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一般是先调查还是先取证

如题所述

纪检一般是先调查再取证。

纪检部门受理举报后,一般会组成调查组,并安排专人负责联系举报人,听取举报人意见,并根据举报人提供的证据进行复印、收集、整理、归档。此外,调查组还会制作谈话计划,并根据计划进行询问和记录。

在调查结束后,调查组会根据收集到的证据撰写初步调查报告,并提交领导审批。因此,纪检部门在调查时,通常会先进行外围调查和取证,然后再进行询问和记录。这样可以确保收集到的证据更加真实、准确和全面,从而为后续的处理提供有力的依据。

纪检监察纪律审查谈话的方法和策略

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对抗对立、试探摸底、动摇反复、交代问题。

1、攻心为上的方法

以势攻心(政治攻心)。讲一下当前的反腐大势,和各级反腐决心,使被调查人从心理上产生畏惧,做到以正压邪。

思想攻心。以情攻心,就是对谈话对象的情感进行调动和感化,促使其心理转化。以理攻心,政策法律攻心。

2、利用矛盾的方法

同案人之间的矛盾。主犯与从犯之间互相不满以及对应负责任大小的矛盾;事情败露后相互猜疑、互不信任的矛盾。

谈话对象自身陈述中存在的矛盾。陈述前后不一,或数份陈述之间有矛盾;陈述与物证、书证有矛盾;同案人员陈述有矛盾;陈述与自然和当地风俗有矛盾;陈述不合逻辑。

3、造成错觉的方法

由于被谈话人信息的封闭,造成判断的错误,从而顺利供述。

4、选择好突破口,控制好询问节奏

提问必须做到简明扼要,层层深入,使询问调查工作顺利进行。实践中来看,常选择的突破口,一是明显暴露出来的违法事实;二是两人以上共同参与或多人知晓的某一情节或事实。

谈话中几种常用的问话方式

1、“侦察式”发问。在与被调查人初次接触或初次涉及新的重大问题时,借以了解被调查人究竟知道哪些事情,陈述内容是否真实。

2、“命题式”发问。在被调查人交待了些枝节问题,并且愿意进一步检查错误时,可采用这种办法,指定某一主要问题或主要情节,让其详尽描述,若其前后矛盾或含糊不清,可令其复述和解释。

3、“迂回式”提问。在案情复杂,被调查人防御和抵抗心理较强时,可采用此法,提出一些与主要错误事实表面无明显联系,实则有内在联系的问题,使被调查人在摸不清办案人员意图的情况下做出如实回答,堵死其推卸责任的退路。

4、“直接式”发问。在被调查人极力回避主要问题,而办案人员又掌握了一定证据时,可以用此方式,针对被调查人的要害问题进行诘问,使其没有回旋余地,不得不正面回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