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树上像棉花一样的虫是什么··有什么危害··怎样治

如题所述

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 Hausmann) 属同翅目,绵蚜科,是我市苹果园新发生的重要检疫性害虫。为防止其进一步扩散为害,我们对其分布为害、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1、分布及危害
  调查结果表明,苹果绵蚜在我市的3个镇13个村的苹果园发生危害,发生区均在公路、厂矿及仓库附近。苹果绵蚜的传入与苗木、接穗的调入及果实的频繁调运有关。
  苹果绵蚜为害方式较隐蔽,在我市主要危害苹果树干枝的伤疤、隙缝及根部等处,吸取大量养分,影响树势和花芽分化,造成减产。被害处出现大量体被白色绵状物的虫体。在管理粗放,树干病虫害严重以及修剪不当,树体通风透光差的果园,发生较重。
   2、形态特征
  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8-2.2㎜,黄褐色至红褐色,卵圆形,腹部肥大,腹管退化,仅留痕迹,呈半圆型裂口,稍隆起。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7-2.0㎜,头、胸部黑色,腹部暗褐色,翅透明,前翅中脉有一分枝。腹管退化为环状黑色小孔。有性雌蚜:体长约1.0㎜,淡黄褐色,头、触角和足均为淡黄绿色,腹部红褐色,稍被白色绵状物。有性雄蚜:体长约0.7㎜,黄绿色,腹部各节中央隆起,有明显沟痕。卵:椭圆形,长约0.5㎜,初产时橙黄色,后渐变为褐色,表面光滑,外覆一层白粉,较多的一端有精孔突出。若蚜:共4龄,体黄褐色至红褐色,初龄为扁平圆筒形,大龄为椭圆形。体被白色蜡质绵状物。
  苹果绵蚜各虫态均覆有白色绵状物,因此树体有虫之处犹如覆盖一层白色棉絮,极易识别。
   3、发生规律
  苹果绵蚜主要以1或2龄若虫在苹果树干的粗皮裂缝、剪锯口、伤疤处及浅土根部等处越冬。翌年春季4月上旬苹果树开始萌芽时,越冬绵蚜即开始活动,繁殖为害。5月下旬至7月上旬苹果绵蚜大量繁殖为害,为全年第一次发生高峰期。7月中旬至8月中旬,气温较高,不利于绵蚜繁殖,同时因其主要天敌蚜小蜂(日光蜂) (Aphelinus mali Halderman)大量寄生,使苹果绵蚜种群数量显著下降,可基本抑制苹果绵蚜的发生。8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由于气温下降,蚜小蜂数量减少,绵蚜的数量又急剧增加,在10月份形成第二次发生高峰。11月下旬(平均气温低于8℃),大部分若虫开始越冬。
   4、综合防治方法
   4.1 加强植物检疫 严格进行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对来自疫区的苗木,接穗、果实及包装物等,要查验植物检疫证书,并进行必要的复检,发现疫情,要及时防除。建立苗木繁育基地,供应健康苗木和接穗,是防止苹果绵蚜远距离传播扩散的有效办法。
   4.2 加强果园管理 科学修剪,改善果园的通风透光条件。及时刮除粗翘皮,刮治腐烂病斑,剪除树体枝条上的绵蚜群落,铲除根蘖及海棠、沙果等实生苗,并带出果园销毁。
   4.3 保护利用天敌 苹果绵蚜有很多天敌,如蚜小蜂、七星瓢虫、异色瓢虫、草蛉等。其中蚜小蜂是一种重要天敌,对苹果绵蚜有较强的抑制作用。7-8月份,是苹果绵蚜蚜小蜂的繁衍寄生高峰期,对苹果绵蚜的寄生率高达70-80%,可使苹果绵蚜的种群数量显著下降。此期在果园应注意选择药剂及施药方法,以充分保护利用天敌,抑制苹果绵蚜发生,控制为害。
   4.4 化学药剂防治
