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纸板用的是什么胶水

请问一下有谁知道做纸板用的是什么胶水?有什么成份?

你好,粘纸板用的胶水,你可以用YH-T806这款特种胶粘合,亿合牌,固化后是软性,不发硬的胶水。东莞亿合胶粘 吴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28
玉米淀粉胶。
第2个回答  2019-07-09
502胶 加 强力胶水 加 凝胶 加 水泥 加 水 加 泥浆 (双面胶、胶水、胶棒、透明胶 都不好使)
第3个回答  2017-04-05
明辉大秦速溶胶粉(裱纸胶水),绿色环保胶粘剂
采用独特生产工艺,品质非常稳定。
应用于裱纸,使用方便,耐候性好,自然干燥快(3---6分钟)
粘结力强,在全自动高速贴合时不会甩胶,因此提高加工效率,增加利润。
适用纸张和机型
适用于卡纸裱纸:三层、五层纸板
卡纸裱:A、B、C、E、F、N浪等纸张
全自动、半自动、手动、 卡裱卡等机型
注:不适合裱175G以下纸张和铜版纸。

500公斤成品胶水的配制工艺:
先取出胶粉中的助剂
加375公斤入搅拌机内再加入125公斤胶粉,搅拌6分钟
加入胶粉中的助剂,当胶水变稠搅拌不动时(约3分钟),停止搅拌
让其充分乳化120分钟,最后再搅拌3分钟即得成品胶水

