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男子的称呼

如题所述

古代对男子的称呼有:

1、昆仲

称人兄弟。长曰昆,次曰仲。

唐 黄滔 《序》:“父讳 贽 ,通经及第。娶 江夏 黄夫人 ,贤而生先生,无昆仲姊妹。”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上遣 太宗 与 俶 叙齿为昆仲, 俶 循走,叩头泣谢。”

2、昆玉

昆玉,对别人兄弟的美称。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张继》:“﹝ 继 ﹞与 皇甫冉 有髫年之故,契逾昆玉。”

清 潘永因 《宋稗类钞·博识》:“ 陆士衡 兄弟产於 昆山 ,后人因称兄弟为昆玉,言其如 昆山 之玉也。”

3、令嗣

令嗣,指对他人之子的敬称;如同称“令郎”。

出自宋王安石《临川集.吞大夫书》:“承教,并致令嗣埋名祭文,发挥美,足以传后文今。”

宋黄庭坚《答喻夫书》:“向见令嗣,眉目明秀。”

4、台端

台端,敬辞。称对方。

宋 欧阳修 《与程文简公书》:“屡烦台端,悚仄可知。”

清 曾国藩 《复胡润之书》:“闻台端剗除强暴不遗馀力,鄙怀欲取为伐柯之则。”

5、官人

(1) 男人

剑外官人冷, 关中驿使疎。—— 唐· 杜甫《逢唐兴与刘主簿弟》

女使锦儿叫道:“官人寻得我苦,却在这里!”——《水浒》七回

(2) 丈夫

妻子称呼丈夫(多见于早期白话)

夜坐书院中研墨吮笔,凭纸长吟,中妻不眠,(妻)向氏呼曰:“官人夜深何不睡去?”——《续传灯录·张商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4

古代对男子的称呼有以下几种:

1、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指两——三岁的儿童。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3、幼学:十岁。外傅之年。

4、束发:十五岁为“志学之年”。

5、弱冠:即年满二十岁的男子。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

6、而立:三十岁。(而立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7、不惑:四十岁。

8、知命:五十岁。

9、耋(dié):七十至八十岁。

10、耄(mào):八十至九十岁。

11、期颐:一百岁。

扩展资料

女人对男人的称呼:

1、郎
根据"说文解字",在"良"字音义上加以区别;在"良"右边加"阝",变成"郎";在"良"左边加"女",衍成"娘"。"郎"就代表丈夫,李白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义山诗有"刘郎已恨蓬山远,又隔蓬山一万丛",花间词中有"问郎花好侬颜好"。
"郎"多亲切的称呼啊!

2、郎君

古人认为单音节词似乎太甜腻了,当时大约除了个别人如郑袖,钩弋之流,众多良家妇女们在人前还是羞于叫出口。于是她们就在前头或尾后加一个字变双音词,即"郎"字后面加一个"君"字;


在"娘"字后面加一个"子"字,成了表示亲昵的"郎君","娘子"。(注:起先,"娘子"一词仅用青春妙龄的少女。大约到了唐代就成了妻子的称呼。)妻子称丈夫为"郎君",是对丈夫的雅称丈夫称妻子为"娘子",是对妻子的爱称。

3、官人

宋代,是南北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在夫妻间的称呼上,由于当时的宫庭中出现了"官家"一词,平民百姓中,于是有了"官人"这一称谓。有的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官人"。

至今,民间仍对新婚夫妻戏称为"新郎官"、"新娘子"。从这个称呼也可看出随着宋代理学的兴盛,男人的家庭地位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啊。官人是管人嘛,那家里的官人当然就是管家里的老婆了哦。

4、外子内子

外子在宋代,妻子也有称自己的丈夫"外人"的,再文雅点的就叫称做"外子",丈夫则称自己的妻子的除"娘子"外,还称"内人"。在别人面前,对妻子的谦称还有"贱内";这都是那时的小资和伪小资们最喜欢喜欢的叫法了。潘金莲称西门庆一定是甜甜的一声"偶官人":但李清照称赵明诚则一定是"外子"。

5、相公

看过京剧,越剧,黄梅戏的话,你一定会对里面不时就有的,拉长了声音的一声娇呼"相--公--",印象深刻。由此可见这个称呼古时之流行。
这比"官人"又进了一步,已经不仅是"官",而且是最高的官"相"了。男人的家庭地位由此达到极盛。然而泰极否来,近代以来,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愈演愈烈。男人的地位也是每况愈下,从对丈夫的称呼中也可明显看出。