   4.4.1 树盘土壤处理或药液灌根
  根部有绵蚜时,可在树盘下撒施5%辛硫磷GR或2.5%乐果DP 1.5-2㎏/667㎡,或喷洒40%氧乐果EC1000倍液,然后浅锄4-5㎝。也可用40%氧乐果EC1000倍液灌根,灌前先将根部周围的泥土扒开,灌后覆土。
   4.4.2 树干包药法
  在树的干枝,方便手工操作的部位,用刀具将老树皮刮一道10㎝左右的皮环,使韧皮部露出,用棉花、卫生纸或旧报纸均匀地铺在刮皮部,厚度1㎝左右,用注射器将配好的40%氧乐果EC10-20倍液注射到铺好的棉花或纸上,外用塑膜包扎好,通过药剂的内吸作用达到杀虫目的,并可保护天敌。
   4.4.3 用药泥堵树洞,抹树缝
  用40%氧乐果EC 0.5㎏与细土15-20㎏,加适量水调成糊状,堵树洞,抹树缝及伤疤、剪锯口等处,既可消灭该处的苹果绵蚜,又破坏其栖身场所。
   4.4.4 树上喷药防治
  树上喷药是防治苹果绵蚜的主要方法。可在越冬若虫出蛰盛期(4月中旬)和第1、2代绵蚜迁移蔓延期(5月中下旬、6月初)各防治1次,共防治2-3次。可选用1.8%阿维菌素EC3000倍液、48%乐斯本EC1500倍液、10%吡虫啉WP2000倍液或35%硕丹EC1200倍液等。这些药剂不但对苹果绵蚜防效好,而且也可兼治其它害虫。在果树休眠期,也可用5%柴油乳剂喷布树体进行防治。
  在施药中,喷雾必须均匀周到,尤其要喷透干枝的伤疤、缝隙等处。同时要注意科学合理用药,轮换用药,安全用药,以充分发挥药剂的增效、兼治作用,延缓抗药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8-06
应该是苹果棉蚜!
苹果棉蚜又称白色蚜虫、赤蚜、棉蚜,属同翅目,棉蚜科。该虫原产美国,后随苗木传到世界各地。目前我国各地苹果产地均已发现该虫为害。除苹果外,尚为害海棠、花红、山定子等苹果属果树。成虫、若虫吸食为害寄生2——3年年枝条伤口、新梢、叶腋、果洼和外露根系,受害皮层肿胀成瘤,易感染其他病害。
苹果棉蚜主要危害苹果枝、干和根部,被害部位形成小肿瘤,受害严重时树体衰弱,结果少,果个小,着色差,甚至导致早期落叶,对产量、质量影响很大。近几年随着套袋技术的推广应用,苹果棉蚜进入袋内危害果实,严重影响了套袋苹果的质量。苹果棉蚜主要危害苹果枝、干和根部,被害部位形成小肿瘤,受害严重时树体衰弱,结果少,果个小,着色差,甚至导致早期落叶,对产量、质量影响很大。近几年随着套袋技术的推广应用,苹果棉蚜进入袋内危害果实,严重影响了套袋苹果的质量。
第2个回答  2020-12-04
像棉花一样的虫子应该是苹果绵蚜。
防治方法为
1、根部施药,4—5月份若虫变成蚜时,扒土露根,撒入辛硫磷等药物颗粒剂1.5—2kg/667m2或毒土,撤药后再覆盖原土或用钉耙搂一遍。
2、可结合防治介壳虫、螨类,在发芽前用80—100倍机油乳剂+灭扫利2000倍液喷全树,杀死越冬若蚜。
3、生长期可与防治其他害虫一起喷蚜死光1000倍+机油乳剂300倍+25%灭幼脲2000倍;也可用48%乐斯本乳油2000倍或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20000—30000倍+机油乳剂300倍+蚜虫一次净1000倍喷全树。
4、用氧化乐果涂与树干中上部或主枝基部,呈环状,宽5—7cm,如树皮粗糙,可先刮去老皮(稍露白即可),涂药后用农膜包扎好,10天后观察,如蚜虫仍很多,可在药环上再涂一次药,方法同上,以保证防治效果,切忌药液过浓,发生药害,造成损失。
第3个回答  2013-08-21
应该是吹绵蚧壳虫。防治方法应以天敌为主,辅以人工和药剂相结合的综合防治。
第4个回答  2013-08-21
吹绵介壳虫 防治有效有效药剂有48%毒死蜱和乐斯本。2000倍液喷雾。不会传染人的
相似回答