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异地行医有什么规定吗?

如题所述

国家对异地行医的规定是,卫生行政部门会对医疗机构进行罚款,对执业医师进行暂停执业等处罚。
医生必须在其注册的执业地点按照注册的执业类别和执业范围执业,否则将会构成非法行医。遇有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医师应当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部门的调遣。也就是说,医生在此紧急情况下因履行义务而跨地区执业的行为,是法律所认可的有利社会的行为,而不构成非法行医罪。
医生变更执业地点,应办理变更手续,但经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批准的卫生支农、会诊、进修、进行学术交流、承担政府交办的任务和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义诊除外。可以说,经合法批准的跨地区执业的医生,不能成为非法行医罪的主体。
犯非法行医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非法行医罪刑罚分为以下三个量刑幅度:
1、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2、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十三条 国家实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
取得医师资格的,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
除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受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三十
日内准予注册,并发给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印制的医师执业证书。
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可以为本机构中的医师集体办理注册手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13

国家对异地行医有何规定医生必须在所注册的执业地点从事相关的医疗预防职业范围内的职业活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医师注册后,可以按照注册地、执业类别和执业范围,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

第二条依法取得执业医师或者助理医师资格,经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执业登记的医务人员,适用本法。根据第十九条规定,申请个体行医的执业医师,注册后必须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执业5年以上,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行医。

医生必须要在自己所在的注册执业地点进行相关的职业活动,否则异地行医会构成非法行医,将会受到卫生行政部门对执业医师进行暂停执业等处罚。

第2个回答  2013-09-04
需要到当地卫生部门备案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6
《执业医师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家实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 第十四条规定,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
《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医师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后,方可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活动。执业地点是指医师执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及其登记注册的地址。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除法律所规定的特定情况外,医生必须在其注册的执业地点按照注册的执业类别和执业范围执业,否则将会构成非法行医。
对异地行医,卫生行政部门会对医疗机构进行罚款,对执业医师进行暂停执业等处罚。
第4个回答  2013-09-04
没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