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的区别与联系

如题所述

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的区别为:性质不同、氨基酸的数量不同、用途不同。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联系是多肽和蛋白质都是由氨基酸组成,多肽是蛋白质水解的中间产物。

一、性质不同

1、氨基酸:是羧酸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的化合物。

2、多肽:是α-氨基酸以肽键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化合物。

3、蛋白质:是由氨基酸以“脱水缩合”的方式组成的多肽链经过盘曲折叠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物质。

二、氨基酸的数量不同

1、氨基酸:为一个氨基酸分子。

2、多肽:由2-50个氨基酸分子组成。

3、蛋白质:由50个以上氨基酸分子组成。

三、用途不同

1、氨基酸:合成组织蛋白质;变成酸、激素、抗体、肌酸等含氨物质;转变为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及尿素,产生能量。

2、多肽:控制人体的生长、发育、免疫调节和新陈代谢。

3、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有机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氨基酸

百度百科——多肽

百度百科——蛋白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3

一、多肽与氨基酸的区别

结构不同:氨基酸是组成多肽和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两个或则两个以上氨基酸组成一个肽链,因此多肽的分子比氨基酸分子大。  

吸收不同: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人体吸收蛋白质主要形式是小分子活性多肽片段和游离氨基酸。相对氨基酸的吸收,以多肽形式具有易吸收、主动吸收、优先吸收、完全吸收、可做为信使等特点。

体内合成蛋白质:多肽在人体内合成蛋白质的利用率比氨基酸高,氨基酸合成蛋白质须要将氨基酸先合成为多肽短链,然后再装配成蛋白质。  

数量不同:人体内氨基酸只有20种,由于多肽肽链长度、结构有多种结构和变化,20种氨基酸能合成无数种多肽。  

功能不同:单一氨基酸的功能需要组合成多肽,才能表达出相应的功能,蛋白质的功能体现也是以活性多肽片段为基本功能单位。  

二、多肽与蛋白质的联系  

结构:将50个以上氨基酸构成的多肽链称为蛋白质,因此,多肽相对蛋白质比较具有分子量小、肽键的数目少、肽链短的特点;蛋白质的分子量大、肽键的数目多、肽链长、具有独特的三维立体结构。

功能:蛋白质的生理功能主要由组成蛋白质的活性多肽片段来完成,蛋白质的功能即其中所含的特异性活性多肽片段的功能体现,因此科学家们称“肽是生命的统帅,生命是肽的反应体系”。

营养:多肽的营养优于蛋白质,因为蛋白质要分解成多肽才能吸收,因此人体蛋白质的吸收率不高。多肽具有完全吸收、优先吸收和主动吸收等特点。

扩展资料:

小分子复合肽和氨基酸的区别:

