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的意义

军训的意义

军训意义: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军训的目的是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艰苦奋斗,刻苦耐劳的坚强毅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和组织纪律性,养成良好的学风和生活作风,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

训练项目包括传授军事学识的技能和培养优良德性及生活习惯,前者包括学科和术科。学科有步兵操典、野外勤务、射击教范、防空常识、战车常识、卫生急救等。术科有徒手教练、持枪教练、测图实施、弹药射击、夜间演习等等。

扩展资料:

队列训练的实施程序和方法:通常是先讲解,后操练;先分解,后连贯;先单个动作,后分队动作。讲解与示范相结合,逐个动作地教练。为检验和提高部队、分队的队列训练质量,还可采取竞赛、会操、阅兵的方法进行。注重教养与学用一致,强调在日常生活、训练和执勤中养成优良的作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除大学、高中生外,还有中小学生也应接受军训。时间一般在9月份开学前或10月国庆后。

小学生与初中生主要训练基本的队型排列和动作,不宜过度军训。高中生在队型排列的基础上,训练内务整理和紧急疏散等日常能力,并开展国防知识讲座。技校生、大学生则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和地震应急疏散训练,男生一般为10—30天,女生一般为5—7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军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23

1、增强国防意识与集体主义观念,深刻领悟“立德、立学、立行、立新”的真正含义;

2、通过军训的实际训练,养成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更促进精神品格的形成与发展;

3、培养团结互助的作风,增强集体凝聚力与战斗力;

4、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思想上的自立和独立,养成严格自律的良好习惯。

扩展资料

学生军训是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需要,国防教育是全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代大、中学生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弱兴衰与国民国防意识的强弱有密切的联系。大、中学生既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又年轻力壮,他们是国家最有希望的一代,是国防兵员的主要来源。

加强全民的国防教育,首选要加强学生的国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提高他们的国防观念。要做到这一点,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对他们进行军事训练。

通过军事训练,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人民军队的传统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责任感,从而推动全民国防教育的发展,弘扬中华民族崇勇尚武的传统美德,使全体公民都树立起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有备无患的国防观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军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5-09
军训意义:培养集体主义精

军训的目的是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艰苦奋斗,刻苦耐劳的坚强毅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和组织纪律性,养成良好的学风和生活作风,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

训练项目包括传授军事学识的技能和培养优良德性及生活习惯,前者包括学科和术科。学科有步兵操典、野外勤务、射击教范、防空常识、战车常识、卫生急救等。术科有徒手教练、持枪教练、测图实施、弹药射击、夜间演习等等。

扩展资料:
队列训练的实施程序和方法:通常是先讲解,后操练;先分解,后连贯;先单个动作,后分队动作。讲解与示范相结合,逐个动作地教练。为检验和提高部队、分队的队列训练质量,还可采取竞赛、会操、阅兵的方法进行。注重教养与学用一致,强调在日常生活、训练和执勤中养成优良的作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除大学、高中生外,还有中小学生也应接受军训。时间一般在9月份开学前或10月国庆后。

小学生与初中生主要训练基本的队型排列和动作,不宜过度军训。高中生在队型排列的基础上,训练内务整理和紧急疏散等日常能力,并开展国防知识讲座。技校生、大学生则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和地震应急疏散训练,男生一般为10—30天,女生一般为5—7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军训
第3个回答  2017-03-04
主要是培养纪律性、服从性,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军训时间不长,关键是给你感受、体会、甚至是触动,在一种压力下,你会感受到,原来很多不可能的事情,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做到,这种自信的建立是最可贵的,会影响你的一生,在今后的工作、事业中遇到挫折都能坦然面对,让你变的坚强
第4个回答  2020-10-18
1、增强国防意识与集体主义观念,深刻领悟“立德、立学、立行、立新”的真正含义;
2、通过军训的实际训练,养成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更促进精神品格的形成与发展;
3、培养团结互助的作风,增强集体凝聚力与战斗力;
4、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思想上的自立和独立,养成严格自律的良好习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