,尽管近在眼前。而这样的分心,外人无法了解,更不会感同身受,所以是如此的别样,显得格格不入。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才下心头,又上眉头。呜呼!

你感觉到不幸福不开心,那是你不满足,而且是和别人在比幸福比快乐,肯定是没法感觉到幸福开心的呀。不顺时想想一切都会过去的,不会一直不顺,发现身边的一些小快乐,也可以自己去制造一些快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多和性格开朗的人接触接触。第一,因为彼此都认为在一起已经习惯了,如果有一天离开了,反而不适应,所以从思想上不能接受不在一起后感到的不舒服。 第二:可能因为彼此还是在乎对方的,还是爱着对方的,只是没有一个人去主动地营造快乐的气氛。第三,既然还以一起,那么你们只是忘了还真爱这彼此。人活在世什么事都要看开点,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随条件而己要知足和满足。才能开心每一天!

我您的别有用心良苦,是想让我聊聊自己那些不开心的事吧,心里的烦恼郁闷不是知心的朋友又岂可对外人倾诉!

苦涩其实也是一杯茶,在光影中氤氲,适合在冬日傍晚双层玻璃窗的丝绒窗帘后,一人独品,不管苦丁,还是金银花都让人心绪安宁,感觉敏锐,能够像放电影一般在你自己心灵的银幕上,将过去的种种回忆细节一篇一篇地展现, 情感 波动的故事一帧一帧的播放,这其实是清理 情感 垃圾的过程,在年根前做这样的打扫卫生很有必要,它其实也是精神恢复,身体 健康 的手段。

年纪增长,能让人为之一振的事已经变得很稀罕了;同样能让我变得忽然忧伤起来的事,不是没有,只是被伤害过的灵魂已经自动垂下光幕,将那些不开心拒之门外。诱惑、悲伤、焦虑、抑郁想要拥抱你,可这些早已昨日黄花(可不是大闺女,即便大闺女也已过了春心萌动的青春期,何况家庭幸福,妻贤女乖,更没必要去讲 情感 故事,甚至去扮演其中角色,将混乱带入平淡生活,焦头烂额。)现在的状态——你来我接,你去我挥,来过不知道,去了还以为在身边。您开心也好,忧伤也罢,老僧在这边给您合十了,您好!不送![呲牙][呲牙]

可能那些开心的事情后面都有悲剧吧!

就像“星爷”的电影,我们看是“喜剧,对他来说是“可能是他经历吧”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