(1)低耗,与氨基酸比较,吸收具有低耗或不消耗能量的特点,肽通过十二指肠吸收后,直接进入血液,将自身能量输送到人体各个部位

(2)氨基酸只有20种,功效可数,而肽以氨基酸为底物,可合成上百上千种,肽属于降解的小分子蛋白质,含氨基酸基团,属于原料类产品。

(3)较氨基酸吸收快速,以完整的形式被机体吸收。主动吸收,氨基酸属于被动吸收,肽吸收较氨基酸快,而且具有不饱和的特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蛋白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多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氨基酸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20
 1. 氨基酸(amino acids) 这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的一种含氮有机物质,可分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和非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两大类,至今已发现了300余种。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由蛋白质水解而来,约30种,都是a -和L-构型,通式为RCH(NH2)COOH。其中10余种为人类必需的氨基酸,如赖氨酸、亮氨酸、色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谷氨酸和半胱氨酸等。有些直接用于临床,如精氨酸和亮氨酸用于肝昏迷、蛋氨酸用于肝硬化,组氨酸用于消化道溃疡等。  非蛋白质组成的氨基酸主要为游离状态,其中分为b 型、g 型和D-构型。其中天南星、半夏中的g -氨基丁酸(g -aminobutyric acid)具降压作用,藜豆中的L-多巴(L-dopa)用于帕金森病,使君子氨酸(squalic acid)与海人草中的a -海人草氨酸(a -kainic acid)均有驱蛔虫作用。  由于氨基酸分子中同时具有氨基和羧基,所以有两性电解质的性质。当溶pH值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时,其溶解度最小。借此可以用电泳法分离氨基酸。  氨基酸为无色结晶。易溶于水,可溶于醇,难溶于有机溶剂。除甘氨酸外,均具旋光性,它们的旋光度决定于溶剂的性质、pH、温度和盐的存在。许多氨基酸可与金属盐类生成络合物或分子化合物,如有些氨基酸的铜为蓝色的结晶,难溶于水,可用作提纯与精制。一般氨基酸与茚三酮(ninhydrin)试剂反应生成蓝紫色、红紫色或紫色,而与吲哚醌(isatin)反应生成不同的颜色。此两种反应用于氨基酸的鉴别。但要注意氨气对茚三酮反应有干扰,吲哚醌反应的灵敏度不及茚三酮反应。  2.多肽类(peptides) 一般指由2~20个氨基酸组成的物质,具直链或环状结构。20个以上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与蛋白质无明显界限。不少多肽具生物活性。如水蛭多肽能凝血,蛙皮多肽能舒张血管,海兔抑制素能抗肿瘤。植物多肽有的是环肽,具-S-链,如毒蕈环肽,有的带肽的生物碱具降血压作用。还有白花蛇舌草中的催产肽,人参中的抗脂质分解的多肽等。  多肽类成分一般可溶于水,在热水中不凝固。可与茚三酮、吲哚醌试剂显色,又因分子中具肽链而有双缩脲反应 3. 蛋白质(proteins) 这是一类由20个以上的氨基酸通过肽键结合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分子量一般在5´ 103~1´ 107之间,广泛分布于生物界,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根据组成,蛋白质可分为简单蛋白质与结合蛋白质两类。简单蛋白质可完全水解成a -氨基酸,它们可进一步分为清蛋白类、球蛋白类、醇溶谷蛋白类、谷蛋白类、精蛋白类、组蛋白类和硬蛋白类等7类。其中只有清蛋白类与精蛋白类可溶于水。结合蛋白由蛋白质与非蛋白质结合而成,如脂蛋白、糖蛋白、色蛋白与核蛋白等,其中核蛋白在遗传中起重要作用。  在提取分离有效成分与制备剂时,蛋白质一般作为无效成分而除去。近几年来发现不少具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如天花粉蛋白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治疗亚性葡萄胎和绒毛膜上皮细胞癌。槲寄生蛋白(viscotoxin)、相思豆蛋白(abrin)、植物凝集素(phytohenag  glutinin, PHA)等均具抗肿瘤作用。  大多数蛋白质可溶水,其水溶液中加入乙醇、硫酸铵或氯化钠的浓溶液可产生可逆的沉淀反应。蛋白质具酸碱两性,能与重金属盐类生成沉淀。这些沉淀反应可用于蛋白质的提取分离或从溶液中除去蛋白质。蛋白质除能与茚三酮、吲哚醌试剂显色外,因有两个相邻的肽键(-CO-NH-)而能在碱性溶液中与CuSO4溶液作用生成紫红色、红色或紫色,即双缩脲反应(biuret reaction),蛋白质与浓硫酸产生黄色反应,并与多种酸类,如鞣酸、三氯醋酸、苦味酸、硅钨酸等,形成不溶性盐类。
第3个回答  2015-11-09
多肽:
通常由10~100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多肽,它们的分子量低于10,000Da(Dalton,道尔顿),能透过半透膜,不被三氯乙酸及硫酸铵所沉淀。也有文献把由2~10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称为寡肽(小分子肽);10~50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称为多肽;由50个以上的氨基酸组成的肽就称为蛋白质。