速溶胶粉的核心价值体现在
把复杂的工艺简单化和持续稳定的品质
第4个回答  2013-08-28
纸板强度的处理 -胶水配制
纸板强度的处理     在瓦楞纸板生产线上出现瓦楞纸板粘合不良(起泡、脱胶、假粒)的现象时有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原纸含水率高低问题、有生产中施胶量控制不当问题、也有黏合剂的质量问题等。而其中黏合剂的粘合机理则是首先应解决的问题。如若对黏合剂的粘合机理一知半解或知之甚少,那么当生产中出现粘合不良时,必将难于从容应对或是束手无策,或是就表面现象解决表面问题,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难以彻底根治。因此,笔者以黏合剂的粘合机理为重点加以阐述。  虽然黏合剂在瓦楞纸板的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但它却对瓦楞纸板的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关于黏合剂的制作配方与质量控制,成为国内外专家长期研究的课题。  黏合剂种类很多。如淀粉系列黏合剂、聚乙烯醇等。目前,大多数厂家都使用淀粉系列黏合剂。淀粉黏合剂比较其它黏合剂,有下列优点:1、粘着力强,容易渗透到纸质中产生粘着力;2、初粘度好;3、易贮存; bond4 北回101胶水、粘好的纸板纸箱外观坚挺平整,不易跑楞,不易吸潮。然而在生产中,淀粉黏合剂也存在着反应时间长,氧化深度不易控制,质量不够稳定,反应过程比较复杂等不容忽视的缺点,此外,大部分厂家在生产淀粉黏合剂时机械套用工业氧化淀粉的反应条件,不能有效地控制和调整黏合剂的配方、工艺与氧化深度,不仅浪费了原材料,延长了反应时间,而且黏合剂的质量得不到控制,影响了瓦楞纸板的各种性能。因此在使用时,只须加入水和黏合剂,就可得预氧化淀粉黏合剂,用于瓦楞纸板的粘合。  实际上,即使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单面机和双面机所使用的淀粉胶也有所不同。就瓦楞纸板的粘合而言,粘结机理是决定黏合剂配方的前提;而就黏合剂的质量而言,黏度和凝胶点则是衡量质量的两项重要指标。  瓦楞芯纸与面纸的粘合主要是淀粉黏合剂的凝聚粘合,同时辅以渗透粘合和表面粘合。胶料渗透纸内表面及瓦楞芯纸表面,进入纸板的纤维间隙里引起渗透粘合。同时,面纸和瓦楞芯纸与黏合剂表面形成有黏合剂间的粘合,即形成表面粘合。渗透到纸板的黏合剂同纸板表面的黏合剂间形成一个集合,这种粘合本身分子间的粘合称为凝聚粘合。三种粘合将面纸与芯纸紧密粘合。  瓦楞纸板粘合成型的每一步均与黏合剂的粘接机理有着直接关系。淀粉的性质是由于淀粉分子中含有易于发生化学反应的羟基,所以淀粉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淀粉分子中,相邻链节上的羟基之间能形成氢键,从而增加了淀粉团粒在溶液中的稳定性。淀粉在使用过程中,通常总是先破坏团粒结构导致团粒润胀。使淀粉分子水合和溶解,总的来说,称之为淀粉的糊化过程。其粘合的全过程是在足够的热度和湿度的芯纸上完成的。涂敷于楞峰上的黏合剂逐渐浸润,扩散并渗透入纸张纤维结构中。此时生淀粉将会迅速凝胶熟化并在高温作用下蒸发掉水分,最后达到完全固化。当上述粘接机理瓦楞纸板的5个粘合步骤相同时,将获最佳粘结效果。若黏合剂凝胶过快,将会造成因胶水扩散、渗透不够而集结在纸板的表面并凝结成晶状,造成纸板假粘;如黏合剂凝胶过慢,将会出现胶水大量地扩散并渗透到楞峰施胶线两侧而呈现白色线条状,此时生淀粉因无法熟化而丧失粘性,致使纸板粘合欠佳。  由此可见,寻找黏合剂凝胶点将是解决纸板粘合效果的关键所在。由于单面机和双面机的机构差异,决定黏合剂配方应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单面机应选择黏度低、凝胶点较高的配方;而双面机则应选择黏度较高、凝胶点较低的配方,以满足纸板粘合成型的需要。理由如下:在单面机上,由于其独特的施胶机构决定其粘合过程是在高温、高速的状态下粘合成型的,在一瞬间内需要完成涂胶一渗透一相接一粘接一定型这样5个粘合成型步骤。这就要求单面机黏合剂应是低黏度和高凝胶点,以利于胶水在极短的时间内渗透并粘合。在双面机上,时间较长,且涂胶机构为冷态施胶,因此双面机粘合过程是在常温状态下完成粘合成型。这就要求双面机黏合剂应是较高粘度、较低凝胶点,以利于缓慢扩散、凝胶与粘接。正常情况下,单、双面机黏合剂质量问题要求见表1。  表中数据并非一成不变。因为在生产过程中,机器所提供的蒸汽压力和生产速度以及原纸含水率等都在不断变化,所以要有针对性的及时加以调整,以满足粘合成型的各步骤需要,达到最佳粘合效果。  综上所述,解决瓦楞纸板粘接不良问题,不仅需对纸板的粘接、成型原理有较深入的认识,还需对纸板生产设备的运作特性有较深入的研究,从而达到以最佳的工艺方案实现最理想的产品质量,使纸板生产线高速、高效、高质量的运作起来。  四节 浆糊的制作及调整方法 前一节中讲到浆糊制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纸板的质量及瓦楞纸板生产线的速度,下面笔者就浆糊的主要制作及调整进行细谈。 1、浆糊由哪些主要原料配制而成? 水、烧碱、淀粉(玉米粉或木薯粉)、硼砂、粘度稳定剂(安定剂)、胶合强化剂(交联剂)等。 2、烧碱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淀粉的颗粒本身有很强的内聚力,水分子不易渗入,必须借烧碱的力量将水分子带入淀粉颗粒中,让淀粉颗粒膨胀,产生粘度,并且降低糊化温度。 3、淀粉有哪几种?其差异如何? 淀粉主要有玉米粉及木薯粉,均可配制浆糊,其主要差异如下。 玉米粉:颗粒较小,须膨胀到一定程度才会产生粘性,所以使用粘度略高,其干燥速度较慢,修边机出来的浆糊较湿;一般而言,耗糊量略高。 木薯粉:颗粒较大,稍微膨胀浆糊就会产生粘性,所以使用粘度略低,其干燥速度较快,修边机出来的浆糊较干;一般而言,耗糊量略低。 4、二次烧碱加完后,需搅拌25±5分钟,让粘度上升到达标准,为什么? 因为时间充裕,淀粉颗粒膨胀均匀,粘度比较稳定。若粘度上升太快,有些淀粉颗粒过度膨胀,有些还未膨胀,粘度变化较大,须减少烧碱用量;若时间拖得太长,粘度难以上升,必须借着搅拌产生的热量,提升烧碱活性,让淀粉颗粒膨胀,但因烧碱不够,使用过程中受剪切作用粘度会下降,所以需增加烧碱用量。 5、糊化温度如何测量?其所代表之意义为何? 将浆糊用烧杯装好,放入温度85-90℃的水中,用温度计搅拌浆糊,当粘度快速上升时,此时的温度即为糊化温度。糊化温度的高低,表示浆糊熟化时温度的高低,在化学方面,则表示烧碱含量的多少。烧碱愈多,糊化温度愈低;烧碱愈少,糊化温度愈高。借着糊化温度的测量,可调整烧碱用量。 6、糊化温度多少才是正确?与气候有何关系? 一般而言,夏天糊化温度为57-59℃,冬天糊化温度为55-57℃。因为夏天浆糊温度高,纸张及机械热度均够,较易贴合,所以糊化温度较高,粘度比较稳定;冬天因天气寒冷,浆糊温度也低,所以要降低糊化温度,减少浆糊熟化需求之热量,以利于贴合。 7、浆糊粘度偏高时,其发生原因为何?如何应用? 氰基丙稀酸乙脂 (1)二次烧碱加完后,粘度太高才加入粘度稳定剂,以致浆糊粘度偏高,此时需再配制一桶粘度较低的浆糊掺配,以降低粘度。 (2)若烧碱使用过量,在使用过程中,浆糊粘度会愈来愈高,此时可在浆糊中加入一些粘度稳定剂,以抑制浆糊粘度上升。同时配制新浆糊时,应减少烧碱用量。 8、浆糊粘度偏低时,其发生原因为何?如何应用? (1)二次烧碱加完后,粘度尚未达到就加入粘度稳定剂,以致浆糊粘度偏低,此时需再配制一桶粘度较高的浆糊掺配,以提高粘度。 (2)若烧碱用量不够,在使用过程中,因齿轮泵的剪切作用,浆糊粘度会逐渐下降,此时配制新浆糊时,须增加烧碱用量,以避免粘度下降。 青红胶 9、浆糊粘度的高低,对纸板有何影响? 浆糊粘度偏高,会造成耗糊量增加,因芯纸吸入过多的水份,造成纸板变软,同时产生排骨及鸡皮现象。 浆糊粘度偏低,在车速较慢时,因浆糊不易被糊轮带上,容易产生失糊现象,有时粘性太低会产生贴合不良现象。 10、浆糊异常时,会产生什么现象?如何补救? 浆糊异常时,会产生纸板两边贴合不良现象,车速无法提高。此时需寻找原因,尤其是异动之原料,以对症下药,如果找不出原因,最简单的方法为增加淀粉用量,降低含水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