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计数偏高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血项检查结果会显示血小板计数偏高,这是不是就再说我们的血小板比一般水平高呢?我想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理解,那血小板偏高又代表着什么呢?就用比较专业且通俗可以被大众接受的口吻解释给大家,所以一起看看吧!血小板的计数要结合临床表现来判断。血液中的各种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有其相应的体积,白细胞最大、红细胞次之、血小板最小。有些仪器的血小板计数原理,是根据血液中细胞颗粒的体积来计数各种细胞的多少,符合血小板体积大小的就归类于血小板了。有些衰老的红细胞、白细胞在体内自身淘汰的过程中会出现细胞碎片,某些仪器就会自动地归类于血小板,而造成血小板的计数偏高。各项化验检查都有其必要性,也有其局限性,因此,一定要结合临床表现来判断。如果能够做一个人工血小板计数,就会比较准确了。血小板计数是临床经常用到的一种检查,血小板的计数偏高可以带来许多的危害。第一、可以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出现动脉硬化引起心脏的表现,常常因为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遗传等各种因素,动脉出现斑块,所以病人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做好血小板增多症的护理解决,防止其他并发症的出现。第二、可以出现肝脾肿大,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病比较慢,常常不会出现其他的症状,有的出现肝脾肿大、乏力头晕。第三、出现出血,出血是血小板增多症的危害,属于自发型,牙龈、消化道粘膜最为常见,虽然该病出血并不是特别严重,但是手术后的出血也将危及生命,血小板计数偏高可以引起血栓,造成患者的肢体疼痛、麻木也会表现为红斑性肢痛,肠系膜血管栓塞会引起腹痛、呕吐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首先得告诉我们到底高多少啊,呵呵,正常值是100~300*10^9/L,如果高一点就应该没啥问题,如果高很多就需要注意了。下面我把血小板增高的情况给您分析一下:第一,生理性增高:(略高) 午后高于早晨,高原高于平原,月经后高于月经前,妊娠中晚期偏高,运动、饱餐后增高,静脉采血比毛细血管法高。第二,病理性增高: 1 原发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红细胞增多症等 2 反应性: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急性溶血,肿瘤等 3 其他:外科手术后,脾切除等以上是我照书上写的打给您的,不一定要按照教条一个一个对着分析,我想告诉您的是,别害怕,别一看到那些病觉得自己偏高了就紧张了。一般来说,如果数值不特别高的话,都属于正常范围,毕竟人和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如果值真的很高,也别紧张,别怕,去医院正规的做检查,查出病因再对症治疗就好了。祝您健康!!!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6-13
分析与建议如下:

1、首先复查血常规,排除技术因素的影响,因为许多细胞碎片、结晶物质、灰尘、血凝块,甚至温度、电压都可以影响血小板计数。最好请检验科专家手工方法查一查血小板。
2、如果复查血小板增高,可能是血小板增多症。
3、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骨髓增生性疾病,本病的主要特点是外周血中血小板高,伴有出血倾向,血栓形成,肝脾肿大和粒细胞增多等。其临床特点为:①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②常伴有自发性皮肤粘膜出血,反复发作;③有血栓形成;④脾肿大;⑤血小板持久性明显增多。
4、确诊是不是血小板增多症,需要到大医院血液科急性骨髓细胞学检查,并做血凝项目。
第3个回答  2007-08-07
血小板数超过400称为血小板增加多。
原发性增多见于骨髓增生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早期等。
继发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肿瘤患,但多在500以下

血小板高应排除下列疾病: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治疗:血小板清除术;放射性P32口服或静注;化疗。

继发性(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最常见的原因是出血,组织炎症与坏死,恶性肿瘤,缺铁,脾切除术后,川琦病等。

川琦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标准:除化验血小板增高以外尚有:发热5天以上;双侧结膜充血;草梅舌,口唇干裂;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

治疗:大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阿斯匹林长期应用。
第4个回答  2009-06-13
血小板偏高是很多情况可以引起的,有生理性的正常人一般一天有6%-10%的变化早上较低,午后较略高,春天较低冬天略高,高原地区较高月经后增高,运动后增高。病理性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溶血,急性化脓性感染,你先注意观察,过阵子再检查依次,如果还是高那就要找出怎么因起的。

人在某种炎性因素作用下的炎性反应可导致血小板的升高,而其他值均正常.人正常的血小板含量为100-300*10^9/L,略高于正常值的人,如果其他值正常及没有症状,一般不会有问题.只是血小板参与凝血,于是值较高会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

血小板增多:当>400x109/L时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500×109/L,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