6、先生

近代以来,也称"丈夫"为先生.有本意,有引申意,也有通假意。有特指,也有泛指。《辞海》"先生"目下载:"《礼记;曲礼上》:'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也引申为对年长有德业者的敬称。有时,也泛用为对人的敬称。

由此可见,这一称谓,除指某些特定身份,如丈夫等对象之外,是隐含着职业、年龄方面的因素的。换言之,所谓先生,主要指有一定学识而又年庚较高的人。用先生指代丈夫,文雅而又带有仰慕尊崇的意思。从中尤可见男性的尊严。至今在海外华人中和港台地区还在广泛使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4

1、赤子:初生的婴儿。

2、襁褓: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3、孩提:指二三岁的幼儿。亦作“孩抱”。

4、龆龀(tiáochèn):七八岁的儿童。

5、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6、幼学:十岁。

7、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岁的少年儿童。、

8、束发:男子十五岁。

9、弱冠:男子二十岁。

10、而立:三十岁。

古代人的名字和现代有很大的差别。

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

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jī)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扩展资料

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垂髫(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9

1、良人

古时夫妻互称为良人,后多用于妻子称丈夫。这称呼足见那时的男人在女人心目中是何等高大和备受尊重。

2、郎、郎君

郎,根据《说文解字》,在“良”字音义上加以区别;在“良”右边加“阝”,变成“郎”;在“良”左边加“女”,衍成“娘”。在日常生活中女人们通常在前头或尾后加一个字变双音词,即“郎”字后面加一个“君”字;妻子称丈夫为:“郎君”,是对丈夫的雅称。

3、官人、老爷

官人,宋代,是南北文化交流的时代。在夫妻间的称呼上,也是称谓较多的朝代。宫延中,出现了 “官家”一词;平民百姓中,有了“官人”这一称谓。老爷,仅限于官宦人家对老公的称呼。其在家中的尊贵地位不言而喻。

4、束发

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5、弱冠

指男子20岁。弱,弱小。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6、先生

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特定用途:前面都带人称代词或定语;比如你先生、我先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年龄称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3

古代对男子的称呼:郎君,官人,老爷,外人,外子,相公,先生。

扩展资料

郎,根据《说文解字》,在“良”字音义上加以区别;在“良”右边加“阝”,变成“郎”;在“良”左边加“女”,衍成“娘”。“郎”就代表丈夫了李白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义山诗有“刘郎已恨蓬山远,又隔蓬山一万丛”,花间词中有“问郎花好侬颜好”。

“郎”多亲切的称呼!但单音节词似乎太甜腻了,大约除了个别那时的“小甜甜”,如郑袖,钩弋之流,众多良家妇女们在人前还是羞于叫出口。于是就在前头或尾后加一个字变双音词,即“郎”字后面加一个“君”字;在“娘”字后面加一个“子”字,成了表示亲昵的“郎君”,“娘子”。

官人,宋代,是南北文化交流的时代。在夫妻间的称呼上,也是称谓较多的朝代。宫延中,出现了“官家”一词;平民百姓中,有了“官人”这一称谓。有的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官人”。至今,民间仍对新婚夫妻戏称为“新郎官”、“新娘子”。

老爷, 仅限于官宦人家对老公的称呼。其在家中的尊贵地位不言而喻。

外人,外子,在宋代,妻子也有称自己的丈夫“外人”的,再文雅点的就叫称做外子,丈夫则称自己的妻子的除“娘子”外,还称“内人”。在别人面前,对妻子的谦称还有“贱内”、“家内”

相公,本是对对宰相的尊称。后推广为妇女对丈夫的敬称。这比“官人”又进了一步,已经不仅是小“官”,而且是最高的官“相”了。男人的家庭地位由此达到极盛。若不是怕犯皇上大人的讳,众老婆们最后怕是要叫“皇公”了的哦!男人的家庭地位由此达到极盛。

先生,近代以来,也称“丈夫”为先生。有本意,有引申意,也有通假意。有特指,也有泛指。就其本意而言,古代“父兄”、“道士”这两重意思已不多用。而其最基本的含义还是“老师”。

《辞海》“先生”目下载:“《礼记。曲礼上》: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也引申为对年长有德业者的敬称。有时,也泛用为对人的敬称“由此可见,这一称谓,除指某些特定身份,如丈夫等对象之外,是隐含着职业、年龄方面的因素的。

换言之,所谓先生,主要指有一定学识而又年庚较高的人。用先生指代丈夫,文雅而又带有仰慕尊崇的意思。从中尤可见男性的尊严。至今在海外华人中和港台地区还在广泛使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