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是降肌酐“万金油”他用60剂中药,将肌酐405降到140

如题所述

对于许多肾病患者而言,尤其是那些已经出现肾功能不全或肾衰竭的患者,经常担心肌酐水平的升高。他们可能听说过透析治疗是降低肌酐的一种常见方法,但对于那些肌酐水平尚未达到透析门槛的患者来说,还有其他选择吗?
中医治疗提供了另一种途径。其中,中药大黄常被用于治疗肌酐水平升高以及伴有便秘的患者。大黄具有苦寒的特性,能够有效通便。
现代研究揭示了 大黄中的一些成分,如鞣质,能够降低血尿素氮水平,并调整氨基酸的组成比例,改善低钙高磷血症状况。此外,大黄中的成分还能抑制蛋白质分解,减少血中的尿素氮和肌酐等物质的含量。
大黄还具有修复肾单位的功能,能够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活动,从而保护肾脏结构。同时,大黄能够降低氧耗量和糖异生量,减少肾脏高代谢状态,从而减缓慢性肾衰竭的进程。
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几乎所有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肾衰竭的中药复方制剂都包含大黄成分,使其成为中医降低肌酐的“万金油”。
然而,由于大黄的苦寒性质,通常需要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如温阳药物淫羊藿、茯苓等,以平衡其效果,避免过于苦寒。
吴先生是一位患有糖尿病9年后发展为肾衰竭的患者。他在65岁时来到莫主任的诊所,当时他的肌酐值为405umol/L,尿蛋白为(++)。
吴先生的主要症状包括乏力、腰酸、口干口苦以及便秘。莫主任以参芪地黄汤为基础方对他进行治疗,并添加了其他中药如太子参、茯苓、生黄芪等,以治疗一个月。
经过一个月的中药治疗,吴先生的身体症状有所减轻,食欲恢复,肾功能检查显示肌酐值降至241umol/L,表明治疗有效。于是,他继续服用中药治疗一个月。
在第三次复查时,吴先生已经服用了60剂中药。他的乏力腰酸症状明显减轻,食欲增加,口干口苦症状消失。肾功能检查显示肌酐值为140umol/L。为了巩固疗效,吴先生又继续用中药调理了半年。在此后的门诊随访中,他的病情稳定,肌酐值保持在130~200之间。
中医治疗慢性肾病时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将人体视为一个整体,从五脏功能入手,解决肌酐和尿蛋白升高的根本原因。通过中药调理五脏功能,改善肾脏功能,提高免疫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达到降低指标的目的。
在中药方中,黄芪是一种常用的益气药,能够增强机体对抗原的清除能力,减轻并修复基底膜的损伤,帮助肾小球逐渐修复。丹参等活血药物能够放松肾血管平滑肌,缓解血管痉挛,改善肾脏血流量。金银花则能够抑制免疫复合物和肾脏纤维化,多种药物共同作用,达到治疗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