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罗的古代名人

如题所述

1、罗珠

罗珠,(公元前245年——公元前155年),世人尊称:罗珠公,字怀汉,号灵知,生子六,汉高祖5年,(公元前201年)罗珠出任江西九江协从灌婴侯,始筑南昌城,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罗珠奉命调进京任治粟内史主管农业。

官拜相同大司农,乃西汉一代贤臣。汉高后5年(公元前182年)吕后临朝称制,纲常紊乱,罗珠谢病辞官不仕,隐居洪崖山,罗珠公逝于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丙戊九月十八日辰时,享寿九十一岁。

2、罗友

罗友,晋襄阳人,字宅仁。博学能文,桓温辟为部属,但未重用。一天,又有人被任命为郡守,桓温会集僚佐为此人饯行,只有罗友姗姗来迟。桓温问他因何来迟,罗友答:“途中遇见鬼取笑我,说,只见你每次送别人去作郡守,却从未见别人送你去作郡守。

我先是害怕,后来又觉得惭愧,伤心落泪,故而来迟。”桓温听了,也觉得怠慢了他而心中不安。不久,罗友就被任命为襄阳太守,以后还当上了广州、益州二州的刺史。他处理政务,只管大事,不存小察,吏、民都感到安定。

3、罗士信

罗士信(约600年―622年),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隋末唐初时期猛将。罗士信原为隋朝齐郡通守张须陀部将,随其征讨农民起义军,后归降瓦岗军,被授以总管之职,在与王世充交战时重伤被俘。

后因不耻王世充,率部降唐,被拜为陕州道行军总管,枪刺王玄应,智取千金堡,随李世民平定洛阳,进封绛州总管、剡国公。

4、罗通

罗通(1390—1470年),字学古,江西吉水人,永乐十年进士。正统十四年(1449)奉命镇守居庸关,遭到了蒙古族瓦剌部三万余人的围攻,危急之时,罗通身先士卒、亲冒矢石,指挥部下打败瓦剌,保住了居庸关,京师也因此得以保全,随后晋右都御史加太子太保,并得到皇帝的敕奖。

5、罗隐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晚唐诗人。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

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士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先古
  罗 珠:字怀汉,号灵知,称大农令,又称洪崖先生,君用次子;黄帝一百0八世孙,郐公四十一世孙。生于湖南浏阳,后徙豫章(江西南昌),卒于汉景帝丙戌二年九月十八日辰时,寿九十一,葬南昌新建县大平乡西山大岭山。为罗姓始祖。
  晋代
  罗 友:两晋时期襄阳(今湖北省襄樊)人,晋室南迁后深受器重,任襄阳太守。 罗企生:晋代政治家,豫章南昌人。多才多艺,曾任武陵太守,为官刚正为人忠直,“企生尽忠”为一代佳话,与其弟的罗遵生被世人称“忠孝一门”,是最早为罗氏赢得巨大声誉的人。
  唐代
  罗士信:唐代军事家,即隋唐演义中的罗成,济南历城人。少年英雄,隋唐之际的一大虎将,在演义评书中,将罗士信描写成可与神人般的李元霸打个平手的人物,足以看出后人对罗士信这名少年虎将的喜爱程度之深。
  罗 通:唐朝军事家,隋朝镇守辽东名将罗艺之孙,为唐抗击外敌立下赫赫战功,传下“罗通扫北”的佳话,赠封护国舍人,一生故事多编剧为中国各地方戏武戏表演,且广为民间道教立庙祀神至今。
  罗 隐:唐代文学家,余杭人。所作散文小品,笔锋犀利,鲁迅谓其所著〈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
  罗 邺:唐代诗人,余杭人。有"素有英姿,笔端超绝"之誉,号"诗中虎",为唐代"三罗"之一。
  宋代
  罗从彦:宋代理学家,字仲素,号豫章先生,南沙剑州剑浦人,闽学四贤之一。 罗 存:宋代画家,今河南开封人。喜作小景山水画,极有韵致,时人评价他的画作,"披图便知登高望远,鱼鸟往还,浩然有江湖之思"。 罗 点:宋代政治家,江西崇仁人。官至代理兵部尚书。淳熙二年(1175)举进士第二名,即谓“榜眼”。初授定江军节度推官,受到漕运使赵汝愚的赏识,荐为太学博士。
  明代
  罗洪先:明代理学家,江西吉水人。为嘉靖八年状元,传承“王学”之说的儒学家。著有《念庵集》二十二卷,《冬游记》一卷。
  罗 牧:明末清初著名画家,江西宁都人。工诗文、书画,喜饮酒,善制茶。其画林壑森秀,笔法多变,水墨清润淋漓,画风深沉粗犷,是“江西画派”的创始者。
  罗贯中:元末明初杰出小说家,今山西太原人。相传他一生作过"十七史"演义,现存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其中代表作《三国演义》(简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罗 聘:清代著名画家,为江苏甘泉(今江都)人。画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兰、竹等,无所不工。其笔调奇创,超逸不群,别具一格,为"扬州八怪"之一。其子允绍、允缵,均善画梅,人称"罗家梅派"。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12-30
先古
  罗 珠:字怀汉,号灵知,称大农令,又称洪崖先生,君用次子;黄帝一百0八世孙,郐公四十一世孙。生于湖南浏阳,后徙豫章(江西南昌),卒于汉景帝丙戌二年九月十八日辰时,寿九十一,葬南昌新建县大平乡西山大岭山。为罗姓始祖。
  晋代
  罗 友:两晋时期襄阳(今湖北省襄樊)人,晋室南迁后深受器重,任襄阳太守。 罗企生:晋代政治家,豫章南昌人。多才多艺,曾任武陵太守,为官刚正为人忠直,“企生尽忠”为一代佳话,与其弟的罗遵生被世人称“忠孝一门”,是最早为罗氏赢得巨大声誉的人。
  唐代
  罗士信:唐代军事家,即隋唐演义中的罗成,济南历城人。少年英雄,隋唐之际的一大虎将,在演义评书中,将罗士信描写成可与神人般的李元霸打个平手的人物,足以看出后人对罗士信这名少年虎将的喜爱程度之深。
  罗 通:唐朝军事家,隋朝镇守辽东名将罗艺之孙,为唐抗击外敌立下赫赫战功,传下“罗通扫北”的佳话,赠封护国舍人,一生故事多编剧为中国各地方戏武戏表演,且广为民间道教立庙祀神至今。
  罗 隐:唐代文学家,余杭人。所作散文小品,笔锋犀利,鲁迅谓其所著〈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
  罗 邺:唐代诗人,余杭人。有"素有英姿,笔端超绝"之誉,号"诗中虎",为唐代"三罗"之一。
  宋代
  罗从彦:宋代理学家,字仲素,号豫章先生,南沙剑州剑浦人,闽学四贤之一。 罗 存:宋代画家
罗 点:宋代政治家,江西崇仁人。
  明代
  罗洪先:明代理学家,江西吉水人。
  罗 牧:明末清初著名画家,江西宁都人。
  罗贯中:元末明初杰出小说家,今山西太原人。
第3个回答  2016-12-30
罗士信(即小说中的罗成),罗隐(晚唐诗人),罗点(南宋政治家),罗洪先(明代理学家),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
第4个回答  2022-04-01
罗牧:明末清初著名画家
罗贯中: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的作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