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例子

如题所述

1、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

泰勒斯的哲学观点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他认为世界本原是水。古希腊七贤每人都有一句特别有名的格言,而他的格言就是:“水是最好的”。

泰勒斯向埃及人学习观察洪水,很有心得。他仔细阅读了尼罗河每年涨退的记录,还亲自查看水退后的现象。

他发现每次洪水退后,不但留下肥沃的淤泥,还在淤泥里留下无数微小的胚芽和幼虫。他把这一现象与埃及人原有的关于神造宇宙的神话结合起来,便得出万物由水生成的结论。

对泰勒斯来说,水是世界初始的基本元素。埃及的祭司宣称大地是从海底升上来的,泰勒斯则认为地球就漂在水上。

2、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赫拉克利特主张火与万物可以相互转化,但并未说明转化是如何进行的。这体现了他哲学上晦涩难懂和神秘主义的特点。他认为火的燃烧中有一定的尺度和逻各斯的思想。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说宇宙是永恒的活火,他的基本出发点是:这个有秩序的宇宙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所创造的。

宇宙本身是它自己的创造者,宇宙的秩序都是由它自身的逻各斯所规定的。这是赫拉克利特学说的本质,它是米利都学派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继承和深入的发展。

3、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生成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以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

五行的意义包涵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水(代表润下)、火(代表炎上)、金(代表收敛)、木(代表伸展)、土(代表中和)。

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它强调整体,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阴阳是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五行是原始的系统论

4、古代欧洲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

德谟克利特探讨了物质结构的问题,提出了原子论的思想。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一种最后的不可分割的物质微粒,它的基本属性是"充实性",每个原子都是毫无空隙的。虚空的性质是空旷,原子得以在其间活动,它给原子提供了运动的条件。

道尔顿  使物质由原子组成这一概念成为现实的、有用假说的,他给元素指定符号并将符号结合起来成为化合物,并且制作了14种元素的原子量表

5、中国古代的气一元论。

气一元论,即天地万物即是一气所生,元自一炁也,而又天地万物无非是炁,是曰气一元论。而又有关键,心气也,心与气对,心与气相应相感。粗心有粗气,冷心有冷气,细微心有细微气,而浊气能令心浊,躁气能令心躁。

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些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但是仍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范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9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例子有:

1、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

2、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3、战国时期荀子认为,物质性的、统一的气构成自然界的万物,而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范缜在说明神形关系时说: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意思是形体是产生精神的主体,精神是形体发挥的作用,作用决不能脱离主体而单独存在。  

5、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生成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

这些都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典型观点。古代欧洲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中国古代的气一元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些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但是仍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范畴。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在把五行当作世界的本原时,还以它们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说明世界的联系和发展。朴素唯物主义往往和朴素辩证法结合在一起。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则用“火”说明世界发展的辩证景象。

朴素唯物主义有直观性的特点,它依据直观经验和比较粗浅的自然知识所作的理论概括,缺乏一定的科学论证和严密的逻辑体系,带有一些猜测的成分。按照恩格斯的说法,朴素唯物主义有以下基本特征:

1、试图在某些具体的有形物体中或某些特殊的东西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

2、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本原性和统一性,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它总是把某种或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是世界的物质本原和统一的物质基础。

3、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而不是由超自然“神”或神秘力量创造,肯定了世界的本源是物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9

如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生成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

这些都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典型观点。古代欧洲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中国古代的气一元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些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但是仍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范畴。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往往和朴素的辩证法结合在一起,对世界抱有整体的观念。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存在着直观性、猜测性和非科学性的缺陷,缺乏科学的论证。

扩展资料

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虽然在实质上是正确的,它是唯物主义哲学发展史上三个主要阶段中的第一个阶段,在历史上起着一定的进步作用,对唯物主义后来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但是由于受到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和科学知识水平的限制,它还是带有感性的,直观性质,还缺乏科学的论证,而在说明社会历史现象时还是唯心主义的。

因此它在后来就抵挡不住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辨进攻。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能彻底克服其缺陷,以实践检验真理,从而给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致命打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管子》一书中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荀子的“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行无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王充的“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张载的“太虚即气”、“凡可状皆有也,凡有象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成为明代伟大的唯物主义者;刘禹锡的“五行之气”、“天与人交相胜”;古希腊泰勒斯的“水是万物的始基”;赫拉克利特的“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古代欧洲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中国古代的气一元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些具体物质形态的局限性,但仍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范畴。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往往和朴素的辩证法结合在一起,对世界抱有整体的观念。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存在着直观性、猜测性和非科学性的缺陷,缺乏科学的论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8-27
中国有关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构成的五行之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