蛋白质:
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生物大分子,由核酸编码的α氨基酸之间通过α氨基和α羧基形成的肽键连接而成的肽链,经翻译后加工而生成的具有特定立体结构的、有活性的大分子。是α—氨基酸按一定顺序结合形成一条多肽链,再由一条或一条以上的多肽链按照其特定方式结合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联系就是:都是由20种基本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

区别如下:

———————————————————————————————————

我的理解:

1.在结构上:
多肽指的是,多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线性氨基酸链;
蛋白质,可能只具有一条多肽链,也可能是由多条多肽链构成。

2.在功能上:
多肽,不一定具有生物学活性;
蛋白质,一般都具有生物学活性。

3.在内涵上:
多肽,一般只是强调它的线性序列,即一级结构;
蛋白质,是一个强调三维空间结构的术语,即蛋白质具有二级结构、三级结构或者四级结构。

———————————————————————————————————

这两个名词,最主要的区别还是在于它们的功能和内涵上。

楼主,能够追问这样的问题,看来不是一般人。我上高中那会儿,弄得也不是很明白。直到上了大学《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才对它们了解得稍微深入一些。

希望我的理解,对楼主能够有所帮助。
第4个回答  2018-12-26

氨基酸--肽--蛋白质

肉类、鱼、蛋和大豆等食品所富含的蛋白质,是我们从生到死都必不可少的营养要素。而肽是蛋白质的结构片段与功能片段。肽又是由2个或2个以上的氨基酸组成。

氨基酸是什么

氨基酸是含有氨基(-NH2)和羧基(-COOH)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统称。根据氨基连在羧酸的碳原子位置的不同,分α、β、γ、δ、ε等多种氨基酸。而组成蛋白质的只有α-氨基酸。α-氨基酸的立体结构除甘氨酸外,α-氨基酸的α-碳原子上所连结的4个基团都不相同。此时4个基团的排列方式从三度空间看,有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相互成镜子中的影子,而不可重叠,互成立体异构体,因此α-氨基酸有立体异构体存在。两种异构体分别称L型和D型。除甘氨酸无立体异构体外,存在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都是L型的,所以标记的时候可以省略‘L-’部分。

自然界中有500多种氨基酸,其中组成人体所需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20种。这20种氨基酸种有9种(种类数有争议,此处以原文及维基百科为参考。文末付参考链接)被称为“必需氨基酸”,需要我们从日常饮食当中获取。还有小孩子在成长期时合成精氨酸的功能不足,因此也被称为“准必需氨基酸”。

氨基酸除了能组成肽和蛋白质以外,它还有神经递质、维生素等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前驱和能量源等作用。

蛋白质是什么

蛋白质是人体主要成分之一,由20种L-氨基酸的多肽组合成的物质。蛋白质的种类因其氨基酸的数量、种类和肽的排列顺序的不同而不同。

对蛋白质的早期定义是‘氨基酸数量在50个一下的为多肽,50个以上的为蛋白质’,除此之外没有明确的定义。但人工蛋白质chignolin的氨基酸数量却只有10个。所以又出现了“具有固定的立体构造,且立体构造可变化(变性、再生)的物质”的理论。

蛋白质在体内可调节酵素和激素的代谢,同时有物质输送、生物防御等功能,也是我们的能量源。

所以说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的区别在于它们的氨基酸的数量以及排列上。我们就用食物的消化过程来解释吧。

食物首先到胃里,经过胃酸(盐酸)和胃蛋白酶的分解和变性被输送到十二指肠内(这时的蛋白质的分子量还很大)。再由十二指肠内的胰液和消化酶把乳状的食物分解成小分子的肽。最后十二指肠会直接吸收这些小分子肽,或者再由蛋白酶分解成氨基酸再吸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