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林徽因的经典评价

如题所述

一、综合评价

在民国著名才女中,林的才情比萧红、张爱玲更全面,她的人生也更幸运。她不仅最早加入新月社,而且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都颇有建树。她几乎象征着一个时代的色彩,才华出众,容貌美丽,感情生活如春天的童话,幸福浪漫。

在林的作品中,建筑师的科学精神与作家的文学气质融为一体。她的学术论文和考察报告不仅有严谨的科学内容,而且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和赞美了祖国古建筑在技术和艺术方面的精湛成就,使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

在文学作品中,古建筑的形象常被用作比喻。如《深笑》一诗中,用古塔檐上无数风铃的声音比喻清脆悦耳的笑声,贴切、新颖、独特。

由于她精通文理,在建筑和文学创作方面表现出惊人的才华,在20世纪30年代享有“才女”的美誉,并被列入当时出版的《四千当代中国名人录》。

第二,对他人的评价

1.小甘:我听说银辉得了很严重的肺病,经常要卧床休息。但她看起来不像病人,穿着骑马服...她说话时,别人很难插话。银辉的健谈绝不是已婚女人的八卦,而往往是有学问的、有见地的、犀利的、快速的批评??她从不拐弯抹角,模棱两可。

这种纯学术的批评,从来没有人记恨过。我总是对银辉非凡的艺术理解力印象深刻。(小甘:才女林)

2.冰心:“她很漂亮,很有才华。”当比较林和陆小曼时,我认为林是“漂亮的”,而陆小曼不是。几乎所有和林一起长大的堂兄妹都能详细描述她的穿着、举止和谈吐是如何让他们倾倒的。(陈仲瑛:人们记忆中的林银辉——采访手记)

3.张幼仪:当她知道徐志摩爱谁的时候,她曾经说过“徐志摩的女朋友是另一个思想更复杂,外表更漂亮,脚完全自由的女士”。(张邦美:小脚和西装)

4.文洁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有一个像达芬奇一样的通才。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画家,还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机械师和工程师。林是中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多才多艺的人物。

她在建筑方面的成就无疑是主要的,但她在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方面也有成就。”(文洁若:《才貌可兼——林剪影》)

5.卞:“她天生是个诗人,热爱戏剧,也学过舞台设计,但她是她丈夫梁思成的同事,梁思成是中国建筑史上著名的建筑师。从表面上看,她主要是后者的有效合作者,但实际上她是他的灵感来源”。(卞:窗内窗外——记林)

6.费正清:在沈从文的眼里,林是“艳女”,而在后世,小李称林为“艳艺人”。威尔玛认为,林“可以用她敏锐的洞察力在任何艺术上留下自己的印象”。

林“喜欢热闹,受人仰慕”,这也可以从林在文艺沙龙的高谈阔论中得到印证。

晚年的费正清回忆说,林曾说,“她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作家和诗人,是一个具有丰富的审美能力和广泛的智力活动兴趣的女人,在与人交往时充满迷人的魅力。在这个家里,或者任何有她在的场合,所有在场的人总是围着她转”。(费正清《费正清去中国回忆录》)

7.李健吾:然而,恰恰是这样的林,既能承受学术的冷清与孤独,又能承受生活的艰辛与贫困。

作为世界的中心人物,沙龙被众星捧月般的崇拜者包围着。在穷乡僻壤、荒无人烟的寺庙里,梁思成不顾重病和艰辛,视察古建筑。他早年经历了富贵,有着贵族的家庭背景,被所有人敬仰。战争期间,他被困在李庄,亲自提着酒瓶上街打油买醋。当年轻人去美国旅行时,他们获得了东西方艺术的真谛,他们的英语如此之好,以至于魏飞·梅都感到惊讶。人到中年,贫病交加,却依然坚持留在祖国。

这种对林的议论,在朋友之间引起的,是另一种议论。当李健吾听说林在抗战期间病重没有离开祖国时,激动地说:“她是的女公子,是梁启超的儿媳妇。后来美国聘请他们夫妻讲学,他们拒绝了,理由是要留在祖国吃苦。”(李建武:林)

8.陈从周: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回忆说:“她(指林)指着吴晗的鼻子大声谴责。当时她虽然肺病严重,嗓子也没了,但表情和气氛真的很深情。”今天,牌楼已经随着文化大灾难而消失,但林那天的金刚吼,将永远萦绕在每一个有良知有血性的中国文人心中。

9.陈:林应该是这一批(中国女将)中很特别的一个。面对这样的女人,据说终身未娶的哲学家金的真诚,如果还非要纠缠她的情绪,最能说明她的情绪的好坏。

如果非要记住她的才华,那么她的诗文和她与梁思成共同完成的作品,都不足以展现她的全部才华,因为那些充满智慧和灵性的妙语,已经名扬天下。

如果非要记住她的执着和真诚,那么她一生的病痛,以及伴随梁思成考察的旷野中无数的老房子和寺庙,都可以证明她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真正的女人。(陈:莲花灯诗梦:林)

简介

林(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女,汉族,祖籍福建闽县(今福州),籍贯浙江杭州。原名林,其名出自《诗·大雅·思奇》:大学者徽声如百人。后来常被误认为是当时的作家“林微因”,故改名为“银辉”。

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30年代初,梁思成与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一学术领域的先驱。后来,他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文学方面,著有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翻译和书信,代表作有《你是人间四月天》、《莲花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地球上的一个四月天》最为人熟知,被广泛阅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