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充血性心衰,特点,机制,用药原理是什么?

如题所述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简称心力衰竭或心衰也称心功能不全(ardiac insufficincy), 是指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和心室充盈压升高,临床上以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以及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依据症状的有无及治疗反应,可将心力衰竭分为三个阶段:无症状性心力衰竭(silent heart failure):系指左室已有功能障碍,左室射血分数降低(LVEF<50%),而临床无“充血”症状。充血性心力衰竭:系指临床已出现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即通常所指的心力衰竭。难治性心力衰竭(refractory heart failure):系指心力衰竭的终末期,对一般常规治疗无效按起病发展的速度分为:

急性心力衰竭(包括急性肺水肿和心原性休克)和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和慢性在不同的因素作用下可相互 转化,表现不同但无时间上的划分。
按心力衰竭的部位分为:

左心衰竭,病理改变为肺循环淤血、肺水肿和 组织灌注不足。包括:左房负荷过重性心力衰竭,左室舒张功能降低性心力衰竭,左室容量负荷过重性心力衰竭,左室收缩力降低性心力衰竭。

右心衰竭,病理改变为体静脉回流受阻,器官淤血。

全心衰竭,病理改变为静脉系统淤血和动脉系统供 血不足,同时具有双侧心力衰竭的表现。

按心力衰竭时心排血量分类:

高心排血量型心力衰竭,休息时心排血量大于正常,但比出 现心力衰竭前的心排血量仍然减少, 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
低心排血量型心力衰竭,因心肌舒缩功能受损或心脏整合功 能不全等造成心排血量减少。

按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分为:

收缩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心脏收缩无力,心排血量减少。

舒张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心室主动松弛功能下降和心室僵硬 度增加,充盈不足,心排血量减少

混合性心力衰竭,同时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不全。

按心力衰竭时的病理变化分类:原发性心力衰竭减退性心力衰竭,如冠心病、心肌病。

负荷(前后)过度性心力衰竭,如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主 动脉瓣和二尖瓣关闭不全。
负荷不足性心力衰竭,如二尖瓣狭窄和心包填塞。

按心力衰竭时的血流动力学方向分类:后向性心力衰竭,心室不能将静脉回流的血液排 空,导致肺和体循环淤血。前向性心力衰竭,心室排血能力减弱,动脉系统 灌注不足。
双向性心力衰竭,同时具有后向和前向心力衰竭。
按临床症状的有无分型:亚临床型心力衰竭,有称隐性或无症状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已经减退,血流动力学异 常,但临床上无心力衰竭的表现。
临床型心力衰竭:有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一)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和一般疗法
1、治疗原则:
●去除和限制病因;
●减轻心脏负荷;
●增强心肌收缩力;
●改善心脏舒张功能;
●支持疗法与对症处理。
2、治疗目的:
●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缓解症状;
●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
●防治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
●降低病死率。
3、心力衰竭的治疗步骤:
● 确定病因
●评价舒张功能不全在心力衰竭中起的作用
●有无可施行外科手术纠正的心脏缺陷
●非药物治疗
①减少钠盐摄入
②减轻体力与精神负荷
●药物治疗
①酌情选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或地高辛作为一线药物
②必要时加用第2或第3种药物
③可改善心力衰竭自然病程的血管扩张剂
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C、肼苯达嗪+硝酸酯类
④如上述药物无效,可加入新型正性肌力药物
A、间歇应用多巴酚丁胺
B、磷酸二脂酶抑制剂
C、代谢性强心剂,如美乐心(心先安)、二磷酸果糖等
⑤对扩张型心肌病采用小剂量β受体阻断剂
●对某些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例使用机械辅助循环和超滤疗法
●对终末期心力衰竭可考虑同种心脏移植或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8
充血性心力衰竭也称慢性心功能不全,是由各种原因如心肌炎、冠心病、高血压病等,使心功能减退,心排血量下降而出现的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依据左心、右心或全心衰竭而有所不同:(1)左心衰竭:呼吸困难、咳嗽、咯白沫疾,肺底可闻及湿啰音,x线呈两肺淤血,心脏向左扩大,心尖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2)右心衰竭:紫绀、颈静脉怒张、肝肿大且有压痛、下肢水肿,心脏向右扩大,胸骨左缘4~5肋间可听到舒张期奔马律。(3)全心衰竭:具有左、右心衰的共同表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