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练 跑步 应该注意哪些

最好几点开始;呼吸频率;需要多长时间适宜;该注意哪些?谢谢

跑步应该要注意什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22
首先,如果晨跑的目的是减脂的话,那么要注意一定要坚持三十分钟以上才有效果,且中间不宜停顿。晨跑属于有氧运动,运动前三十分钟消耗的都是身体内的糖分,只有糖分消耗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开始消耗脂肪,所以一定要坚持三十分钟以上。当然如果您只是为了锻炼身体,那么时间就比较随意了,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决定。

第二,跑步前后一定要做好拉伸运动。运动前充分拉伸,可以保证运动过程不会受伤,很多人是一出门就开始跑,这种方法是不对的,应当做一些基本的拉伸,活动一下筋骨,再开始运动。运动后也不要急着就洗澡吃饭,也要做一些拉伸运动,运动后的拉伸是为了美化肌肉线条,一定要注意做充分。很多人尤其是女性担心运动后出现大块的肌肉,其实这都是没有拉伸造成的。如果运动前后做好了拉伸,绝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而是长出紧致、修长的肌肉线条,为您的体型加分。
第三个要提醒的是,运动前后喝水也是有讲究的。运动前十分钟到十五分钟,可以喝一点水,但不要太多,喝多了跑步过程会感到腹痛。运动后身体正在大量排汗,也是不适宜大量喝水的,应该等身体休息好了,才慢慢喝水。很多人运动后感到非常口渴,就猛喝水,其实这个时候您喝的水大多也随着汗液排出去了,起不到补水的作用。所以要谨记,运动后休息一阵子再小口小口喝水。
第四,运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呼吸的问题。很多人在晨跑过程中因为太累用嘴呼吸,这样会导致口干,所以应当注意用鼻呼吸。除此之外,呼吸均匀也是很重要的,有氧运动讲究的就是呼吸要参与到运动过程中。所以晨跑的时候要用鼻子均匀呼吸,有着良好的节奏,对运动效果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2个回答  2013-08-15
早晨,人刚从睡眠中醒来,整个大脑还处于“抑制”的笼罩之下,身体各器官的活力还处于最低点。适当锻炼可使大脑由抑制状态转为兴奋状态,为一天的工作和学习做好身体准备。 但是,人的身体需要一个唤醒过程,所以早上运动要循序渐进,运动量不要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久,动作也别太复杂,以免身体过于疲劳,影响一天的工作和学习。 晨练的项目以徒手操、太极拳最好,跑步次之。冬季可以先慢跑10分钟,然后做徒手操。 做早操能使大脑神经细胞很快进入兴奋状态,身体各部分的机能也能很快提高,有助于振作精神,为新的一天做好准备。 打太极拳可以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得到很好的调整,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安定情绪,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长跑能增强全身的肌肉力量,使心脏的工作能力强而持久,平时精力充沛,工作效率高。 空气新鲜的早晨,太阳出来后负氧离子浓度高,对身体有益。晨练应注意环境。切记不要在交通要道长跑,由于早上气压低,前一天积累的汽车尾气等污染物容易吸入体内,危害健康;另外道路上车辆多,也不安全。 晨练讲究多 从床上开始“晨练”应从一睁眼开始,醒后不马上起床,而要“懒床”五分钟,以使生物钟对由慢转快有个适应过程。此时可揉腹、叩齿、提肛及“梳头”(以五指当梳子,实为头部按摩),并进行“心理沐浴”,即想想愉快欣慰之事,以快乐来迎接新的一天,“在快乐中起床”。 注意饮水晨起后应饮一杯开水(凉水或温水),以稀释血黏度,排除体内聚积的毒素,以起到“内洗涤”的作用。然后排便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大肠对肠内毒素的重吸收。 晨练宜轻适当的晨练是“活力之源”,是一天活动的首次启动,具有“开关效应”。轻度晨练可使人全天充满活力、生机勃勃,并能增强幽默风趣感及艺术感染力,不易出现内分泌紊乱,并有减少焦虑,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这一切都是在轻度晨练可增强人体生物钟有序性的基础上实现的。晨练有度,微汗即止,才可见效。 切忌空腹晨练不要在空腹或饱腹状态下晨练,可吃些食物,如面包、牛奶、鸡蛋及水果,吃至半饱后到户外进行晨练。 晨练而“闻鸡起舞”有的人甚至三四点钟即爬起来锻炼,然后再回去睡个“回笼觉”。这不但易受空气污染,还会使生物钟错乱,导致疲劳、早衰。因为日出前地面空气污染最重且此时氧气也少。日出后绿色植物开始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吐出氧气,空气方达清新。 雨雾天气不宜晨练现在的“雾”与过去的“水雾”不同,由于污染严重,现在多为“污染雾”,细小的雾滴含有大量污染物质和致病菌,晨练时呼吸量增加,会吸入更多的污染物。严重者会产生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等。心脏病、脑血管病尤其不应外出晨练。 气温过低不宜晨练冬季早晨若气温过低,或气温突降不宜晨练,尤其是老人、体弱者,体温调节能力差,受冷易病,老年人还应注意御寒。 阴雨天忌在林中晨练虽然雨天仍可进行晨练,但不宜在树林中练,因树木此时未受阳光照射仍吸氧吐碳,会使人二氧化碳中毒。同时,也不宜在马路边、工厂附近、人群密集处晨练,因此处污染严重有害健康。健身如果不注意科学性,就有可能达不到锻炼身体的效果。专家指出,健身应该选在日出之后日落之前,并且要遵循安全、适量、循序渐进的原则,否则健身效果就可能事倍功半。 过去,很多人觉得越早起来锻炼身体越好,于是常常在天没亮就开始进行户外锻炼,当听说太早锻炼身体不好后,又有很多人开始选择晚上锻炼身体,其实这两种选择都不科学。日出后日落前锻炼最好。 专家认为“朝五晚九”正是植物呼吸时,这时周围环境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对健康不利,而在日出之后日落之前则不一样,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这时空气中的氧气浓度相对较高,能满足锻炼时人体耗氧量的补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8-15
我的建议:
晚上睡觉不要太晚 早上一般6点起床就好 刚开始的运动量不要太大 第一天下来只要下午感觉不到累就可以 时间一般在20~30分钟就可以 要是想减肥 就要40分钟以上 心率100~120就OK!!
注意的就是 有一双舒适的鞋子 然后服装要合适 这样你的运动才更舒服!~~
第4个回答  2013-08-15
一周安排训练时间和次数太多了,一周2到3次足够了,运动前充分的热身,吃少许水果,运动后再多做点牵拉和舒展的练习,让肌肉得到及时地恢复和缓解,相信这种感觉就会好起来的,祝你健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