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射的概念

映射的概念。函数与映射的区别与联系

设A、B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存在一个法则f,使得对A中的每个元素a,按法则f,在B中有唯一确定的元素b与之对应,则称f为从A到B的映射,记作f:A→B。

函数与映射的区别与联系:

相同点:

1、函数与映射都是两个非空集合中元素的对应关系。

2、函数与映射的对应都具有方向性。

3、A中元素具有任意性,B中元素具有唯一性;即A中任意元素B中都有唯一元素与之对应.(多值函数除外,这类函数一般不纳入函数的范畴)。

区别:

1、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它要求两个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数,而映射中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任意的数学对象。

2、函数要求每个值域都有相应的定义域与其对应,也就是说,值域这个集合不能有剩余元素,而构成映射的像的集合是可以有剩余。

3、对于函数来说有先后关系,即定义域根据对应法则产生的值域,而对于映射来说没有先后关系,两个集合同时存在。

所以函数值域中的每个数都有定义域中的数和它对应,而映射像中的元素则不一定有原像中的元素与他对应。

扩展资料:

映射的成立条件简单的表述就是下面的两条:

1、定义域的遍历性:X中的每个元素x在映射的值域中都有对应对象。

2、对应的唯一性:定义域中的一个元素只能与映射值域中的一个元素对应。

函数的定义:

给定一个数集A,假设其中的元素为x。现对A中的元素x施加对应法则f,记作f(x),得到另一数集B。假设B中的元素为y。则y与x之间的等量关系可以用y=f(x)表示。

我们把这个关系式就叫函数关系式,简称函数。函数概念含有三个要素:定义域A、值域C和对应法则f。其中核心是对应法则f,它是函数关系的本质特征。

元素:

输入值的集合X被称为f的定义域;可能的输出值的集合Y被称为f的值域。函数的值域是指定义域中全部元素通过映射f得到的实际输出值的集合。

注意,把对应域称作值域是不正确的,函数的值域是函数的对应域的子集。计算机科学中,参数和返回值的数据类型分别确定了子程序的定义域和对应域。

中文数学书上使用的“函数”一词是转译词。是我国清代数学家李善兰在翻译《代数学》(1859年)一书时,把“function”译成“函数”的。

中国古代“函”字与“含”字通用,都有着“包含”的意思。李善兰给出的定义是:“凡式中含天,为天之函数。”中国古代用天、地、人、物4个字来表示4个不同的未知数或变量。

这个定义的含义是:“凡是公式中含有变量x,则该式子叫做x的函数。”所以“函数”是指公式里含有变量的意思。我们所说的方程的确切定义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但是方程一词在我国早期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意思指的是包含多个未知量的联立一次方程,即所说的线性方程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映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1

一、定义

通常情况下,映射一词有照射的含义,是一个动词。在数学上,映射则是个术语,指两个元素集之间元素相互“对应”的关系名词;也指“形成对应关系”这一个动作动词。

1、设A,B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照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

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记作:f:A→B。

2、像与原像:如果给定一个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那么,和集合A中的a对应的集合B中的b叫做a的像,a叫做b的原像。

二、函数与映射的联系

函数与映射都是两个非空集合中元素的对应关系,函数与映射的对应都具有方向性,A中元素具有任意性,B中元素具有唯一性;即A中任意元素B中都有唯一元素与之对应。

三、、函数与映射的区别

1、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它要求两个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数,而映射中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任意的数学对象。

2、函数要求每个值域都有相应的定义域与其对应,也就是说,值域这个集合不能有剩余元素,而构成映射的像的集合是可以有剩余。

3、对于函数来说有先后关系,即定义域根据对应法则产生的值域,而对于映射来说没有先后关系,两个集合同时存在。

扩展资料

1、映射中的两个集合A和B可以是数集,点集或由图形组成的集合以及其它元素的集合。

2、映射是有方向的,A到B的映射与B到A的映射往往是不相同的。

3、映射要求对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象,而这个象是唯一确定的.这种集合A中元素的任意性和在集合B中对应的元素的唯一性构成了映射的核心。

4、映射允许集合B中的某些元素在集合A中没有原象,也就是由象组成的集合。

5、映射允许集合A中不同的元素在集合B中有相同的象,即映射只能是“多对一”或“一对一”。不能是“一对多”。

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映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4
设A、B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存在一个法则f,使得对A中的每个元素a,按法则f,在B中有唯一确定的元素b与之对应,则称f为从A到B的映射,记作f:A→B。
相同点:

(1)函数与映射都是两个非空集合中元素的对应关系;

(2)函数与映射的对应都具有方向性;

(3)A中元素具有任意性,B中元素具有唯一性;即A中任意元素B中都有唯一元素与之对应.(多值函数除外,这类函数一般不纳入函数的范畴)

区别:

(1)通常函数一定是映射,映射不一定是函数。(多值函数一般不纳入函数的范畴)

(2)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通常是指非空数集之间的映射;映射是建立在任意非空集合上的对应.

注意:

有时函数和映射的对应法则可以用含有两个变量的等式来表示,在函数中这个式子叫解析式

函数是一一对应关系。映射的每一个Y 不一定有对应的X。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7-05
设两个集合A和B,和它们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R,如果对于A中的每一个元素,通过R在B中都存在唯一一个元素与之对应,则该对应关系R就称为从A到B的一个映射。

映射是数学中描述了两个集合元素之间一种特殊的对应关系的。

映射在不同的领域有很多的名称,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如函数,算子等等。这里要说明,函数是两个数集之间的映射,其他的映射并非函数。

一一映射(双射)是映射中特殊的一种,即两集合元素间的唯一对应,通俗来讲就是一个对一个。

(由定义可知,图1中所示对应关系不是映射,而其它三图中所示对应关系就是映射。)

或者说,设A 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B A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
映射的成立条件简单的表述就是下面的两条:
1、定义域的遍历性:X中的每个元素x在映射的值域中都有对应对象;
2、对应的唯一性:定义域中的一个元素只能与映射值域中的一个元素对应;
映射的分类:
映射的不同分类是根据映射的结果进行的,从下面的三个角度进行:
1、根据结果的几何性质分类:满射(到上)与非满射(内的);
2、根据结果的分析性质分类:单射(一一的)与非单的;
3、同时考虑几何与分析性质:满的单射(一一对应)。
第4个回答  2019-06-05

2019-06-04_22231173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